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30 21:2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07-30 | 查看:1005次
人物故事:
柏华,男,1978年2月19日出生,中共党员,汉族,研究生学历,现任西安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副主任,西安市盲人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生物工程学会康复工程委员会委员,三级低视力残疾人。他勤奋好学,是全省第一名视力残疾大学生。2012年,他负责组织实施与美国斯达克基金会和联邦快递公司捐赠助听器项目,用两个星期时间完成4000多名听障人士的筛查工作,准确率达100%,受到合作方的高度评价。七年来,他坚持深入基层,行程近两万公里,为7597名残疾人提供个性化、量体裁衣式的辅助器具适配评估安装调试15173件,受到中国残联的高度好评。2015年3月陕西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候选人。
苍柏无华,傲然自立;光阴无声,大爱有形。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中,我们也许无法真切感知双眼失去光明的感受,然而对于像柏华同志一样从小双目残疾的人而言,他们失去了看清这个世界的最简单诉求,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在双眸闪动之间体验光影变化,但也正是由于先天的残疾和对光明的渴求,让柏华从小自立自强、努力学习,并最终走上了残疾人康复工作岗位,用乌鸦反哺的精神向我们诠释了来自他特殊的爱……
他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三级视力残疾,出生时什么都看不到,虽做了眼部手术,但弱视近乎于盲的现实仍未改变。面对命运的横绊,他没有丧气垂头、怨天尤人,在各级残联的帮助下,柏华上了西安市盲哑学校。年龄尚小的他显得特别成熟和懂事。学习盲文后,他如饥似渴地用幼小的手指一点一点触摸感知着生活的美妙和世界的美好。但他不甘心只用这种盲人特有的方式生活和学习,又借助高倍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自学起了查字典和写汉字……为了求知,他付出了比常人多百倍的艰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成为我省第一名盲人大学生。学成归来,柏华谢绝了许多待遇优厚的单位,毅然地选择到残联工作,决心以感恩回报政府、反哺社会。
工作永远是第一位
在同事和家人眼里,柏华就是一个十足的“工作狂”,永远将工作放在第一位,门卫经常看到他晚归的身影,女儿却总是好几天都看不到爸爸。在他从事康复工作以来,坚持深入各区县,走乡入户,行程近两万公里,共为7597名残疾人提供专业的辅助器具评估适配15173件,假肢安装831例,助听器验配6346台,并在相关业务领域获得6项发明专利,被评为市直机关“爱岗敬业能手”,其事迹被《西安日报》、《机关动态》等多次报道。柏华一直为建设我市的残疾人康复中心奔走,由于西部地区建设和管理经验的落后,2014年,组织决定派柏华等同志赴上海、宁波考察学习。就在考察日期已经确定的前夕,柏华在周至县山区为贫困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的过程中脚踝严重扭伤。鉴于当时的情况,领导和同事都劝他不要参加考察了,等养好脚伤再上班,而柏华却坚决要参加考察学习,将先进地区的经验带回来。就这样,他戴着矫形器到了上海。在考察学习过程中,由于连日的奔波脚踝严重肿胀,矫形器已无法正常戴上,他硬是忍着疼痛,咬牙坚持跑完了所有的考察点。回到西安,他顾不上脚伤,又趁热打铁,马不停蹄的投入到考察资料的整理工作中,写出了对建设我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颇有参考价值的考察报告,为康复中心的后期建设及管理奠定了基础。用同事的话说,让柏华一天不吃饭可以,但让柏华一天不工作,他肯定浑身难受,而对于身边人的称赞,柏华总是会笑着说:“工作永远是第一位”。
涌泉之恩亦涌泉相报
从上学时候起,柏华就坚定了将来一定要报答社会的理想。他常说,没有社会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也就没有他的今天。参加工作后,柏华没有忘记多年来帮助过他的人,他常常告诉自己“涌泉之恩亦涌泉相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2012年6月,我市与美国斯达克听力基金会联合实施了主题为“世界从此欢声笑语”的助听器捐赠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柏华迅速组建团队投入工作。团队成员在他忘我精神的感召下,两个星期内对我市13区县和沣东新城的6000多名听障人士进行了测听和取耳样,筛查准确率高达100%。美国听力基金会奥斯丁主席称赞道:“走了这么多国家和城市,西安的准确率,世界第一”。柏华不仅是市残联的干部,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中医按摩主治医师。在繁忙的助残工作之余,他没有丢下自己的技能,坚持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的几位医生一起,为我市红专南路等社区群众义务治疗,共服务和治疗周围群众2000余人次,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如今,只要在他去过的社区一打听柏华,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个热心肠的小伙子”。像这样回馈社会的事情每天都发生在柏华的身上,平常却不平凡。柏华正在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兑现着当初的诺言。
请让我去啃硬骨头
2008年,中国残联在我市未央区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个性化适配试点,组织派柏华参与配合。在与中残联专家组工作的一个多月里,他每天都会到残疾人家庭进行筛查和评估,晚上又及时将资料汇总,与专家组讨论。因为是试点,很多问题是以前没有遇到和想到的。为此,他们经常会为破解难题讨论到凌晨。遇到入户评估时,残疾人不理解,不支持,还要反复做思想工作。试点的一个多月,每天都要走访十几户,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有一次在西航社区一户残疾人家庭试用轮椅下坡时,由于连日疲劳,柏华的胳膊卡在了墙壁与扶手之间,差点骨折,同时也发现了适配评估的细节问题,辅助器具适配要和残疾人自身状况适应,也要和生活环境适应。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和专家组探索出了“医工结合、量体裁衣”式的残疾人辅助器具个性化适配服务模式,并向全国推广,得到了中、省残联领导的高度评价。未央区被中残联命名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示范区”,柏华同志还代表西安市在全国辅助器具工作研讨会上做经验交流,为我市赢得了荣誉。在假肢助行项目中,他连续七年赴周至、临潼、阎良、蓝田等地的偏远农村为贫困残疾人进行假肢取型。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白天走村串户一遍又一遍地解释宣讲,晚上还要整理白天收集的资料直至深夜。这些年,要问他走了多少村子、熬了多少个通宵,真是数不清了。不敢想象这样一位近乎失明的残疾人深夜伏案工作需要克服多大的困难?他的彻夜不眠点亮了多少肢残者生活的希望?一位农民安装假肢后高兴地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到: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可谁又知道,这份“特别”,其中包含着他多少汗水与艰辛,他总是啃下最硬的骨头。
学习的脚步永不停歇
多年来,柏华一直坚持学生时代对知识的那种执着,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他系统学习了《残疾人保障法》、康复业务培训系列教材、社区康复工作上岗培训等知识,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撰写了《中老年人听力康复与预防》等多篇调研文章,为我市的残疾人康复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高业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他还抽时间参加了全国第一期辅助技术(视力方向)和(肢体方向)工程师能力认证培训暨(百千万人才培养)两期培训、全国低视力助视器验配技术培训、全省辅助器具适配技术培训。以优秀的成绩获得国家验光员资格证书、国家辅助器具适配工程师(视力方向)和(肢体方向)资格证书,成为我省第一批拥有辅助器具适配视力和肢体两项工程师资格的专业技术干部。除了自身业务技术过硬,作为负责康复中心业务的副主任,他还注重提高管理水平,连续6年参加省残联举办的全省康复管理干部培训。在2010年中残联举办的西部地区残疾人康复机构管理干部培训中,被国家民政部培训中心评为优秀学员。与此同时,柏华在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团队上下功夫。每周组织业务学习和答疑解惑,选派人员参加各级专业培训。组建了我市第一支辅助器具适配技术团队,实现了辅助器具的自主适配,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辅助器具适配全覆盖。2011年,他被省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评为 “全省辅助器具工作先进个人”。
虽然双目残疾,但柏华的心是明亮的,他相信爱是需要传递的,无数的好心人帮扶着他走到今天,这份沉甸甸的大爱需要在他的手里继续传递。柏华的爱是朴实的、厚重的,更是特殊的,这份特殊的爱需要全社会一同去呵护与传递,我们相信,只要将这份特殊的大爱传递下去,我们的大家庭会更加和谐与温暖。
来源:陕西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