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19 21:0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年6月 | 查看:934次
人物故事:
曾美华,女,汉族,1943年3月生,民进会员,重庆市江北区蜀都中学退休教师,“曾妈妈爱心工作室”负责人。
今年74岁的曾美华,是重庆市江北区“曾妈妈爱心工作室”负责人。她11年如一日,当好失足少年的“爱心家人”,前往未管所、看守所、派出所,开展帮教;走进社区、学校、家庭,开展宣教,让失足少年感到家的温暖,被社会各界亲切地称为“曾妈妈”。她呕心沥血,耗时5年写出23万字手记《与失足少年零距离》,成为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活教材”;她尽心竭力,创立“曾妈妈爱心工作室”,带动150余名志愿者,帮教240余名失足少年重返社会。
2016年,在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大会上,曾美华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点名表扬,称其是“作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典型代表”。
当“爱心家人” 是为了弥补一个遗憾
2006年,重庆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公开向社会征集首批“爱心家人”与失足少年结成一帮一对子。
在市未管所里,家庭缺失的未成年服刑人员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很大部分是无接见、无信件、无经济来源的“三无人员”。因为缺少或缺失亲情,许多孩子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强烈渴望有人关心。
“爱心家人”的一项任务,是为结对孩子捐赠生活用品;另一项更重要的任务,是为他们的心“开一扇窗”,让他们从怨恨和后悔中走出来,去拥抱美好未来。
已从蜀都中学退休的曾美华获悉后,第一时间报名。“其实,我当‘爱心妈妈’也是弥补多年的一个遗憾。”曾美华有一个心结,那是1995年,她在蜀都中学当班主任,临退休前的最后一届学生中,有个孩子由于缺失家庭温暖,最终因盗窃入狱。虽然曾美华也曾苦心劝导,但还是没能及时阻止孩子走上歧途。
“这些孩子大都缺少家庭的关爱,在花季的年龄却身陷囹圄,我想帮助他们。”成为“爱心家人”,曾美华很开心。
11年如一日 让失足少年感到家的温暖
戴思寒是曾美华当“爱心家人”后的第一个帮教对象。当时,戴思寒因毒死母亲及祖父母获刑已经入狱6年。亲戚们觉得她是一个“大恶人”,入监六年,没一个人来看望她、安抚她,给她送物品。
每次,看到同改学员有亲人来探监,那些浓浓的亲情总令戴思寒感到自卑、伤感,常常深夜躲进被窝里偷偷哭泣,在狱中表现既冷漠又消极。
面对帮教的曾美华,戴思寒紧闭心扉。“初一就‘进来了’,我还能有未来吗?”
曾美华决定用实际行动化开戴思寒心里的坚冰。每月一次的探视,成了曾美华的大事,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酷热寒冷,她都带着吃的、穿的、学习资料等,辗转多次公共汽车前往。
曾美华还跟戴思寒的继父、大姑等亲人联系,请他们伸出热情的双手,帮教这个孩子。在曾美华的一再努力下,亲人们渐渐解开心结,宽恕了这个“残忍”的孩子,有的给她寄钱,有的给她写信……
曾美华还鼓励戴思寒参加自考,并自掏腰包为其报名、买教材。顺利报了名,可问题又来了,只读到初一的戴思寒,学起大专课程非常吃力,无数次打退堂鼓。
曾美华不断给她打气:“拿文凭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有曾妈妈做后盾,戴思寒没有放弃,她连续考过了11科。
通过曾美华长达8年的帮教,戴思寒的性格渐渐开朗起来,对未来开始重燃希望,改造也更积极。获得多次减刑,提前出狱。
她在给曾美华的信中写道:“那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从此自己不再孤独。曾妈妈,谢谢您给我带来一片阳光。”如今,戴思寒在外地找了工作,成了家,生了孩子。
“她现在活得幸福,就是我最想看到的。”至今,戴思寒还与曾美华保持联系,拉家常、诉心声。
11年来,曾美华坚持前往未管所、看守所、派出所,开展帮教;走进社区、学校、家庭,开展宣教,让失足少年感到家的温暖,重新融入社会。
5年写下23万字警世手记——《与失足少年零距离》
“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一时的错误不能反映一个孩子的本质,我希望能够引导他们,让他们重回社会的怀抱。”这是一本叫《与失足少年零距离》手记中的一句话。
这本手记的作者,正是今年74岁的曾美华。
从当“爱心家人”的第一天起,曾美华就将帮教故事、心得体会等内容记录下来。
2007年,为了更好采写手记,时年64岁的曾美华开始学习拼音、电脑、写作。学拼音,每天听两小时新闻广播;学电脑,仔细记录电脑的操作流程;学写作,不断抄录描写经典段落。
儿子、 侄女、同事等都成为曾美华的“老师”。2011年,历时5年,曾美华完成长达23万字的手记。
“都是些天真浪漫的孩子,本该在课堂里伴随着琅琅读书声,为什么犯下了让人惊骇的过错,身在铁窗……”曾美华在手记开头写道。手记里,写下20多个失足少年的故事,告诫其他的青少年和父母们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
“这些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家庭对孩子影响太大了!父母的行为极大影响孩子的成长。”曾美华说,这些失足少年几乎都有一个不幸福的家庭,有的孩子被亲人抛弃,有的在单亲家庭受到过分溺爱,这些她都在手记里一一提到。
在手记里,曾美华还收录了孩子们的日记,给她写的信。“这些文字也记录了他们的转变,他们原本痛恨这个社会,现在积极改造,有的已获得了减刑。”
市未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父母不愿管、不会管、管不了,是失足少年家庭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这本手记不仅是失足少年家庭教育的“活教材”,对普通青少年家庭教育也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成立“曾妈妈爱心工作室” 帮教240名失足少年走向新生
“曾妈妈年过半百,还在为帮教失足少年们奔走,她是我坚持做‘爱心家人’的动力。”“爱心家人”刘柯岑坦言,在帮教失足少年的过程中,自己也收获了成长。
2012年,曾美华创立“曾妈妈爱心工作室”,通过抓青少年犯罪预防教育,失足少年狱中感化教育、出狱后重返教育,帮助青少年远离犯罪,帮助失足少年重返社会。30名志愿者成为首批“爱心家人”,并和市未管所进行一帮一“结对签约”。
刘柯岑就是第一批“爱心家人”。她第一次结对帮教的孩子是个孤儿,面对一个从小缺乏关爱的孩子,刘柯岑身上的母性被激发了,一心想给这孩子更多关爱。可对孩子无条件的溺爱,却让孩子再次走上歧途。
这不仅为刘柯岑上了深刻一课,也为负责人曾美华上了一课。她意识到盲目的爱只会适得其反,只有了解失足少年犯罪的深层原因,找准各种心理帮教方法,因人施教,“爱心家人”才能事半功倍引导失足少年重塑自我。
今年4月,已是74岁高龄的曾美华主动申请到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学习心理学。
在105个学生的班级中,曾美华是最年长的学生。在1个月的学习中,曾美华的课程被排得满满的,上午3个小时、下午3个小时、晚上2个小时。
为了不耽误学习,曾美华将家“搬”到学校。4本像砖头一样厚的学习书,曾美华硬是咬着牙“啃下来”!为了赶超进度,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学习,晚上刷题至11点。期间,老伴生病也没能前往照顾。
学习结束,曾美华第一时间将学习心得与“爱心家人”分享。此外,她还定期开展座谈会总结经验、采用老带新模式等帮助“爱心家人”成长。
近年来,“曾妈妈爱心工作室”通过走进学校开展讲座,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远离犯罪;通过送书、乐器,教画画、书法等方式,帮助失足少年重塑“三观”;通过书信交流、赠送生活用品,与失足少年进行心灵交流;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主题帮教活动,帮助失足少年传承传统文化;到技校帮助刑释少年入学,助力刑释少年回归社会。
在曾美华不断的努力下,“爱心家人”队伍日益壮大。今年6月,“‘曾妈妈爱心工作室’西南大学政管学院工作站”成立。在校大学生们通过书信往来的方式,督导失足少年坚持阅读。
截至目前,有150余名志愿者加入到“曾妈妈爱心工作室”,他们从“爱”出发,从“帮”入手,从“教”感化,11年来,“曾妈妈爱心工作室”先后帮教240名失足少年走向新生。
来源:重庆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