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国:八旬干部退而不休 30余年义务植树造林(图)

发布时间:2018-06-03 17:2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5月 | 查看:3776次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刘安国,男,85岁,中共党员,退休干部,住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对江镇大山村。

  事迹简介:刘安国1989年退休后返回家乡,组织带领800多名群众在29座荒山上植树造林750亩20余万株,经济价值达千万元以上,使对江镇森林覆盖率从1985年的31%提升到2016年的51%,改善了周边16个村寨的生态环境,减少了自然灾害,保护了1000余亩耕地,对大方县岔河水库水源水质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2015年3月、2016年7月,刘安国分别荣获毕节市“造林绿化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刘安国,男,汉族,1932年6月18日生于大方县对江镇大山村罗家寨组,1952年加入共青团,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坡脚区岔河乡人民政府乡长、党委书记、坡脚基层人民公社副书记、猫场公社党委书记、坡脚区公所副区长、马场区委副书记、区长、马场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马场区区委书记。1984年转任坡脚区调研员,1989年正式退休,目前居住在对大方县对江镇大山村罗家寨组。

  刘安国1989年退休后,组织带领大方县对江镇大山村罗家寨、刺莓林、码头边三个村民组800多名群众在29座荒山上植树造林750亩20余万株,建成“八五林场”,让对江镇森林覆盖率从1985年的31%提升到2016年的51%,改善了周边16个村寨的生活环境,修复了生态,减少了自然灾害,1000余亩耕地良田,对大方县岔河水库水源水质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为解决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带领当地百姓修通了通村公路。

  对江镇大山村罗家寨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吃水要到500米外去取。退休后的刘安国为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乡、县两级奔走,争取到408公斤胶水管,并自己掏钱买钢筋水泥等材料,率乡亲们修建起两个20多立方米的水池,初步解决了罗家寨组500余人的饮水问题。刘安国听到谁家有急事儿,都要问一问、管一管。村民丁兴武家遭遇火灾,生产生活遇到了困难,为此,刘安国到乡、村两级争取救灾钱物,解决了丁兴武家燃眉之急。袁家寨组吕敬强、丁菊夫妻俩办了一所民办学校,多年来东搬西迁,最后搬到一间破败的土墙房内,131个学生由夫妻俩轮流上课。刘安国十分担心危房里上课的师生安全,积极向有关部门呼吁解决问题,最后镇里拨款4000元,为吕敬强、丁菊夫妻俩的民校修建了一间砖瓦结构教室。刘安国帮助群众的事例举不胜数。

  刘安国在马球场任职期间,他不仅严格要求干部,而且也同样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定下这样的规矩:不吃一顿不付钱的饭,不收一件不付钱的东西。一次,刘安国到鼠场公社的抬沙生产队,快饿趴下了,叫村支书去买几个鸡蛋煮吃。有一户村民知道是书记来了,拿出家里的两个鹅蛋,说什么也不肯收钱。没想到,刘安国也坚决不吃。没办法,村民只得收了钱,他才吃了1个鹅蛋又继续上路。乡亲们都很敬重他,走到哪里,沿路的村民都会和他打招呼,请他进家吃饭,但他都会婉言谢绝。当时的马场公社秘书周大兴说:“如果馒头吃完了,他在哪家吃了饭,走的时候他都会留下半斤粮票、一角五分钱。”“和老百姓在一起,心里有数,感觉舒服。”刘安国说。

  “爱穿草鞋爱走路,爱吃馒头爱栽树,一生修些大水库,热心公益乐帮助,带着群众奔富路。”“共产党是我的恩人,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坚持为党、为人民的事业奋斗,生是共产党的人,死是共产党的魂。”这是刘安国在宣讲会上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来源:贵州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