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06 14:0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年11月 | 查看:1048次
第四批援南苏丹医疗队
安徽省自2012年起开始承担对南苏丹的卫生援助任务,截至2016年共派遣3批医疗队36人次赴南苏丹执行卫生援助任务,顺利打开安徽省卫生援助南苏丹工作的局面。
2016年2月,第四批医疗队赴南苏丹执行援外任务。该队共有15名队员,其中医务人员13名,来自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芜湖市中医院。翻译、厨师各1名。科室涵盖内、外、妇、儿、麻醉、骨科等,新增皮肤、针灸及护理三个专业。医疗队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发扬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获得国内外一致称赞。
他们讲奉献,主动参加援外医疗队;比成效,努力服务南苏丹病患;临战乱,服从指挥尽显真本色;行义诊,积极扩大医疗队影响;洒大爱,赢得国内外广泛赞誉。
第四批援南医疗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出色完成了一年多的援外医疗任务,得到了祖国和人民充分肯定,受到了驻南使馆、在南的中资机构和华人华侨、维和部队中国步兵营、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一年多里他们收到了9封表扬信和一面锦旗,一封经商处写给国家卫计委建议给第四批援南医疗队嘉奖的建议,有三名队员分别赢得了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杰出护理工作者”、“安徽省优秀工作者”和“安徽省五四青年奖章”荣誉称号。
卫生援外任务是国家既定的一项长期政治任务,第四批援南苏丹医疗队队员一定会继续关心和支持援外医疗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前行,弘扬援外医疗队精神,继续为祖国人民健康事业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第二十五批援几内亚医疗队
2016年1月18日,第二十五批援几内亚医疗队正式出发,抵达几内亚开始执行援非医疗任务。根据中几双方签署的医疗援助协议,医疗队将在中几友好医院进行为期18个月的医疗指导工作,第二十五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将新时期援外医疗模式的“六结合一开花”原则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即:长期派出和短期派出相结合,常规技术和高端技术相结合,医疗服务和医学教育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相结合,政府与民间相结合,并在日常生活上开花,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主要体现在:做好中几友好医院日常诊疗工作;落实中几友好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项目;完成好几内亚总统及驻几使外交人员保健任务;开展几内亚华人华侨医疗服务工作;加强医疗队自身建设工作。
同时,第二十五批援几内亚医疗队注重发挥基层党支部堡垒作用,以支部工作推动医疗队工作,以党员工作带动队员工作,目前已经召开20次支委会、7次党小组会,组织4次主题党日活动,使党员和积极分子增加民族自豪感,更加认识到援外医疗的政治意义与责任。医疗队还注重宣传工作,通过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几内亚国家电视台、新华非洲等多个媒体平台合作,展现了医疗队良好的精神面貌,还通过队内公众号“非同漫记”发布26篇文章,及时向社会宣传援外工作及生活动态,提高了医疗队的社会影响力。另外,医疗队还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组织各类队内讲课几十次,鼓励队员日常健身外,成功组织队内乒乓球联赛,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凝聚力,为圆满完成援外医疗任务奠定健康的身心基础。
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拉利昂军事医学专家组
为落实习主席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峰会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关于加强中非卫生合作精神,推动“后埃”时期对非卫生能力建设,根据中国与塞拉利昂政府签署的《中塞军事医学合作谅解备忘录》内容,经批准,我军首批援塞军医专家组于2016年7月1日抵达塞拉利昂,为塞国军民开展传染病诊疗、监测、培训、研究等援助工作,充分展示了中国医务人员热爱和平、珍视生命的良好形象,获得了塞国军民的广泛称赞。
专家组由10名队员组成,分别来自302医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两个高级医学机构,均具有丰富的传染病诊治与防控经验,其中八名同志有既往援非工作经历,八人是医学博士。302医院姜天俊主任医师担任专家组组长。
他们救死扶伤,造福塞国军民;妙手回春,保护华人华侨;授之以渔,培养当地人才;科普宣教,防病关口前移;未雨绸缪,构建塞国移动式传染病监测系统;潜心探索,在塞国多项医学空白领域展开研究。
援塞军医专家组时刻牢记使命,主动作为,以军人的作风、良好的技术、温馨的服务、钻研的精神,正奋斗在抗击西非各类传染病的最前线。一方面造福了塞国军民和驻塞华人,同时也为我国和全世界的传染病防控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他们的事迹在当地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极大促进了中塞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多次获得塞国军政官员的高度评价。中国驻塞大使馆专门发来贺电,对专家组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提出表扬,对他们出色的工作成绩充分肯定。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