发布时间:2018-07-06 20:4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年10月 | 查看:2831次
人物故事:
陈仲德,男,1946年2月生,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扬镇五西保庄圩人。
他仁心妙手,40年来成功治愈骨折病人达4万多例;他爱心为重,免费为本村残疾人胡志全治疗并提供伙食,为其捐款1.2万元;他心系大众,为四面八方的患者免收医药费70多万元;他心系教育,多次为“希望书库”汇款,多次为贫困学子总金额超过20万元。
仁从唐山大地震
陈仲德生活在中医世家,他从13岁起跟随父亲学习陈氏中医正骨手法以及陈氏中医续骨配方,至他已是三代。到了陈仲德15岁那年,他上了初中,由于父亲身体不好,一旦有乡邻摔倒骨折了,上门相求时,这时父亲就会派人把陈仲德从学校喊回来,让他为病人接骨治伤。一边上学读书,一边琢磨疗伤接骨技术。为了提升自己的医技,他订阅和购买了大量的中西医杂志和书籍,把自己掌握的祖传技艺与现代的外科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不手术、不吃药、推拿复位、中药外敷的独特接骨高招,同时还兼学了一些常见病的诊疗方法。无论是哪类的骨伤,只要经他治疗,总是神奇般的立竿见影、药到病除。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 7.8级大地震使唐山这个有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遭受灭顶之灾,瞬间夷为平地,死伤惨重。
听闻消息的陈仲德想:“能够多救一名伤者,就能都挽救一个宝贵的生命,甚至一个家庭。看到有这么多伤者遭受痛苦,我没法做到无动于衷。这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得知一些地震中骨折伤员被疏散到徐州,陈仲德当即带上自己配制的续骨药赶赴徐州,几乎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吃饭,陈仲德全身心投入到救治患者的工作当中去,把所带的药物和钱全部用于救治伤员,他用最短的时间给伤者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一天就治了二十多个伤者,精心的治疗和照顾,耐心的心理疏导,给大地震中的一些伤患带来心理和生理的治疗和治愈。
治愈病身暖心房
几十年来,得益于陈仲德高超接骨技艺的人不计其数。但不论是在哪个年代,遇到病人拿不出钱的时候,他不仅一分不收,甚至还要倒给病人回家的车费或过河钱。“我从来没把钱放在心上,病人有钱就给点,没钱就走人。”陈仲德说。
几年前,老人本村的特困户刘习华在出去干活途中不慎将腿跌伤,由于没钱医治,在家硬撑着指望能自然长好,谁知三个月过去,断骨不但没有愈合,反而变形恶化。他把片子寄到南京某医院,骨科医生吓了一跳,告知要花10万元才能治好。家境贫寒的刘习华来到陈仲德家,经过他用支架牵引,推拿复位,一个月后就基本痊愈,前前后后总共才花了1000元。
与老人相邻的唐莫村残疾人胡志全,由于双脚溃烂严重,陈仲德老人得知后,很是同情他的遭遇,把他接到家中,治疗了一个多月,使胡志全腿部的炎症得以消除。胡志全和两名家人吃住在陈仲德老人家中,最后胡志全离开时,老人不仅分文未收,还拿出1.2万元塞进胡志全的口袋解决了他生活上的燃眉之急。
几十年来,陈仲德治愈的来自全国各地病人达4万多例,收到感谢锦旗500多面,老人为家乡人民免费医治近千人免收医药费70多万元。老人的两个儿子学校毕业后,相继被送到大医院跟随医学教授学习培训,医德和医术得到较大提高,两个儿子从事的医疗事业也得到了较好发展。
助学修路报桑梓
几十年来,陈仲德一边种田,一边为患者接骨。靠着勤劳和节约,老人家庭富了起来,盖起了两层小楼房。但老人始终不忘回报桑梓,这些年来,他帮助过的村民和贫困孩子,多得他自己都数不清了。
早在1985年,陈仲德在一家省级媒体上看到全省倡导建设“希望书库”,他觉得这是一件大好事,当即汇款3000元,要知道那时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十几元钱。
对于临近村庄因贫困交不起学费的孩子,陈仲德知道了,总会拿出钱来,让孩子们能够如期上学。多年来,受他资助的学生多达上千人次,资助金额老人没统计过,他说,总有20多万元吧。
老人所在庄子周边原是一条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村民出行很不方便,孩子上学都是家长背着送去的。为了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2003年老人他个人出资1.5万元铺设200多米长的的砂石路。前几年,老人又在保庄圩出资3万元铺设了一条150米的水泥路。
乐善好施,慷慨济世。老人对于别人的事情很舍得花钱,但对于自己的家中人却很“抠门”。他的两个儿子成家和三个女儿出嫁,喜事办得都很简单。2014年,老人70大寿,也只是自家人和几个老友到场,寿宴办得异常简朴。
在陈仲德的人生中,就像他自己的名字一样,心怀慈悲,重品修德。陈仲德连续27年被群众推选为县、区人大代表。这正是——高德满怀声誉远,接天豪气透长空,骨场研究堪称绝,好善乐施环宇中。
【进入网友互动】
来源:江苏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