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80后教师17载坚守大山 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图)

发布时间:2018-06-01 19:1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年3月 | 查看:1174次

人物故事:

  刘涛,男,1982年5月出生,焦作市博爱县寨豁乡人。

  “80”后教师只身一人在山区学校任教16载,他既是老师又是校长,还兼做保安、清洁工,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2014年,他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15年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荣获焦作市2015年度“身边的榜样”荣誉称号。

  刘涛在博爱县寨豁乡盘底村寨豁乡中心校小底村教学点任教,这是博爱县唯一的一个山区学校。一个班,三个年级,10个学生,复式教学。“80后”的刘涛就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教师。这里山高路远,环境艰苦,信息闭塞,经济也比较落后。刘涛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从18岁开始就在这里任教,坚守大山。他将自己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留给了大山,留给了山区的孩子。

  2000年,18岁的刘涛从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当时他面临两个选择,留在城市或是回到山区任教,刘涛的回答是“如果连自己都不愿意回家乡大山深处学校教学,其他人就更不愿意来这里了。”从小在寨豁山村长大的刘涛对大山有种特别的情结,他毅然回到寨豁小学成了一名山区教师。

  刘涛家虽说在寨豁乡,可从他家到学校,比从县城到学校还要远,刘涛平时都吃住在学校,一个星期或者更长时间才能回家一次。由于条件所限,学校的日常生活比较艰苦。山上买菜不容易,而且价格又比城里贵很多,所以每次去学校的时候,他都要带一些菜和米面。学校的生活用水,是从房顶接到水池里的雨水。

  到了冬天,山里气温低得厉害,风又特别大,一到晚上,吹得树枝、电线呼呼作响,像鬼哭狼嚎,连一些胆小的女教师都吓得不敢睡觉。早上醒来,洗脸毛巾总是冻得像一张铁皮,桶里的水冻得是结结实实,有时甚至连牙膏都冻得挤不出来,鸡蛋都会冻裂。这时,刘涛除了负责学生的安全和纪律,还要早早起来,用煤球炉子给住校的孩子们烧热水,让孩子们有热水洗脸。

  这样的时节,回家和去学校都变成了一件异常艰苦的事情,刘涛骑车去学校时必须武装得严严实实,但依然挡不住山上的寒风,实在冻得不行,他就停下车把手捂在发动机上暖和一下,然后趁着少许的热劲继续赶路。要是大雪封山,几十里的山路全靠他一步一步去走,累了就坐雪地上休息,渴了只能挖口雪吃。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涛也没有因此耽误学校的工作。

  一个老师的学校总有很多不同之处,刘涛既是老师又是校长,既是保安也是清洁工。这还都好解决,最让刘涛老师为难的是孩子们上厕所的问题。孩子们年龄小,有些不会自己上厕所,男孩还好办,老师陪他一起去,女孩子咋办呢?只好求助于学校门口的邻居。

  每天早上,他总是在学生们到来之前打扫好教室和校园的卫生,摆好桌椅板凳,然后在校门口接孩子们上学。由于是复式教学,上课时,给一年级的讲课了,就让学前班的孩子写作业,一年级的孩子写作业时指导学前班的识字读拼音。由于只有一个老师,如果他有事请假的话,学生就得放假回家,所以,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他几乎没有因为私事请过假,也从来没有迟到过。

  在教学点,寂寞是对刘涛最大的考验。其实,刚来这里的一段时间,刘涛老师的情绪也很低落,想想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在这儿工作,课余时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感觉就像处在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孤独和落寞是难免的。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家长们也都觉得他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孩子们也越来越喜欢他。慢慢的,刘涛不再烦恼,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

  如今,刘涛已身为人父。为了家庭,他会每天往返于镇里与教学点之间。聊起自己的家人,刘涛说,因为爱人也是教师,所以比较理解他。“在寨豁小学所有的教学点中,一直坚守在山区岗位的‘80后’教师,只有我一个。虽然有困难、有尴尬,但是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喜欢和淳朴的村民打交道。只要这个教学点还有一个孩子,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奉献我的一生!”看着眼前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刘涛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一村一校一教师,一室六桌六学生。这14个字组成的简短语言,似乎涵盖了刘涛在教学点付出的十多年青春。然而,14个字书写简单,16年的艰难付出却比大山还重万钧。像所有山区的教师们一样,刘涛,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山里的孩子。

  刘涛说过,山区虽然艰苦,却给予了他生活和工作的全部,他要感谢这里!感谢这里的山,给了他宽厚的肩膀。感谢这里的水,让他心底流淌着丝丝柔情。那漫山的红叶,是他梦想的色彩,娇艳的樱桃,让他品味了生活的酸甜!在这里他找到了人生的目标,体会到了工作的快乐。

  巍巍太行,承载着山乡人民的未来和希望!刘涛的事迹,不仅仅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山区教育的爱与坚持,也让我们看到了山区教育的希望!

来源:河南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