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28 21:58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年11月 | 查看:815次
人物故事:
蒋科,男,78岁,新宁县广播电台原台长,退休干部;他是以“控制人口、保护环境”为核心理念的环保志愿者,“守望山水,关爱家园,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信仰”是他的环保座右铭。1988年,他在全省第一个利用县电台长期宣传环保,1998年组建湖南省第一个环保志愿者协会,2008年创建新宁县第一个农村留守儿童、特困孤儿帮管示范村,至今募捐现款和实物共计10万余元。新宁县环保协会成立至今,蒋科一直坚持义务奉献原则,开展巡回环保教学做到“四不一备”,不报车费、不收讲课费、不吃请、不受礼,自备上课润喉茶水,受到全社会的广泛赞誉。
用环境科学教育人
蒋科是位知识型的资深环保志愿者。20世纪末,他给自己拟定理念性较强的环保座右铭:“守望山水,关爱家园,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信仰”,将环保志愿者的价值定位到人生信仰的高度。1996年世界环境日这一天,他深刻领会联合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口号的警示意义,利用报刊电视第一个提出“人类只有半个地球”的环保新理念,对联合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进行解析和深化。他在“人类只有半个地球”一文中写道:
“30 年弹指一挥间,然人类和环境的变迁早已天翻地覆。时下,世界人口接近翻番,地球千疮百孔,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人均占有环境资源锐减近半,人类的自身生产和物质生产同地球的供给力严重失衡。这沉重的‘人口无限’和‘环境有限’之间的极大反差,构成笔者提出‘人类只有半个地球’理念的思维基础。”“半球”理念很具警示性,不少读者对蒋科说:按照“半球”理念推测,我们中国人恐怕半个地球的待遇都享受不到了!
青少年学生是蒋科传播环境科学的主要对象。开头几年,他以“全球青少年环境公约”和“全国青少年环境公约”为基本教材,然两个“公约”文字长,条文多,不利于青少年学习和践行。经过一番推敲,蒋科将两个“公约”的基本内容浓缩成《青少年保护环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三大纪律”是:“不乱丢垃圾,不攀摘树枝花草,不伤害野生动物。”2003年“六·五”世界环境日,当时的《湖南环境保护报》全文刊载推广全省,言简意赅的新教材让蒋科开展全县巡回环保教学得心应手,事半功倍。蒋科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用塑料布喷绘成幅,张挂全县所有中心小学和部分中学。
开展全民环境教育,蒋科没有忽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朋友。他深入农村调研,把握农村环保的症结,于2002年提出颇具科学内涵的《改善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倡仪书:少生孩多栽树》。倡仪书短短一页纸,区区数百字,却用科学的观点将为什么要“少生孩,多栽树”解析得入木三分。2006年9月,人民日报海外版载文指出:“倡仪书深入浅出地向民众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好处,引导民众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现在,《倡仪书》已印发10多万份,新宁“两会”多次装袋发给代表、委员和列席人员,这在民间环保组织中绝无仅有。
有媒体称:蒋科拥有自己的环保知识产权,他在传播环境科学的漫长旅程中,既启迪了民众,又提高了自己。
用环保行为带动人
蒋科的环保座右铭,是他锲而不舍坚守环保的一个动力源。面对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的社会重任,他据为“责任”从不推卸,奉为“信仰”更不动摇,一切从自己做起责无旁贷。
1998年盛夏,他以邵阳市人大代表和环保志愿者的双重身份,带头组织第一次大型环保活动,带领10名省市县人大代表考察新宁县舜皇山自然保护区3万亩原始次生林,向上发出增加投入保护生态的呼吁,为保护区从省林业厅获得5万元天然林保护费。这次活动拉开了环保志愿者活动的序幕,成为新宁环保协会影响社会的一个良好开端。
1999年冬,为改善县城环境卫生状况,推进夫夷江生态保护,蒋科又带头在县城大街和夫夷江岸捡起了第一片垃圾!为了促进政府推动部门发起母亲河夫夷江保护行动,他带领数名志愿者,串街巷、攀江岸,用彩笔绘制出县城及夫夷江垃圾污染图,向县人大和县政府连递三个报告,引起县委、县人大和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于次年县人代会上做出了“整治夫夷江、保护母亲河”的相关决议,组织县城居民共同向垃圾开战,先后清理陈年垃圾4000多吨,为后来的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一举成功奠定了基础。人们赞扬说:这是一个人的环保行为带动了整个县城。
协会组建18年来,累计组织环保活动300多场次,崀山景区、森林公园、烈士陵园、县城广场、乡村农家,乃至垃圾场内,都留下了蒋科深深的足迹。他组织千名学生环保队伍和组织环保文艺宣传队上山下乡,是协会早期最具特色的环保活动,均开邵阳市甚至湖南省群众环保活动之先河。他长期坚持巡回全县开展环保教学,成为他带头环保的又一亮点。新宁县是丘陵山区,开展全县巡回环保讲课免不了颠簸之苦。蒋科最吝惜时光,凡远距离外出讲课,他都是五更起床,黎明出发,达到目的地就在街头小吃店吃碗面条,或啃个馒头,一般都要赶上学校一、二节课时间进行环保教学。以2013年3月15日为例,天一放亮他就坐上班车,赶到50公里之外的回龙镇中心小学上第一、第二节课。环保讲课之后,又谢绝学校招待美意,只去街上吃了碗水饺,下午再给步高实验小学学生讲“不乱丢垃圾”。在环保行动上如此疲于奔命,蒋科习以为常。
随着年事增高,蒋科健康状况日渐下降,冠心病已持续服药10年,现已形成主动脉血液重度“返流”病状; 2008年发生的“甲亢”病亦在治疗之中;2015年10月住院证明,又显然填写着“肺气肿”和高血压已发展到“3级、极高危组”。就在他出院后不久,协会组队开展夫夷江畔保洁活动,蒋科不仅参与,还要领队,捡垃圾3小时全仗救心丸支撑着。紧接着为保护候鸟过境开展的下乡巡回宣传和拆烧非法捕鸟网行动,蒋科这部已经老化的机器还得“带病运行”。
用奉献精神感染人
18年来,蒋科一直坚持义务奉献原则,开展环保教学做到“四不一备”: 不报车费,不收讲课费,不吃请,不受礼,自备上课润喉茶水,义务投工2500多个,自负交通、通讯诸费4.5万余元。
蒋科认定:奉献社会,应是环保志愿者行动的价值取向。可是,万事开头难,协会成立后的几年中,他在热忱与冷漠的夹缝中艰难前行。那是上世纪90年代,国人一般对环境保护还很陌生,形成有关部门配合少,其他单位借口多,资金筹措难度大的窘境。然而,一时间难以化解的困惑和逆境,并没有动摇一个拓荒者的意志和决心,反而使他形成了“不被理解不回头,缺乏支持不摇头,需要付出就点头”的坚强信念。他一边自掏腰包编印环教资料,制作环保宣传牌,先用自己的钱支撑着环保志愿者大旗,不出两年就讲遍全县所有中心小学、部分农村中学和县城、景区所有学校,没收取1分钱讲课费,也没有向学校和协会报销一分钱的下乡车费,拒绝学校进餐馆招待,只吃过几个学校的食堂饭菜。不久前,他与县人大一位干部去马头桥乡石洞村宣传环保,各人车费40元。蒋科要那位干部写下车费领条,并在一角加注:“蒋科同行,未报车费”,被湖南日报记者叹为观止。2014年,他赠送省环保联合会环保书籍200本,计值3000余元,联合会决定返赠劳务费1200元,蒋科分文不受。
鉴于蒋科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县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向前来采访的光明日报记者介绍说,他是“背着包袱搞环保”;而亲朋好友则劝蒋科“金盆洗手”;协会负责人见蒋科付出甚多,也劝其报点费用,他都笑而置之,不改初衷。面对步履艰难的环境保护和任重道远的绿色发展,蒋科断然抱定:“志愿环保只有起点,志愿奉献不设终点”。
来源:湖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