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芝:扶贫主任把群众忧乐挂心头 一年跑遍全县773个村(图)

发布时间:2018-06-25 18:2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年9月 | 查看:1018次



人物故事:

  “抱歉,抱歉,真不好意思,我迟到了!”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岳阳市平江县扶贫办主任叶剑芝,原定晚上7点的采访,当时正好7点,可他还是带着一脸歉意的问候我们一行人。后来才知,他刚从省扶贫办汇报工作回来,忙得没歇脚。

  勤在脚下 情藏心头

  今年,是叶剑芝在岳阳市平江县扶贫办工作的第17个年头。回想当初,35岁的叶剑芝离开工作近20年的畜牧兽疫站,调入全新的岗位,对扶贫工作一窍不通。但他明白一点,“功夫在脚下”。

  于是,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往办公室的墙上贴下“平江县贫困村分布图”,给自己定下的第一条计划,就是,一年内跑完全县807个村。他白天走访,晚上打着手电回到单位继续工作,把各村的情况记录在册,重新绘制贫困村的分布图,并计划自己的走访路线。

  事实上不到一年时间,叶剑芝就完成了计划,有些极度贫困的高山村(约计330个)还不止跑了一遍。

  平江县地貌多以山区为主,当时通往各村的公路还未修建,叶剑芝就是靠着自己的双腿去接近最真实的村民生活,他感叹“从前只知家里穷,却不知世间还有人过得这样苦。”

  那是12月的某天,山区的严冬,冷酷的寒风包裹着整个县城,叶剑芝走访到南桥乡永联村,方斌文和他的老母亲就住在这个村的一个小土坯房里。叶剑芝回忆说“我看到的是发黑的蚊帐和闻起来一股霉味的被褥,那个被褥很重,却像是铁片一样,是真冷啊”他匆忙回到镇上的百货楼,买了一床冬被,叫人连夜给方斌文家里送去,自己则赶回单位,将全县贫困群众无法过冬的现实情况汇总,急忙向平江县委、县政府和国家财政部驻平江工作组汇报。很快,国家拨款了10万元扶贫资金,叶剑芝买了1000床冬被,赶在大年前挨个送到了贫困群众的家里。

  村民们说起那时的叶主任,冬天总是一头冰渣,夏天浑身汗透,有时走得脚板发肿,不得不脱下鞋子,又被磨出一脚的血泡,这使得叶剑芝换上了季节性皮肤病,直到现在,每个夏天他的肚子就会发烂,奇痒难忍。

  叶剑芝回想自己幼年时期,饱受贫穷的滋味,全年靠红薯充饥,连夜里醒来,都是看见自己的父亲在刨红薯,双手刨得血淋淋的也舍不得丢下最后一块红薯皮。他靠着自己的勤奋才有这一份能稍稍摆脱贫穷的工作。可是山村的步子总是走得太慢太慢。到了新的世纪,仍有村民延续上辈人的生活“砍树、卖树、烧树…”用着最原始的方式去生活。这时他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扶贫先扶智。

  都是亲人 都是责任

  “孩子读书问题、青年就业问题”叶剑芝把这两项计划提上日程。他也用着“叶剑芝效率”,让3650名失学儿童重返课堂,为1068个贫寒学子圆了大学梦。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能获得支持。除了国家免学杂费的政策外,还能获得县里的额外支持。全县21万贫困人员经过技能培训,走出大山,满载而归,年收入达30多个亿。“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说起这些劳务输出项目的开展,里面还有不少故事。2005年春节前夕,在宁波北仑港的一个工厂里,三市镇和伍市镇的两个女孩子哭着给叶剑芝打来电话,原来是买不到回家的火车票,工厂即将放假。叶剑芝心里急啊“是我让他们走出去的,我也得带他们回家”借了一辆7人座面包车,叶剑芝跟车前往。多灾的凛冬,一路的大雨,花了17、8个小时才到达,终于接上他们顺利回乡过年。

  “他脑袋怕是不需要休息的”,和叶剑芝共事的财政部会计欧阳求中说,“我们都是晚上开会,白天工作,有时候晚上还去村里考察,山路太绕,弯道又急,我都晕吐了,叶剑芝还要回去写材料。”

  不知疲倦的叶剑芝,心里像装着一枚超灵敏的感应器,为了村民,他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司机钟俊记得有一次,早上6点开车前往岳阳开会,路上突然下起暴雨,“平江县是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东亚热带向北亚带过渡气候带,春季多雨,降水集中。”叶剑芝第一反应是,南桥乡的贫困户们会不会有危险!那些建在半山腰,本来就摇摇欲坠的石板屋是否会经不住风暴而倒塌!他立刻给南桥乡村支书拨去电话,确认人员已安全转移才放心。

  危房改造 安居才能乐业

  扶贫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为贫困村修公路、修电站,叶剑芝每到过一个村,这个村就如雨后春笋般借势迅速成长起来,轻飘的数据是体现不出他工作中的艰辛的,每一项工程,都是他带领县扶贫办干部夜以继日,下村组、访农户、开座谈会,就各村的环境因地制宜,对有怨言的村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就是这样一项项熬出来的。

  龙门镇镇长童勋海告诉我们“叶主任对贫困村民有很深的情感,他极富同情心,但工作有原则,讲方法。”2014年洪灾来袭,洪水围困了咏生乡周坊村的两户村民,救灾事后,叶剑芝思索要把思路转换,修路造价太高,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不如狠一点,让村民们迁下来。不久,为老百姓整体建房的计划开启,通过总结摸索,形成了 “三定一帮”(统一定方案、合理定地址、科学定补助、整合资金帮)的贫困农户危房改造方案。依托平江的试点经验,2014年,湖南省启动了“百村示范、千村联动、万户'安居'贫困农户危房改造工程”。在平江县,每户贫困户只要出3.7万元可住60平方米的新房。

  “试点”真正定下来后,叶剑芝却犯愁了。他知道,要这些贫困户拿三万多块钱出来做房真是太困难了。一连几天,叶剑芝彻夜难眠。他想为贫困户减轻经济负担,要减轻经济负担,只能降低新房的建筑成本。这个成本是建筑商把控的,这时,他想到了平江县长城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景星,白景星平常乐善好施,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天,他邀白景星一起去贫困户宋兴隆家走访。坐落在绝壁之上的“家”,墙上满是裂缝,最大的竟有20里面宽,白景星内心受到震撼,当即表示愿意以低价承建安居房。最终,以低于市场价的30%签了合同。

  到目前为止,平江县改造贫困户危房7000多户,易地搬迁建房5000多户,共解决无房、危房户11000多户,30000多人搬进了新家。到2018年,全县2.7万户C级、D级危房户和无房户可全部实现“安居梦”。

  平江模式给全国贫困乡村带去了希望,圆了多少贫困家庭的住房梦,这其中凝聚了叶剑芝17年的辛劳与智慧,他用自身最基层的工作经验为国家的扶贫政策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小山村 大项目

  由于战后创伤,平江县的生产力、自然资源及生活基础设施均被破坏得十分严重,想要绝地重生绝非易事。2003年,德国为发展和巩固双边关系,进一步加强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和援助,决定予以500万欧元无偿援助湖南省1-2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叶剑芝花了三年时间,仅自己所写的材料就堆满了半间办公室,几经波折,争取到了这个项目,平江县成功列入该项目的两个项目县之一。

  中德财政合作扶贫项目识别阶段从2004年6月开始,德方专家组论证十分民主、详尽和缜密。先后派出了社会学家、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电力、金融、畜牧等方面的专家14批次,每一个项目都要进行前期实地考察,以便进行全面的可行性分析。

  7月中旬的一天,38度的高温烘烤着大地,酷暑难耐。他陪同2名德方社会学家和1名中方翻译,冒着炎炎烈日赶到三墩乡仁里村考察,车只能到山底下,还有三个多小时的山路需要步行。他们每走一步都要费很大的劲,流很多的汗。德方两位社会学家均有60岁,背上背着两个极大地旅行包,里面装有勘测仪器,电脑,这两位爱喝咖啡的西方人,甚至还带上了自己的咖啡壶。

  叶剑芝看到他们背着30多斤重的背包,刚开始走就气喘吁吁,走不动。叶剑芝连忙将他俩的包背在自己的身上,刚开始还好,走到半山腰就感觉像背着一座山一样沉重。身上的汗水湿透了衣服,他脱掉衣服坚持攀爬,等他们到达山顶村上时,因过度劳累和太阳的暴晒,叶剑芝中暑晕倒.被当地村民发现,赶忙用蒲扇、冷水把他抢救过来。德方的考察人员被深深打动,伸出大拇指对村民们说:“今天我认识了什么是共产党员。”

  转眼又是一年冬天,德方专家组从印度考察完毕,继而来到平江县。此时的平江已进入初冬,德方人员仅穿着单衣,叶剑芝把他们安顿好后,立即到百货公司,把大码的毛衣全部搬到招待所,让他们自己挑选。同事们说起叶剑芝,都夸他聪明,考虑事情周全,羡慕他在工作中各方面关系处理得很好。其实这只是源于他做什么事,内心都装着村民,以心换心。

  德国专家给叶剑芝拍过一张照片,后来被放到网上,引起所有人关注和赞许。那是他们一同走访到平江县童市镇芭蕉村的贫困户徐好恩家中,贫寒的家里仅有3把椅子,叶剑芝让两位专家和户主坐下,自己找了块石板砖,蜷腿席地而坐。“我们去了解情况通常要谈好几个小时,老人家累不得。”叶剑芝说起那时候,脸上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的精神模样。

  德援项目分布在平江县三墩、童市、三阳三个乡镇的22个山区贫困村,涉及水利灌溉、公路建设等,总投资3535.4万元。项目实施后,仅鱼、粮两项,这些乡镇人平总收入可增119.51元,同时间接为农民减少人力运输费用105.55万元,农产品价位升值78.6万元。

  一个大的援助项目必将带动各个贫困村的强力发展,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而叶剑芝的工作也将更加繁重了。

  脱贫致富 干字当先

  为村民们办事,叶剑芝从来都是想尽办法。2010年,虹桥镇大青石村的村民们还没有主要的经济来源,除了自给自足的种点庄稼地,就是代代传承做香。做香的香粉粉尘对环境污染很大,为防止这样的恶性循环,叶剑芝马上着手,开发新的项目。

  村支书李初开说:“叶主任来我们村不少于十次,以前这里没铺水泥,车子上不来,叶主任都是走上来。”

  “我来到大青石村就发现这里的水力资源非常好,可以建个水电站。”叶剑芝想到了,就这样做了,他带来了120万扶贫资金。又是三年的艰辛,虹桥镇大青石村的水电站,15年纯收入达50万元,16年纯收入达80万元,目前,村里40多户已全部脱贫。

  为了感谢叶剑芝,村支书李初开拿着村民们分红后凑来的2000元,送到叶剑芝家中,当时叶剑芝正在别的村考察,事后他给李初开打来电话“我不收,你们拿走,不然就送纪委去!”

  叶剑芝坚持原则得近乎苛刻,从没有沾过光的家人有些许怨言。但叶剑芝不在意,或许说,他脑袋里只想着怎样为村民们谋更多的福利。

  要想富,还得有自己的产业,得自己给自己干。

  平江县发展高山有机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福寿山、连云山、幕阜山,海拔均超过1500米,属群山地貌,山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好,无污染,是最适合茶叶生长的地带。

  于是,平江县成立了高山茶产业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办,叶剑芝兼任办公室主任。从2013年起,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20万元,作为高山茶产业扶贫工作经费。

  这一项目,让村民们真正富起来了。

  三市镇的张玉峰以种高山茶起家,成功脱贫,如今做起了副食品加工生意,2017年,张玉峰向家乡平江县捐助资金100万元。

  高山茶产业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还扶持安云、福石山等16个贫困村新建高山有机茶基地1.18万亩,带动周边农户开发种茶6万多亩,受益人口达到3.4万人,农户每年增收7000元以上。

  劳务输出、产业开发,让平江县积累了丰富的乡有资源,叶剑芝以前提出的“一户训一人,一人富一户,一户带一片。”终于实现了。

  节约,德援项目留下一辆轿车,叶剑芝用它跑了30多万公里扶贫路;

  执着,他通常工作到深夜,告诫新来的年轻干部“明天还有明天的事!”;

  务实,“群众的大小事都找叶主任,叶主任事事有回音。”县扶贫办副主任陈斐中如是说;

  聪明,有些项目好,但贫困的人民放不了长线,等不到大鱼,叶剑芝为此出了太多的金点子;

  得力,扶贫18年,经叶剑芝起草的各种请示报告近一千多份,争取各类扶贫专项资金达10亿以上;

  大爱,扶贫工作难,群众意见多,但他总能听取各方意见,归纳整理,确定最好的方案,深入细致地与村民讲解分析直到真正落实,他这样做了17年,这样做了每一件事。

  如今,他可以轮岗到一个稍微轻松的岗位上,但他没有,他说他的事还没做完。(红网岳阳站 实习记者 钟佛砂 记者 肖懿)

来源:湖南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