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03 21:1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09-25 | 查看:1522次
人物故事:
奚家凯,女,1932年3月出生,中专学历,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师。
1950年,奚家凯这位上海富家女从卫生学校毕业后,从一位长辈那里知道了缺医少药的苏北地区,她立志做一个像南丁格尔那样的人,毅然决定来到条件艰苦的盐城工作,先后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盐城医学专科学校工作。她是盐城护理事业的开创人,几十年来她始终如一、满腔热忱而执著地为护理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即使在退休后她仍然不忘为护理事业作贡献,2010年设立了“奚家凯奖教金、奖学金”, 每年捐资10万元,用于奖励从事护理教育教学的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护理专业学生,目前捐资金额已达60万元。盐城电视台、盐阜大众报、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其事迹,2015年被评为“盐城好人”、“盐城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一盏“明白”的灯——用科学方法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1958年,奚家凯登上盐城医学专科学校的讲台,她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不论是理论授课还是实训操作,始终以最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在具体教学中,她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她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层施教,精讲精练,寓讲于创设情境法、问题发现法、角色互换法等。在当时教学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她经常通过图片展示帮助学生记忆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有时还自制教学模型使学生们更好理解教学内容。她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认可,被称为“奚式教学法”,被省内外卫生学校推广。
一盏“温情”的灯——用真情抚慰敏感脆弱的心灵
奚家凯老师热爱学生,她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课堂外,她非常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常资助困难学生,给他们母亲一样的关怀,善于打开学生的心结。有一名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性格内向,生性孤独,平时不愿意和同学交流。后来,奚老师通过与他不断的沟通和交流,终于改变了这种情况。那位同学在给奚老师的贺卡上这么写道:记得我第一次来盐城卫校,一切是那么陌生。我很内向自卑,沉默寡言,不爱与同学交流,奚家凯老师看到这种情况,找到我,让我担任班里的劳动委员,给我与同学交流的机会。在奚老师的帮助下,我得到了锻炼,渐渐融入班集体,也使我自觉励志将来成长为像奚老师这样的好老师。
一盏“执着”的灯——用炽热青春谱写无悔人生
奚家凯常说:“不断学习应该成为老师的一种自觉追求,因为只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将最新的知识、最有用的技能教给学生。”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潜心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广闻博采,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知识,以最新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她还经常利用听课、讲课、座谈、研讨的机会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白天不断在教学上总结经验,晚上阅读科学教学书籍、写教学设计、反思一天的教学。几十年来,奚家凯老师在省内外作了上百场的业务讲座和学术报告,主讲过几十个护理培训班课程,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护理工作者。
一盏“奉献”的灯——用一片深情爱洒护理事业
奚家凯老师退休后,还不忘为护理事业作贡献。2010年在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奚家凯奖教金、奖学金”, 用于奖励从事护理教育教学的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护理专业学生,每年捐资10万元,目前捐资金额已达60万元,已有43名从事护理教育教学的青年教师和90名护理专业学生获此项奖励。而自己年老多病,与身患癌症的丈夫一起仍然住在简陋的旧房子里,过着简单的生活。她的这种精神品质也成为了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动力,学校护理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护理专业被列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群,护理实训基被教育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护理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近几年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均分列于全省同类院校之首。在近3年来的全国护理技能大赛中,学校有4名同学获得一等奖、2名同学获得二等奖。
一直以来,奚家凯老师用陶行知先生的“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践行着对卫生教育事业的忠诚,
她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深深地影响着学校的师生员工,也激励着大家像她那样做人、做事……
来源:江苏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