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31 12:22 | 来源:中国好人网 2018年5月 | 查看:847次
人物故事:
张士涛,男,1971年2月生,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芝麻洼乡张庄村村民。
张士涛致富不忘乡邻,8年来先后拿出140多万元,为家乡修道路,建下水道,搞绿化,同时,先后拿出20多万元,资助村里的困难户。面对家乡的陈规陋习,他又带头倡议移风易俗,推进乡村民风的改变,助力脱贫攻坚。2017年4月,其荣获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
张士涛自幼家境贫困,1991年参军,1995年退伍,先后到广州、北京等地做过洗碗工、保洁员、保安等。2006年,打拼多年的张士涛成立了“欣中基清洁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并成功拿下一家全国知名大客户的保洁业务,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由于服务品质精良,几年间,他的企业发展成拥有5000多名员工的综合性全国连锁物业公司,提供保安、保洁、绿化、工程等多项服务,并因此于2017年4月获得“首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太康人在北京创业的典范。
而事业越来越顺利的张士涛,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家乡。张士涛的老家张庄村位于太康县芝麻洼乡西,交通闭塞村民文化生活单调,村容村貌较差,他对家乡印象最深的就是以前村内不但道路坑洼不平,还没有下水道,一到下雨,积水能没过小腿,人、车无法通行,也因为积水,村里道路上出了不少事故,为此,张士涛决定自己出资先帮村里修路。2016年6月,张士涛出资80万元修缮村里的道路,同时,他还修建了1000多米的下水道。从此,平坦的水泥路延伸到家家门口,下水道也通到村庄各个角落,下再大的雨,张庄村也没有出现过积水。为了进一步美化村里的环境,2017年3月,张士涛又拿出60多万元,买来百日红、月季、四季青等苗木花卉,聘请专业人员,对全村进行统一规划、绿化,让村子美起来。“现在俺们村可好了,环境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差。”看着门前随风摇曳的花草,村民马永梅笑着说。
在不断改善乡亲们居住环境的同时,家乡的困难户也是张士涛的关注对象。“这羽绒服又好看又暖和,穿上看着年轻了10多岁。”2017年12月18日,村民霍传生在村口晒太阳,他用手拍打着刚穿的新衣说,“我和村里130位60岁以上老人穿的羽绒服,都是几天前,士涛专门从北京给我们买回来的。”村民张士祥的儿子患有肾病,自己也因病卧床8年多,生活十分困难,2010年,张士涛开始资助他们的医药费,这一资助就是7年。“没有士涛兄弟的帮助,我和儿子活不到今天。”提起张士涛,张士祥激动得老泪纵横。“士涛还一直承担着俺村公共场所的照明费,现在都有10年了。”说起张士涛,几名村民竖起了大拇指,“2008年春节,士涛回家过年,得知村里因为照明费问题,常常提早熄灭路灯,就找到村支部书记,主动承担起了全村每年的公共照明费。”
“下一步,我还准备为老家小学建一个电教室,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现代化教育。再把村民的房屋外墙壁粉刷一遍,画上国学经典和十九大报告,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张士涛满怀信心地说。
近几年,村民的物质生活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一些陈规陋习影响着村里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以前,每到春节,村民返乡过年,走亲访友,朋友聚集,要么吃肉喝酒,要么通宵打牌,年年如此很是乏味。”张庄村支部书记张士太回忆说。“有的年轻人辛苦一年挣的钱一个春节就输完了,其危害不仅是输光钱的问题,还会引发亲情悲剧,增大了社会不稳定因素。”谈及老家的一些陈规陋习,张士涛深恶痛绝。2018年春节前夕,张士涛经和村委会商议,决定通过号召大家积极参与村容村貌建设,改掉以往喝酒打牌的陋习,从而进一步推进乡村民风的转变。2018年2月15日,张士涛把倡议发到张庄村在外务工微信群后,让他没想到的是,此倡议很快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村民张志强由于其他原因,今年未能回家过年,但他看到倡议信息后,第一时间用微信转账给张士涛1000元钱。
“以前回家过年,不是喝酒就是打牌,没有一点意义。用这种捐款参与村庄建设的过年方式很有创意。”张志强微信转账后,在微信中留言说。2月16日一大早,张庄村40多名返乡务工村民走村串户相互拜年之后,便相约来到位于村北头的一处超市前,而此时,张士涛和村委一班人也早已在现场摆好了座椅和捐款箱。为起示范作用,张士涛带头捐款,随后,大家有序排成两排,依次向捐款箱内投入自己的爱心。你100元,我200元,他300元......半小时内,加上在外务工未返乡村民用微信转来的款项,共计捐款12000元。
“把钱捐给村里搞公益,这比喝酒打牌强多了。”2018年2月16日上午,返乡回家过年的张士涛笑着说。
张士涛致富不忘乡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捐资助学,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大河报、大河网、龙都网等媒体多次对其先进事迹进行报道转载。面对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赞誉,张士涛却平静地说:“能为家乡父老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我感到非常高兴。”
来源:河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