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光:企业家致富不忘回馈社会 爱心助残20余年(图)

发布时间:2018-06-06 20:4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年8月 | 查看:1152次

1.jpg

人物故事:

  郭伟光,男,1958年8月出生,广东省陆河县人,广东省生宝种养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会行业高级研究员,汕尾市第四届政协委员,汕尾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广东省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

  郭伟光致富不忘回馈社会,满腔热忱关心身边的残疾、弱势群体。从创业开始,二十多年如一日,一直关注支持扶贫、助残帮困事业。从1988年起就在家乡扶助五保户、孤儿、残疾人及特困户,截至目前累计用于助残帮困、架桥修路、捐资助学等各项公益事业捐款达500多万元。在他的热心推动下,2007年广东省残疾人扶贫培训汕尾基地在陆河县新田镇成立,为残疾人培训、就业提供了一个平台。

  致富为仁 乐善好施

  郭伟光的创业之路艰辛曲折。因家贫,小学只读了三年便辍学,出外谋生帮补家用。1982年,他只身从家乡步行来到深圳特区,开始创业之旅。他挑过沙,打过石,摆过地摊,开过杂货店,后来开了一间建材门店,并从此进入建材经销行业。凭着诚信、勤劳和敏锐的市场触角,生意越做越红火,终于在建材经销行业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富裕后的郭伟光没有耽于享乐,而是以济世济民为己任,乐善好施。为了帮助乡亲们彻底脱贫致富,他不顾家人与朋友的反对,毅然将大部分资金从繁华的深圳城市转向贫困的农村,在家乡陆河县成立了广东省生宝种养有限公司,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将其打造成为汕尾市首屈一指的农业龙头企业。该公司安置了66名下岗职工,解决了15名残疾人就业。

  早在1993年,他在深圳经营钢材门店时,便以他夫妇的名义捐资50多万元在家乡参城村与田心村之间,修筑一座长170米,宽2米的人行水泥桥,使当地村民出入不再踩石板过溪。1996年,在希望工程牵引下,他还资助省内13名失学儿童,负责他们从一年级至小学毕业。他还先后捐资修建参城小学、新田中学,修建村道路和村农田水利建设。他古道热肠,始终如一关注家乡弱势群体。自1991年至今,即使期间他的公司经营资金周转困难,每年春节前夕,他都坚持拿出8至10万元购买大米、猪肉、食用油、衣服、棉被等物品送给家乡数百五保户、孤儿、残疾人及特困户。据了解,截至目前,他累计用于助残帮困、架桥修路、捐资助学等各项公益事业捐款达500多万元。

  扶贫造血 授人以渔

  在扶贫助残中,郭伟光深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他不仅从物质资金上对弱势群众给予帮助,而且更多是在“扶贫造血工程”上扶一把,送一程。他的种养基地先后培育出25万株荔枝、龙眼、芒果、火龙果等优质果苗无偿扶持3000多户贫困户发展生产,兴办家庭小果园。为帮助农户掌握种果技术,他邀请农户到基地参观,听种养技术讲座,学习栽培技术;有时,他还专门派出技术人员,上门为农户作技术指导,并向他们赠送相关种养技术资料,提供各种前沿种养致富科技信息。在他的帮助下,当地已有1500多贫困户靠种果摆脱了贫困。他还热心搭建残疾人培训及就业平台。在他积极协助下,2007年陆河县新田镇成了“广东省残疾人扶贫培训汕尾基地”,而这块牌子就挂在他的种养基地里。与此同时,他的公司还招收安排60多位农村富余劳力就业,其中有10多位是残疾人士。

  前几年,有位名叫汪兴全的年近四十的残疾人,多次外出找工作,均被人家拒绝。郭伟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把他招进公司里,几年来,汪兴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辛勤工作。2008年底,他还被生宝公司评为“十佳职工”,获得公司奖励。汪兴全感慨地说,没有郭伟光的爱心和信任,他作为一个残疾人,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有这样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上护镇思坑村朱春娇上有老人年老多病需要照顾,下有两位小孩在外读书学杂费用大。由于先天腿脚残疾,生产生活不便,又没其他经济来源,成为特困户。郭伟光与她“结对子”后,引导她种植荔枝,并无偿提供给种苗。郭伟光先生还经常派遣公司的技术人员上门服务,提供技术援助。1988年以来,郭伟光累计为“结对子”的残疾人和“三老”(特困老烈属、老伤残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献爱心捐款50多万元,捐物2000多件,赠书赠报3000册,提供致富信息400多条,为残疾人创造大笔经济收入。

  郭伟光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山里人成长为一个企业家,成功背后,充满着艰难曲折。而拥有财富之后,他不骄不奢,主动担当起社会责任,不遗余力报效桑梓。郭伟光算不上十分富有,但他对拥有财富却看得很淡。他认为,钱财从社会中来也需散回社会去。对他的义举,他认为,他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

来源:广东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