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26 22:1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年10月 | 查看:969次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严经纬,男,1969年9月出生,民主党派,马鞍山市花山区国税局职工。
事迹简介:严经纬同志十几年如一日坚持捐资助学,把多名贫困生送进了大学校门,他每年拿出万元工资资助贫困学生,捐款达到15万元之多,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过10000小时;他在山区小学设立个人奖学金连续发放了13年,156名特困生得到了资助;他曾捐出万元工资为家乡修建水泥路;他发动社会力量为患白血病、尿毒症的学生筹措医药费;他给苦孩子们送去了“免费午餐”;他创建的民间助学团队,12年总共资助了上千名寒门学子,发放助学款140万余元,给那些身处困境的贫困学生带去了信心和希望。
正文:
严经纬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尽心尽责地为纳税人提供高效服务。业余时间里,他十几年如一日,始终为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孩子读书奔走不息,足迹遍布一江两岸。曾经荣获全国首批五星级优秀志愿者、民革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安徽好人、最美安徽国税人、马鞍山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捐资助学 希望工程的“好使者”
严经纬资助的第一个孩子叫陶敏铭,从1999年开始结对,这一牵手就是十二年,直到那个孩子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才终止。对她的资助虽然告一段落,但是爱心传递没有停止,已经拿工资的陶敏铭也效仿她的严叔叔,与一名孤儿结对子,也要把她送进高等学府的大门。
正在安徽大学读大二的成天立,自小就被患重疾的父母寄养在担任民办教师的姑父家,从小学开始,每年“六一”,他都能领到严经纬亲手颁发的奖学金,寒暑假期间,严经纬还经常带他参加各类夏令营。2016年高考,他以566分的高考成绩被安徽大学录取。
来自阜阳的肖春艺同学也是严经纬看着长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从小到大,严经纬把她看做自己的女儿一样。高考前,严经纬早早就在考点附近宾馆订了房间,高考三天,他每天接送,安排可口的饭菜,孩子很争气,达到了二本线,被滁州学院录取。
马鞍山市东城花园章文强出生在一个令人心酸的的家庭,他本人下肢瘫痪,爷爷患有帕金森,父亲精神残疾,极度贫瘠的家庭让云南籍母亲彻底失去了信心,离家出走一去不返了。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微薄的低保金,起居要指望78岁的老奶奶照料。九岁的章文强哭着喊着要上学,是严经纬克服种种困难,四处奔走圆了他的读书梦。章文强面对安徽卫视新闻联播摄制组的镜头,说了这么一句话:“没有严伯伯,我就上不了学!”现在他已经上五年级了,可是谁又知道,这四年来,严经纬前前后后往学校和他家跑了多少趟。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而这些孩子只是严经纬常年资助的孩子们其中的几个。
寒暑相伴 留守儿童的“好叔叔”
2005年,严经纬牵头成立了助学团队,12年过去,已经发展助学志愿者两百余人,每年可以资助贫困学生近200名,他们几乎走遍了市县所有农村学校。经济资助、心理辅导、义务家教、法律援助、免费午餐、参观游览、为受助孩子家庭寻找脱贫致富走出困境的项目等等,都是他们尽义务的范围。
每个月,严经纬都要带队走进一个个贫困生的家庭,不论有多远,路有多难走,也不管是酷暑高温,还是寒冬腊月,每一个受助学生家庭都必须走到。每到一家,他都要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叮嘱孩子:“有困难就打电话给叔叔,我们一起来解决”。自己的老父亲病了要去医院,母亲连续三年做手术,孩子上补习班要接送……严经纬只能一遍遍地对着电话说“对不起!”。
十个、二十个,一百个,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壮大;一百名、五百名、一千名,被救助的学生越来越多;一套套文具、一个个书包、一车车图书被他们送到农村学校;连续6年举办夏令营,让那些苦孩子走出家门,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抱团发展 民间公益的“好老师”
严经纬经常说:“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却可以走的更远。”
2015年7月1日,严经纬和他的公益伙伴们众筹30万元,发起成立了安徽省首个民间公益孵化基地——“公益之家”!严经纬带领着全市近30个公益团体,每月举办公益沙龙,开展项目大赛、公益徒步大会等活动,促进了马鞍山民间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
2016年1月4日,严经纬参与筹建的公益素食馆开张了,当年实现营收303万元,纯利54万元,全部用于访贫问苦和公益事业。全市超过18万人次来店就餐,招募了2400多名义工为素食馆提供志愿服务,央视和人民日报都给予了报道。
2016年12月份,花山区成立了社会公益组织联谊会,严经纬出任联谊会首任会长,严经纬更忙了,每月编辑《信息月报》,定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集中日活动,每季度组织培训,出台考核办法,举办公益项目创新大赛,尝试“1+3”抱团发展模式,让社区、公益组织、机关单位和爱心企业“四位一体”无缝对接,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各方优势,服务社区群众。仅仅今年上半年,《中国社会组织》《中国志愿》等中央级媒体都以较大篇幅报道了联谊会开展的活动。
来源:安徽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