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19 20:3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年6月 | 查看:1637次
人物故事:
姜振峰,男,中共党员,汉族,1970年4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退伍军人,安达市绿色家园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
他十六年来,无偿赡养13位老人,资助30名贫困学子完成上学梦,结对帮扶8个特困家庭,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30多万元。他在负债近百万元的情况下,自筹资金成立振峰残疾人服务中心,开展阳光家园重症残疾人免费康复、就业培训等专项服务。累计为53位重度肢体和精神类残疾人提供提供卫生保洁、理发、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上门服务300多次。
他不仅是养老中心里百余位老人的“好儿子”,还是贫困学子的“好爸爸”,更是残障人士的“及时雨”。他无偿赡养13位老人,资助30名贫困学子(11名大学生,8名高中生,6名初中生,5名小学生),结对帮扶8个特困家庭,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50多万元。他自筹资金成立振峰残疾人服务中心,开展阳光家园重症残疾人免费康复、就业培训等专项服务。他是爱的使者,使耄耋之年的老人们夕阳晚晴;他是筑梦天使,为贫困学子筑梦象牙塔;他是一米阳光,为残障人士开通专项服务通道。一个信念,无数善举。姜振峰,用自己的凡人善举诠释了军人退伍不褪色的不朽传奇。
“扶危济困的真汉子,乐于助人的好典范。”这是大家对姜振峰的评价。从党政机关干部到学校师生,从行业精英到普通百姓,他助人为乐的事迹被广为传颂。
姜振峰上高中时成绩优异,但因家境贫寒,忍痛辍学继而入伍参军。父母亲常常教育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知恩感恩,回报社会。
2000年5月,姜振峰与妻子创办了绿色家园养老服务中心,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从照顾5位老人做起,他和妻子兢兢业业,不眠不休,为老人们提供优质的晚年生活。
在服务老人的同时,他也惦记着校园中那些寒门学子,不想让贫穷成为他们攀升象牙塔的绊脚石,不要再重演他当年求学之路的艰辛,他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们开启了筑梦之旅。他所资助的30位学生中有的已经研究生毕业走向了工作岗位,有的在异地求学,每逢节假日,学生们会不约而同地问候他们的“好爸爸”,学习中获得的奖励会向他报喜,生活中遇到的不解会跟他求助。
现就读于东北农大的王伟就是姜振峰所资助的众多学生中的一个。王伟家住安达市青肯泡乡黎明村,父母世代务农,他的母亲在他上小学时患脑瘤,做了两次大手术,家里债台高筑,最终母亲的命是保住了,但也落下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后遗症。王伟品行温良,成绩优异,当姜振峰听说了王伟一家的情况,便直接走入了这个不幸的家庭,看到一贫如洗的家境,让他的心里五味杂陈,同时也将王伟确定为资助对象。
王伟特别懂事,平时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家中也是父亲的好帮手,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然而上天并没有因为病痛放过这命运多舛的一家。四年前,王伟的奶奶患脑出血后遗症导致瘫痪,一病不起。这对于王伟家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十几亩薄田,两个不能自理的病人,上学的孩子,这其中的困难不言自明。当姜振峰听到这个消息时,为了减轻王伟父亲的生活压力,毫不犹豫的将王伟的奶奶接到养老中心无偿照顾。2015年8月26日,在姜振峰和父亲的陪同下,王伟如愿地进入了大学校园,为了帮助王伟更好地学习专业课,姜振峰又为王伟购买了笔记本电脑。每逢节假日,他都会去养老中心看望奶奶和不是父亲却胜似父亲的“姜爸爸”。
就读于安达市高级中学二年级的张禹桐也是他资助多年的一名学生。禹桐的家庭比较特殊,她的父母都是身体有残疾的袖珍人,父亲还患有多发性血管瘤,由于受到身体残疾的限制找工作不容易,因此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禹桐从小热爱演讲,上小学时她的父母就送她去学习演讲与口才,但是学习口才是需要钱的,禹桐妈妈几度因为生活拮据想让禹桐放弃学习演讲与口才,姜振峰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找到禹桐妈妈,告诉禹桐妈妈这个学费他来承担,不可以让禹桐的才华被埋没,最终禹桐获得了全市“金话筒”奖。禹桐在学习上努力上进,在家中也是个懂事的孩子,小小年纪就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体谅父母的辛劳,更是把父母的不容易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天有不测风云,禹桐爸爸在2016年6月份因颅内血管瘤破裂骤然离世,在他去世的前一天,他还与姜院长闲话家常,说感谢姜大哥对他们一家人的照顾。在禹桐爸爸的葬礼上,姜振峰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同时他也用行动告慰身在天国的禹桐爸爸不要担心禹桐母女,他会照顾好她们的。
从事养老行业和捐资助学多年来,因病致贫、因病致残的家庭让姜振峰有了深深感悟:一个家庭因为疾患可以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让人欲哭无泪、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同时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帮一时易,帮一世难。当他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因病致残导致家庭困难,他又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开办残疾人服务中心。
军人就要敢于迎难而上、逆势而为!经过深思熟虑,他多方筹集资金,举债近百万元,成立了安达市振峰残疾人服务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开展免费培训就业与康复训练,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培训与就业指导,协助其就业,结合残疾人的自身情况对其进行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培训,使残疾人能有一技之长,从而达到自食其力,使残疾人有存在的价值感。
残疾人往往不仅仅是躯体伤残,而且同时也伴有心理的紊乱,即心理上的残疾,因此,要帮助残疾人进行康复,就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为此,姜振峰通过自学心理学知识不断进行充电,并且结识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帮助残疾人做心理疏导,使他们实现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康复,从而达到“成为社会中积极的一员“的目标。
家住大庆市龙凤区的滕海波是一位年仅38岁的脑出血患者,50ml的出血量,在医院治疗了一个月,家中已是债台高筑,当他们听说姜振峰开办了残疾人服务中心,不识字的滕海波的老父亲几经辗转找到了姜振峰,老人老泪纵横地说着儿子的病情,希望能够让儿子在残疾人服务中心进行免费康复。姜振峰带着康复医生去医院看望滕海波,将他从医院接到振峰残疾人服务中心,为他量身定制康复计划,添置康复器具。康复训练初期,因为身体不适和突发疾病导致的焦虑心态,滕海波经常乱发脾气,不配合训练。这时姜振峰就会不离左右的细心照顾,为他做思想工作。也正是因为这样,滕海波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从最初的一动不动、言语不清到如今的能够自己进行简单的行走、语言功能完全恢复,让滕海波的老父亲和妻儿惊喜不已。滕海波一家人逢人就说:“是姜振峰救了他们一家人!”目前残疾人服务中心有十余人进行免费康复,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服务是姜振峰最大的心愿。
2014年,姜振峰成立了绿色家园养老志愿服务队,现有志愿者40余人,在他的带领下积极组织开展清理城市牛皮癣、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2016年,他依托残疾人服务中心确立阳光家园服务项目,为家庭贫困的重度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心灵慰藉、文化娱乐的居家康复服务,上门探访重度肢体残疾人,为他们提供医疗康复指导、心理疏导、家政服务、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婚姻介绍和文化娱乐,听他们的心声和想法,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更有效地解决他们的问题。自阳光家园服务项目发起到现在,累计为53位重度肢体和精神类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小到为残障人士提供卫生保洁,大到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目的只有一个: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家住安达市南来乡羊草五撮房村的于晚琦是阳光家园服务项目的受益人之一,小晚琦是个苦命的孩子,生来就是脑瘫,到了一周岁还不能走路,三岁的时候母亲突发心脏病撒手人寰,五岁时父亲和爷爷东拼西凑了几万元为晚琦做手术,此时家中已经一贫如洗,术后晚琦能够自己走路了,但还是走不稳,头始终不能直立,但是这对于晚琦一家来说也是莫大的安慰了。后来晚琦的父亲外出打工就没了音信,疼爱晚琦的奶奶也因病去世了,家中只剩下年迈又患脑梗的爷爷与晚琦相依为命。家中的房子倒了没钱修,冬天天冷没钱取暖,室内的水缸都结冰,吃饭更是有了上顿没下顿。
当姜振峰第一次进入这个破败不堪的家,看到小晚琦的样子让他心疼不已。姜振峰带着志愿者来到晚琦家,为晚琦送去了衣服、棉被、毛绒玩具、课外图书、生活用品和取暖的煤炭,志愿者为晚琦和爷爷理发,帮助爷孙俩做家务打扫卫生,冰冷多年的屋子又恢复了生机。穿着新衣服、抱着毛绒玩具、吃着香喷喷的食物,晚琦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从此“姜爸爸”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每当有人问起姜振峰做这么多为了什么的时候,他总是这样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做好自己,不忘初心。”
从开办养老中心到资助学生、再到开办残疾人服务中心,坚持无偿献血16载,这么些年来他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人力、物力与财力都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他所开办的养老中心被评为全国“最佳养老机构”,他所组建的绿色家园志愿服务队多次被评为省、地、市各级优秀志愿团队和优秀志愿服务站。
姜振峰,用行动演绎扶危助困的意义,用大爱书写乐于助人的篇章!相信在公益的道路上,姜振峰会拓宽生命的宽度,延长生命的长度!
来源:黑龙江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