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安徽8•17英雄群体:舍己救人情动江淮

发布时间:2018-06-16 20:0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10-09 | 查看:1651次

  凤凰村,宁国中溪镇一个秀美的山村。  

  东津河,逶迤而来,绕村而去。  

  8月23日,炽热的夏日里,我们来到这里,追寻一个关于英雄群体的故事。  

  今天,这里很安静。我们无法想象,就在6天前,就在这里,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大营救;这里的青山绿水,见证了英雄们在危急关头,刹那绽放的光辉。  

  他们,素昧平生。但在8月17日的那个下午,为了援救水中挣扎的少年,为了抢出水下被困的勇士,他们前赴后继,义无返顾地跳进湍急的河水……  

  他们,面对危难,一样地毫不犹豫,一样地英勇无畏。  

  他们,以生命的名义铸就了一座英雄的群像!  

  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曹军、卢帅;还有六位活着的英雄:张志骅、项文斌、张红兵、缪学兵、阮国健、方家顺。  

  让我们再回到当时的现场。  

  青春少年张志骅

  【张志骅,1994年生,宁国中溪中学初三学生】

  8月17日,一个平常夏日的午后。  

  “志骅,走,一起钓鱼去!”家住茶叶坑组的少年张志骅,和邻居卢帅,与往常一样又相邀出门了。在张志骅眼里,这个大他5岁的邻家大哥,和亲哥哥一样,到哪都喜欢带着他这个“小尾巴”。  

  不知什么时候,邻村一个陌生的少年过来了,蹲在一边看他们钓鱼。  

  看了一会,邻村少年转身走了,到河边去洗鞋上的泥。卢帅和张志骅起先并没在意;当他们不经意回头,咦?少年不见了踪影,坝上,河边都看不到人。  

  放下鱼竿,他俩来到岸边,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少年已被水冲到坝的下游,拼命挥动着双手在水里挣扎;呼救的声音,被从6米多高的坝上冲下的水声完全掩盖。救人要紧!说时迟那时快,两人几乎一句话也没说,不约而同地跳入河中。  

  清秀的少年张志骅说,相信跳下水的那一刻,卢帅和他一样,没有想更多。这条小河,他俩太熟悉了,每年夏天的快乐时光,都在这里度过。卢帅的水性比他还要好。  

  他俩没想到,河还是那条河,水情却完全不一样了!  

  2008年11月,村里为了400多亩良田灌溉需要,把1米多高的老朱家坝加高到6米多,增大的落差加急了水流,并在坝底形成了一处可怕的漩涡。他俩更没注意到,台风刚过,水位比平时高出许多。  

  一米、两米……离落水少年渐渐近了,他俩一边一个抓住了少年的手。这时,张志骅感觉不对劲了,靠近坝底的地方,根本游不动,越使劲,越冲不过漩涡形成的水流。他还没反应过来,一阵激流冲过,把他打了一个跟头,手一松,被卷进了水底。  

  这个时候,这个离死神最近的时候,张志骅感觉到了,是邻家大哥卢帅,拉住了他的手。他清楚地记得,就是凭着这股力量,他憋了一口气,拼命蹬出了水面。然后,他看见卢帅,正用尽全身力气把那个落水少年推出漩涡,推离了激流,卢帅却沉下去了,就这么沉下去了……  

  张志骅最后看见的是,卢帅哥哥飘在水面的几缕头发。

  墩实汉子项文斌

  【项文斌,1970年生,上坞坑组村民】

  当漩涡无情地吞噬了卢帅,当张志骅和落水少年在险境中挣扎,此时,上坞坑村民项文斌和女友正路过坝口。  

  突然,远远地,项文斌看见两个小小的身影在水里不停地挥手。赶过来一看,他立即明白这里发生了什么。39岁的项文斌,衣服鞋子没来得及脱,手机也来不及放下,扔下女友就跳下了水。这个墩实的汉子,对自己的水性很自信,这条小河游过多少次了,不在话下。  

  跳下去,他心一凉,水势跟往日截然不同,强大的吸力把人往水下卷,“我第一反应是,完了!”项文斌不善言辞,反复地说,“水太急,有劲根本使不上。”他试图靠近两个少年,每往前探一点,却被水卷得更深,几乎要沉到水底了,终于蹬住了一块尖石头,“拼了!”他使出所有的力气,一蹿,冒出了水面。事后才发现,好家伙,皮鞋底都蹬出了一个洞。凭着一身踩水的功夫,项文斌艰难地爬上岸。  

  怎么办?!下水根本过不去,项文斌急中生智,想着用两根鱼竿接起来,看能不能拉起水里的两个人。鱼竿接好有两丈多,他向落水少年递过去,大声喊,“抓住了!别太使劲!”少年握着细细的鱼竿,顺着水的流势,被拉上了岸。气也没来得及喘一口,项文斌又把鱼竿递向张志骅,但一阵激流冲过,鱼竿被卷到水底。麻烦了,连救人工具都没了!  

  项文斌没有慌,对张志骅喊,“别急,挺住!我一定想办法救你!”情急之下,他生生掰断了岸边的一根竹子,尽力往前靠,再一次递向水中央,“你别慌,抓紧!”张志骅终于抓住了,按照他说的,一点一点挪上了岸。谢天谢地,项文斌松了一口气,他这才感觉,一会儿功夫,自己几乎是从死神那里打了一个转回来。太累了,他筋疲力尽地倒在河滩上。  

  这时候,惊魂未定的张志骅,说了一句话,惊得他几乎跳了起来,“叔叔,还有一个人在水里!”

  前赴后继两个“兵”

  【张红兵,1966年生,茶叶坑组村民】

  【缪学兵,1972年生,下坞坑组村民】

  当听说水里还有一个人,项文斌顿时慌神了。但此时,他体力已消耗殆尽,实在没力气再下水,他喊张志骅,“快去叫人来!”  

  3时45分,43岁的张红兵接到儿子的电话,“出大事了,卢帅在水里没起来!”他一边叫儿子立刻回家取绳子,一边飞奔赶到河边。  

  几乎在同时,37岁的缪学兵也接到弟弟的电话,“哥,你快去坝上看看,有人落水了!”大家都知道,他是游泳的好手,论水性,在村里数一数二。他扔下电话,即刻向大坝奔去!  

  也是在这个时候,中溪派出所接到村干部打来的报警电话:“一名大学生为救人还在水里!情况危险,带上至少100米长的绳子,快来!”二十分钟不到,副所长方家顺赶到了现场。  

  先到一步的张红兵,没顾得及问儿子一句话,就准备下水。张红兵曾经参加过朱家坝的改建,对构造非常熟悉。他知道,坝底横向有三排钢筋,纵向每隔50公分有一排钢筋,基本上是一张“钢筋网”。他判断,卢帅很有可能被这张“网”给卡住了。  

  正在张红兵绑绳子的时候,缪学兵也到了。“我下去,我的水性最好!”没再耽搁,缪学兵、张红兵两个名字带“兵”的汉子,前脚跟后脚地下了水,向坝底摸去。  

  汹涌的河水太急了,游在前面的缪学兵一眨眼功夫被漩涡卷进去了。事后他描述,就像在一个巨大的滚筒洗衣机里,身体被水流的惯性抛上抛下,往上游,被水流打翻过来,往下游,还是被水流打翻过来……一时间,这个当地水性最好的壮汉,完全被漩涡困住了。他唯一能做的,是凭自己多年的老经验,在被水抛到底下的时候,主动喝几口水,“这样等于换气,肺里不会进水,能多支持一会儿。”他后面的张红兵也好不到哪去,向上翻涌的水带起了绳子,七缠八绕,把脚缠得死死的。  

  想救卢帅的张红兵与缪学兵,两个人在漩涡里不停地打转,险象环生,危在旦夕!

  森警小阮和公安方所

  【阮国健,1978年生,狮桥森林公安派出所干警】

  【方家顺,1975年生,中溪派出所副所长】

  正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又有人加入了这场生死战斗。  

  大约4点多,刚从地质灾害监测点撤下的狮桥森林公安派出所副所长曹军、警员阮国健途经朱家坝。他俩刚刚完成4天3夜的执勤任务,正准备回家换洗休整。 

  看到河边围着闻讯而来的村民,曹军问了情况,当即对同伴说,“小阮,快下车,去救人!”  

  曹军与阮国健来到坝边,与方家顺一同商量救援方案。确定下来,他们三个牵着绳子向坝中央走,靠近之后,再上下抖动绳子抛给水里的人。小阮走在最前,快近坝中央,水齐脖子深了,每往前走一步,都很困难,水太浑脚下什么也看不见。曹军叫住了他,“小阮,你回来,前面太危险。”这是曹军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小阮说,曹军比他从省林业学校林业公安专业早毕业三年,两人两度在同一个派出所共事。在他心目中,曹军不仅是学长,也是兄长。  

  曹军叫小阮回到坝边,自己与方家顺在离危险最近的地方,实施救援。张红兵的位置相对靠近,绳子顺利地被抓住了。曹军拉紧绳子,牵着张红兵游到水势相对平缓之处。  

  水中的缪学兵还没有脱险,他俩转身又回到原处,继续施救。水流得更急了,人在坝上很难站稳,一阵水流差点冲倒曹军,身边的方家顺一把抓住他,好险!为安全起见,曹军穿上了救生衣,继续向缪学兵被困的地方,一上一下抖绳子,可是汹涌的水流,一次又一次把绳子从缪学兵手边冲走,再抓不到,眼看他在水里坚持不住了!  

  曹军用了更大的力气抖动绳子,企图把绳子递得更近。不曾想,突如其来的急流,冲倒了体力不支的曹军,把他卷进了坝底。漩涡里的缪学兵这一刻却抓到了救命的绳子……  

  小阮疯了一样向坝的下游跑去,“曹所!曹所!”,无情的河水,却没有给曹军时间。5分钟后,曹军被漩涡抛出水面,已失去了意识。  

  小阮、方所、张红兵,赶来的中溪派出所所长程建民、狮桥森林公安派出所所长陈双杰、警员湛继昌轮流给曹军做人工呼吸,整整做了一个多小时。医生赶来了,依然无力回天。小阮默默地坐在曹军身边,握着他的手,手还没有凉。小阮说自己一直不相信,曹所会真的离开……  

  8月17日下午4时45分,曹军的生命定格在这一刻;8月18日下午2时,开坝放水之后,卢帅的遗体被找到。  

  两位英雄,永远留在了这个叫朱家坝的地方。  

  那些片段,那些细节……  

  无论我们怎样靠近,那些惊心动魄的现场已经远去,无法复原。无论我们怎样叙述,笔墨也难以描摹那些感天动地的情景于万一。然而,有一些片段,有一些细节,我们不能忽略。  

  当时,东津河水汹涌,朱家坝下的激流更像野马一样狂奔。村民们都说,我们是在水边长大的,谁也没想到这次水这么厉害!确实,当时参加救人的汉子们个个水性好。最伤心的人,是森警小阮。他反复跟我们说,“如果曹军不是太累,凭他的水性,凭他的体格,一定能活着回来!”是的,4天3夜,曹军与小阮在监测点上每天夜里1点多才休息,清晨5点多就起来,真的太累了!  

  当时,少年张志骅的身体还很虚弱,之前在医院已连续输液治疗了1个星期。父亲张红兵悄悄对我们说,“医生说他连冷水都不能碰,哪能跳进河里救人?!”正是这位父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已被救上来之后,还是跳进激流中。我们问老张的爱人,你担心吗?这位朴实的大嫂,低着头翻着锅里的菜,笑着说了一句,“晓得很险,小孩子都敢跳下去救人,他一个大老爷们哪能在边上看着!”  

  当时,跳下水的大部分人互不相识,他们中有农民,学生,干警,还有父子,那一瞬间,他们仿佛听到一个无声的命令,组成一个英勇的群体。面对我们的采访,这些活着的英雄,说的都很平静。有的说,“看到人在水里挣扎,不跳下去,我们做不到。”有的说,“如果再碰到这种情况,我还是会这样做。”  

  这次采访,我们一直被这些平凡的英雄感动着;唯一的遗憾,由于公务在身,我们未能面对面地采访到中溪派出所副所长方家顺——就是那位老百姓口中亲切的“方所”。其实也不遗憾,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方所与其他英雄一样的身处险境,一样的勇敢,一样的无畏。  

  一路走好,牺牲的英雄;再次致敬,活着的英雄!

  来源:安徽省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