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15 21:1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10-10 | 查看:1060次
周惠平,女,三门峡市物价局干部。该同志为人直率,乐于助人,不管是朋友还是同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她都能伸出援助之手,从不推辞、退缩。
2005年春季,三门峡市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到各县进行教育收费检查,三门峡市物价局收费管理科的周惠平就是其中的一员。在陕县实验中学,该校校长介绍学校情况时,提到一个名叫王渊的学生。王渊当时12岁,家住陕县宫前乡宫前村,他从小失去母亲,自打记事起,就与双腿有残疾的父亲相依为命,生活非常艰难,因为家庭困难,面临失学的危险,可是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好。
贫困生幸遇“命中贵人”
王渊的遭遇深深打动了周惠平,她当即提出想见一见这个不幸的男孩。当王渊站在她的面前时,周惠平禁不住心里一阵酸楚:这个与自己儿子相差无几的孩子长得又瘦又小,头发长而乱,衣服脏又破,像个流浪孩。但是,他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却是一种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坚韧。周惠平当即决定对他进行资助。于是,她亲切地摸了摸王渊的头,关爱地对他说:“孩子,以后有啥困难就找阿姨,阿姨帮助你。”小王渊噙着泪点了点头。几天后的周末,周惠平开车专程从市区赶到三门峡西,把王渊接到家里。她带王渊理理发、洗洗澡,又从内到外给他购买了新衣服,使他从头到脚换了个样。周惠平与王渊商定:以后每月给他100元生活费,随时有困难随时找她。
享受母爱般的温暖
突然到来的幸福使王渊感觉像做梦一样,他把这一切都化为动力,更加努力地学习,每次考试都是全年级前三名。
慢慢的接触中,周惠平对王渊由最初的同情、心疼,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疼爱。她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在生活上给予王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她经常开车接王渊回家过周末。“王渊太懂事了,他一回到家, 第一件事就是向我们汇报他的学习成绩。在家里也不闲着,帮我干这干那。”周惠平的家人也深深地喜欢上这个小男孩。有时,王渊星期天回到周家,周惠平不在,她的爱人就给王渊发零花钱。周惠平的儿子比王渊大几岁,他把自己的衣服拿出来给王渊穿。周惠平的婆婆在春节时见到王渊,也不忘给王渊发100块压岁钱。2007年冬的一天,天气突然变冷,寒风凛冽,周惠平一下子就想到了王渊:这么冷的天,也不知道这孩子穿的啥。想到这儿,她冒着刺骨的寒流跑到街上,给王渊买了毛衣毛裤和棉衣,没顾得上喘口气,赶紧送到三门峡西王渊的学校。当穿着单薄的王渊看到周惠平时,这个一向内敛坚强的孩子终于控制不住自己,泪如泉涌。王渊上初三那年,脚趾被倒地的桌子砸伤,伤口化脓继而发烧。在这个需要关怀的时刻,他本能地想到了他的周姨,于是就给周惠平打了个电话。周惠平接到电话,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赶到王渊的学校。那么严重的伤,王渊一直坚持上课,周惠平对他是既心疼又骄傲,带他去输液消炎,临走的时候又给他留了医药费。
精神慰藉胜于经济资助
2008年秋季,王渊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陕县实验高中。周惠平给予王渊的爱,感动着王渊和他的父亲,也感动着陕县教育局和陕县实验高中的领导和老师们。他们经过研究决定,免去了王渊的学杂费、书作费和住宿费等费用。
“如果没有周姨,我现在可能是另一种人生。”王渊告诉记者,第一次遇到周惠平的时候,他的思想正在进行激烈的斗争——是咬牙继续上学还是辍学,因为那时家庭已经负担不起他上学的费用。另外,家里唯一的亲人父亲在陕县王家后乡一铝矿看矿,父子俩相距遥远,很难见上一面,王渊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快乐无人分享,遇到的所有挫折和委屈无人分担,一切都是他自己默默承受。这对于一个只有12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有些残酷。而周惠平的出现,让王渊感受到了一种少有的亲情关怀。“她就像我的母亲一样,不但在经济上资助我,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给予了我极大的鼓舞,让我感到很温暖。”王渊发自肺腑地说。周惠平性格外向,为人直率,但是,对于资助王渊这件事,她身边的人却没有一个知道。直到近日,她的一名同事偶然听说,她的事迹才在单位和朋友中传开。
“我只是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给这个孩子一点温暖,从来没有想过要图个啥。”周惠平说,她对这件事“低调”的原因,一是觉得自己做得很是微不足道,另外就是不想让王渊心理上有过多的压力,让他轻松学习。周惠平表示,只要王渊争气,不管他将来上到哪儿,她都将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继续支持,直到他学业有成。
来源: 河南省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