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云:大爱母亲不离不弃照顾脑瘫儿子40年 换来儿子傲人成绩(图)

发布时间:2018-06-19 22:1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年6月 | 查看:692次

人物故事:

  王震云,女,汉族,中共党员,1944年出生,乌鲁木齐石化退休职工。

  儿子黄冗出生时因窒息造成脑瘫,王震云用无私的母爱,将这个奄奄一息的孩子一次次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1978年黄冗4岁时,王震云观察到孩子虽然肢体功能活动受限,但思维正常。她便开始自学残障儿童教育训练方法,教孩子发音、识字、写字。往往一个简单的发音要重复上千次,一个汉字要练几个星期。在她超乎常人的不懈努力下, 10岁时黄冗终于跨进了学堂。小学毕业后黄冗因身体原因不得不辍学。王震云便在家自己给孩子教授功课。在她的精心辅导下,黄冗自学了初中、高中课程并能熟练地使用电脑,还开始了文学创作,他先后出版了30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残爱》、诗歌集《路在远方》,2008年创作的《我要飞翔》被北京奥组委评为优秀歌词。

  人如其名,王震云是一位非常能干的女性。曾在乌鲁木齐石化技校任教,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敬业务实的工作作风逐步走上副校长领导岗位,是单位有名的老先进,获得专业技术高级职称,可谓事业有成。

  王震云沉甸甸事迹中尤其感人的,是她伟大的母爱。是她用无私的母爱,将出生时因窒息而造成脑瘫的小儿子黄冗——这个奄奄一息的孩子,一次次从死亡线上救回来。是她用细腻的母爱,观察到孩子虽然肢体功能缺失,口齿不清,却思维正常。便开始自学残障儿童教育训练方法,教孩子发音、识字、写字。往往一个简单的发音都要重复上千次,一个汉字要练习几个星期。在她超乎常人的不懈努力下,10岁时,黄冗终于跨入了学校大门,之后又终于因行走不便而辍学,从此王震云鼓励引导孩子走上了艰难的自学、自强之路。黄冗回忆说“当母亲将一本崭新的新华字典送给我时,说:‘只要把这字典上的字都学懂了,干啥都没有问题。’我右手只有两根手指灵活一些,左手根本不能用,每每只能一边翻字典,一边借助下巴压住字典查阅。每次当我无法坚持想放弃的时候,都是母亲在一旁陪伴着我,不断鼓励我,几年下来翻烂了6本字典。陆续自学完了初中、高中的部分课程。母亲为我买来大量书籍供我阅读,随着阅读水平的提高,我还产生了想写点什么的愿望。当我把想法告诉母亲时,母亲十分高兴,说,“只要你高兴,想写就写吧。我支持你。”起初我只是写点“豆腐块”。后来开始写一些散文,1990年由我的散文《我的老师》被新疆人民广播电台采用,母亲听到后,眼眶里噙满泪水,抚摸着我的肩膀说:“妈妈真为你自豪,你真了不起!”从此,我步入了写作之路。”

  他虽然是个路都走不稳,话也说不清楚的残疾人,但生活中并不消极颓废,是个对未来乐观、积极,心中有梦想的人。他用笔表达这样的心声:从1998年开始,历时6年的不懈努力,到2004年,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残爱》终于出版了。2008年又出版了一部诗歌集《路,远方》。他创作的《我要飞翔》也荣获了第29届奥运会优秀歌曲奖,并被邀请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盛典。2009年,还获得了“乌石化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这些年来,他在母亲的鼓励和帮助下,先后在《中国西部文学》、《新疆经济报》、《乌石化报》及区、市广播电台等媒体陆续发表小说、散文、诗歌180余篇,并有多部作品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作为一名残疾人的母亲,王震云所付出的艰辛是许多人无法想象的。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看着自己单薄病弱的孩子除了吃饭、上卫生间之外,每天要用十五、六个小时写作……。包揽生活中的琐事杂务且不说,为孩子减压才是智者见智,要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去做的事情。她的口头禅是, “人总得有所追求,不管成功与否,至少为梦想而努力过,起码不会后悔了。”黄冗咬着牙一天天地坚持写作。当母亲把他那部30万字的小说贴在胸口上时。他说,我知道母亲这六年付出的比我更多。

  小说出版后,黄冗顺利地被新疆作协吸纳为会员。是王震云帮他代领的《作家证书》。她叮嘱黄冗说:“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更要认真对待写作这件事情。”黄冗明白自己多了一份责任。必须加倍努力,认真区履行。于是他后来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反映身边好人的作品,用作品来感恩母亲,用作品来回报社会。

  黄冗很喜欢画画,刚开始练习画小动物,王震云将他画的画拿给朋友、同事看,再把他们的意见反馈回来。后来,他又开始画伟人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像画得惟妙惟肖,看过作品的人都很惊奇,很难想象这些作品出自一位脑瘫患者之手。

  毋庸置疑,黄冗的精彩正是王震云这个母亲的精彩。如黄冗所说——母亲,没有坚实的臂膀,也没有力拔千钧的超人力量,却扛起了我的全部世界。

  王震云,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告诉我们:精彩人生是这样绘就的。

来源:新疆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