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昭炎:退休教授回乡创立农家书屋“种文化” 为寒门学子设奖学金(图)

发布时间:2018-07-02 22:4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09-18 | 查看:987次

人物故事:

  夏昭炎是湖南科技大学文艺学教授,十年前,他解甲归田,回到了开满油菜花的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故里。

  回乡后,他以一副苍老之身,拿出自己微博的积蓄,带领乡民一道创立农家书屋,开办老年学校和少儿假期学校,成立高桥文化活动中心……79岁的夏昭炎与夫人杨莲金十年辛苦不寻常,不种稻田“种文化”,成为家乡新农村建设的热心人、新观念的倡导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作别故乡几十年,村里户户通了水泥路,家家盖起了新房子,可村里打牌的人多了,无所事事的人也多了。夏昭炎一生好学,立德至上,厚德载物。他说,今天我们的农村虽然有了新房新路,百姓有了充裕的物质生活,但他们的文化生活却依旧贫瘠。

  他感觉到乡亲们心底的渴望。“读书读了一辈子,应该明白文以载道,行以济世的道理。”夏昭炎决定行动起来,2010年春,他跟老伴杨莲金仔细商量,拿出了自己微薄的积蓄,带领村民建起了谭家垅村高桥文化活动中心,开办了老年学校和少儿假期学校,并为寒门学子设立了高桥奖学基金。

  私人掏钱办文化活动中心的压力可不小,夏教授先是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再向自己曾经的学生进行求助,多方筹资把村里闲置的六间老屋买下来,重新修缮了一遍,才有了这个高桥文化活动中心;后又买来电视机、音响和DVD,分别设立了乡村图书室、阅览室、学习室和游艺室。他还向镇中学求来数十张(条)课桌、板凳,搭建起近百米的风雨大棚。

  有了活动场地后,他组织村民成立了文艺队、体育队,由村民自选队长和教练,一到农闲时节,就教村民练习医疗保健操,打太极拳,跳广场舞。村民们也高兴的说,“现在我们生活真的很开心,很少有人打牌,每天午饭后就赶到这里和大家锻炼,什么高血压、腰椎盘突出这样的常见病都少了,更可贵的是邻里和睦、儿女放心、身体健康。”现在,这个锻炼场所被大家称之为“幸福院”。

  利用活动中心的学习室,夏教授夫妻俩又开办了老年学校。他和老伴自编教材,每月农历初三、十六两日开讲《保健讲“做”》课程。为了讲好课,两人每天捧着大量书报,摘抄资料写教案。2011年4月16日,是杨莲金在村里上的第一堂课,每月2次讲课雷打不动,每逢讲课的日子,石羊塘镇谭家垅村的几十位老年人成了乖学生,帮着打扫搬凳子,认真听课。课堂上,既教授养生保健的理论知识,更手把手教乡民如何做保健按摩。75岁的村民周东元特别感谢夏教授夫妇,去年,他左腿静脉曲张,迈不动腿,住了10天的院不见好,医生建议动手术,可又说动手术对年纪这大的人有风险,杨金莲知道后,就教给他按摩的方法,还帮他借来木桶,搭配各种药材泡了一个多月。到今年,周东元都能下地种田了。村民都说,“只要你按杨老师讲授的方法按摩保健,加强预防,基本上能避免一些小病小痛”。

  针对村里留守孩子多,夫妻俩又办起了少儿假期学校,免费开设古典文学、语文、数学、音体、智力游乐等课程,把周边村的孩子也吸引来了,最多时候达到80多人。夏昭炎还鼓励村里的孩子在假期读书,每读一本完成一篇读书报告,达标者分别授予“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称号,获得“三士”的孩子,就能获得奖状和奖品。

  寒门学子求学不易,为鼓励孩子们上进好学,夏昭炎又倡议并捐资设立高桥奖学金。2012年开始对考取大学本科者奖200元,考取研究生者奖300元,考取二级学院者奖100元。一位大学新生在报到入学后,给夏教授写了这样一封信:“奖励的钱虽不多,却饱含着教授的深情,它更像是教授对我们的一种精神传承。”

  夏教授的梦想,有一天,农村到处飘散着文化气息,农民都能享受到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和幸福,这就昭示着他理解中的新农村真正建成。他说,如此才是对我们夫妇回乡养老不种稻田“种文化”的最大回报。

  来源:湖南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