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07 18:3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年8月 | 查看:783次
人物故事:
蓝昌德,男,1952年生,来宾市忻城县马泗乡五龙村肯达屯屯长。
为改变祖辈繁衍的地方深居高山不通路的历史,兑现自己做屯长时的诺言,要让汽车开到家门口,让姑娘嫁进来,带领留守群众苦干8年,终叫天险变通途,被群众称为“新时代的愚公”,好屯长。
肯达屯人有多苦?山里人打趣:“蚂拐(青蛙)一跳三块地,草帽一扔不见地。”“碗一块,瓢一块,草帽盖住又一块。”……人勤地情深,黄土变成金,屯里人祖辈在这儿勤恳劳作,养育后人,种玉米、养山羊、伐木材是屯里仅能拿得出手的产业。原先的10户人家,50多口人,现已走了大半,生活水平远低于全乡平均水平,座座黄泥房盘山而建,这就是肯达屯的全貌。
苦!苦了屯里小伙子了,屯里人数只减不增,姑娘嫁出去就少有回来,说媒的婆娘走到半山腰,就累得直摆手,“太苦,没人愿嫁进来!”,屯里小伙子不做光棍,便是当上门女婿。做为屯长,看着群众失落的表情,遂渐退色的土房,他对村民立下诺言,要让汽车开到家门口,让姑娘嫁进来。
“山高石坚,路修不得,不敢修!”屯里的老人执拗地喃道。高山阻隔,种养的东西卖不出去,村民怎么能富起来?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可是在怪石嶙峋、荒草丛生的山地里修路,谈何容易!可蓝昌德偏不信,决心要修一条出山路。 2006年,蓝昌德狠了“修路劲”,说服村里的老人,召集全屯劳动力,自筹资金,投工投劳,开始组建深山修路队。屯里青壮年劳动力全部外出打工,在家仅有的劳动力不到10人,蓝昌德就把周边村屯能干活的人一起拉上。这深山修路队什么样?年纪最小的36岁,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超过50岁,天气晴好干活的能有十五六人,不好时就独剩蓝昌德一人。
就地取材,开荒、搬石、踏实路基;自带粥水,手中的钢钎、铁锹、锄头,就是开路的器物;炸山得用炸药,需要有资质的公司来炸,他们请不起,就改用膨胀剂……在外工作的青年回村后,看到老人们修路艰辛,纷纷加入修路队伍。
2009年屯里通了电,一条出屯的山石小道也成了模样,“好了,好了,可以走出去了。”屯里人以为就此完工,可蓝昌德不罢休:“还要继续拓宽!”转头,又领着队伍在深山上继续忙碌。
2009年,蓝昌德的深山修路队引起了上级重视,挂点帮扶的广西文联与县、乡党委、政府领导多次深入该屯实地调研,前后送来3万多元资金用于修路。有了上级的支持,修路队更坚定了信念。
修路一直修到“马脚断”,“马脚断、马脚断,是说马走到这里脚都断”。马脚断山下的弯路,是道天险,路陡石高,整个坡脚给乱石撑高了1米多,用钢钎撬,猴年马月才能撬完,用炸药炸,花费高,这可难坏了修路的乡亲。2014年,村第一书记严琴了解情况后,立即争取到后援单位广西文联的扶持资金1万元用于此处降坡。
进山有多难?2014年9月来宾日报记者从马泗乡驱车前往五龙村,离开硬化的村道,车子在山石路上下颠簸,摇摇晃晃停在朋荣屯一处采石场后,便再也驶不进了,看看表,已然过去近两个小时。
“这里出了事故,可算是‘空难’了!”危岩高耸,山路盘桓,司机一声长叹,似乎要把翻山越岭的郁气都吐出来。“急不来,快不来,还得走上40多分钟的山路才能到肯达。”
个头1.7米,60公斤不到,皮肤晒得黑黄,脸上轮廓“险峻”,白发满头,双手长满老茧,人看着老瘦,点上一支烟,挥起铁钎来“砰砰嗙嗙”的声音在山谷回响——这便是58岁的蓝昌德,一个铁骨铮铮的老汉:一身粗布衣,两脚破“解放”,劈石开荒,掘岩问路,铁钎一挥便是8年,能不点赞么!
2014年底,马脚断山下的高坡终于降了1米多,此处天险终于变成通途,越野车、农用车可以开到屯里,历史上第一次有汽车到访高山上的肯达。蓝昌德说:“山下村屯靠硬化的水泥路卖出山货,换来一栋栋漂亮的水泥房,摩托车、小汽车进了村,我们肯达人不久也会实现的!”
蓝昌德,这位58岁、年近花甲的老汉,不容易,膝下育5个孩子,4个已外出成家或打工,留在家的1个有严重的先天性智障残疾,27岁了生活还不能自理,全靠老伴一个人照顾,可他很少和别人提起。“累了,几乎动不了,也想过放弃,可不能这样呀,我是屯长,对村民承诺过,不能让群众失望”在谈到是如何坚持8年“抗战”时老蓝这样说。8年如一日义务修路,履行诺言,以这种诚朴、坚毅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困难,演绎了现代版愚公移山可歌可敬的农民形象,令人敬佩!
来源:广西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