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浩初:退休教师40余年创新编纂百万字诗韵(图)

发布时间:2018-06-24 21:1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年8月 | 查看:1125次



人物故事:

  钟浩初,男,赣州信丰县二中退休教师。钟浩初大学毕业时主动放弃留校的良机,申请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后调信丰二中任教,曾在县剧团工作过多年。他不仅在本职工作上兢兢业业,还在家境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忍着家人的不理解与旁人的冷嘲热讽,执着地从事工具书的编撰工作,从970年开始,耗费40多年心血,完成了一部百万字的《中国诗韵新编》编纂工作。

  40年,有人赚了大把的钞票;40年,有人攀上了高官厚禄;40年,有人为自己购置不少家产……然而,傻乎乎的钟浩初却花去40年大好年华,去编纂诗韵。从身强力壮的青年时代编写到白发苍苍的古稀之年。这40年刻印着他怎样的艰辛、执着、顽强、自信的创业和奉献精神?钟浩初老师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聪明好学,品学兼优。江西师范学院(现江西师范大学)毕业时,院长李志民对他说:“钟浩初,你毕业后就留在学校吧!”钟浩初心想自己是一班之长,要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他毅然拒绝了院长的一片好心,放弃了留校的大好机会,最终他被分配到信丰县一个偏远的地方--小江镇,当了一名中学老师。他写的抒情诗《让种子发芽,让理想开花》就是他的最初理想和志向的写照。1970年,已调县剧团当编剧的钟浩初在一次偶然翻阅《新华字典》时,突然悟出:“如果将这部《新华字典》按诗韵的韵部规律重新编排一下,那么这部《新华字典》不就变成《诗韵字典》了吗?”这意外的发现,使他激动不已。他决定把现存的古今诗韵改编成“现代版”诗韵,弥补古今诗韵存在的欠缺。从此,钟浩初每天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把全部精力都花在新诗韵的编纂上,每晚加班至凌晨一、二点,即便节假日,也足不出户,伏身书案。冬天,他把一个火笼放在脚下取暖,夏夜,他忍住蚊虫叮咬,一写就写到晚上两、三点。为了查阅和购买参考书,他多次惹妻子欧翠凤生气。有一次,妻子欧翠凤叫他去粮店买大米,经过新华书店时,他忍不住走了进去,竟然将买米的钱买了一本书。回家后,欧翠凤感到奇怪,就问道:“你买的米呢?”钟浩初指着书说:“在这里!”欧翠凤哭笑不得。钟浩初用了十年时间写完诗韵的初稿,又花了三十年的时间修改、补充书稿的内容。为了把具有时代性、地方性词语编入诗韵中,他一听到或看到新词,就放下手中一切事情,拿起笔记下。不知有多少次半夜爬起来,做新词记录,也不知有多少次吃着饭突然放下碗筷,记下一个词。四十多年来,钟浩初翻烂了几十本不同的词典、韵书。搜集了几百个新词编入诗韵之中,使新编的诗韵成为一部百万字的、内容较丰富、体系较完整、结构四菜一汤(四菜即有注音、有释义、有韵库、有词库,一汤即有名人名家的例句)、目前最完美的一部诗韵。

  钟浩初的妻子抱怨说,哪怕只有10分钟的空闲时间,钟浩初都像个“疯子”似的,扑在韵书的编纂上,于是与他三次大闹离婚。同事也说“你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穷山沟里想飞出金凤凰呢!”就连他当时还在五、六岁的儿子,也恨他不管家,没给他温暖,高喊要打倒钟浩初。面对各方面的压力,钟浩初没有退却,他说:毛主席曾讲,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我既然有了这个目标,就要不停地追求……。为了编诗韵,钟浩初经常熬夜,使他大女儿因缺少照顾和环境影响变成了斜视。家境也非常差,在后来为了大女儿报考赣南师院艺术系时,钟浩初四处借钱都凑不齐200元。欧翠英愤怒指责丈夫说:“我们家现在那么贫困,你还编什么韵书,能当饭吃吗?逞什么能!”。在一次修房子时,欧翠英气愤地差点要把钟浩初的诗韵手稿当废品卖掉。1983年,钟浩初为了化解家庭危机,也为了能更好地编书,及解边疆缺教师之急,主动去新疆支边五年。书稿的出版也是历尽波折,为出版,有一次把第一部手稿(共分13部)弄丢了。在坐火车去北京寻找出版社的深夜,70多岁的钟浩初没床睡觉,只能等身边的旅客下车后在那个硬板凳上睡了一晚。当电视台记者来采访他儿子时,他儿子谈到这些不禁失声哭了。2014年2月,《中国诗韵新编》终于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它弥补了以往诗韵书的不足,是当今我国最完善的现代化、标准化的诗韵工具书,荣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光阴似箭,钟浩初现已81岁高龄了,但他并不因年迈而放松对自已的要求,他说:我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再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情。

来源:江西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