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29 21:18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年2月 | 查看:1582次
人物故事:
邓淑华,女,抚州市临川区临川七中教师。
从教25年坚持以德以爱以诚以信树人,把学生摆在第一位,把时代和社会要求摆在第一位。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班级,向上向善蔚然成风,深得学生和家长爱戴。
初一学年班级组建伊始,临川七中初二(3)班班主任邓淑华老师注意到一个“特别”的孩子——小龙(化名),他比班上其他孩子大两岁,衣服总是脏兮兮的,而且沉默寡言独来独往,中午放学常常不回家,午饭就在校门口买点零食充饥。
为了了解小龙的情况,邓淑华找他进行了一次谈话。通过谈话得知,小龙独自一人租住在城中村,他的父亲在乐安县,把他安排在姑姑家吃饭,但姑姑常常没空做饭。
为了全面了解小龙的生活情况,邓淑华决定做一次家访。第二天晚上,她骑着电动车来到小龙租住的地方,发现这是一间极其简陋的破旧平房,看起来如同流浪汉的居所。“你这么小,一个人怎么生活?”“晚上一个人住害不害怕,安不安全?”“你爸爸多久来看你一次?”面对这满是担心的接连发问,小龙淡淡地说:“没事的,我已经习惯了。”
通过联系小龙的父亲饶先生,邓淑华得知,饶先生从小是个孤儿,大字不识一个,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成人后结婚生子,但在孩子几岁的时候,爱人突然不辞而别,从此杳无音信。饶先生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靠在建筑工地打零工为生。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饶先生将儿子送到抚州念书,可是在生活上又无法照顾周全,而孩子的学习辅导和沟通就更无从谈起。
当务之急是解决孩子的生活问题。“你在乐安也是打零工,还不如来抚州找工作,不但机会多待遇好,更主要可以照顾到孩子。”在邓淑华的耐心劝说下,饶先生最终选择了陪在孩子身边,在抚州找了一份搬运工的工作。与此同时,邓淑华隔三差五找小龙谈心,教导他要体谅父亲的艰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帮父亲分忧。
由于小学在乐安农村上学,小龙的基础较差,学习成绩在班上处于下游水平。在谈心中,邓淑华了解到,小龙认为就算努力读书,父亲也供不起自己上大学。对此,邓淑华教导他,即使以后上不了大学,学习知识也是必需的,以后如果参军,可以做一个有文化的军人;以后读技校,也可以做一个有文化的技工。人生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而没有知识则无路可行。这番话让小龙有了学习的动力,从此他学习十分认真,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及时提问,学习成绩已经上升到中游水平。
为改变孩子自卑的心理,邓淑华注重开展激励教育。小龙个头大,班级组织集体活动需要搬动桌椅时,邓淑华指定他全权负责;小龙的安全交通意识较强,骑自行车从未出过安全事故,邓淑华将他评为“安全之星”。最重要的是要填补孩子心中缺失的母爱。在孩子的衣、食、住、行方面,邓淑华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去年冬天,小龙的一双手全都冻烂了,连骨头都能够看得到。邓淑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立即购买了冻疮膏给孩子涂,但是疗效并不明显。邓淑华又特意吩咐在英国读书的女儿买了一款冻疮膏,然后亲手为他涂药。每次涂药时,小龙的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一个星期后,小龙的冻疮渐渐痊愈,脸上满是笑意。
“慢慢地,小龙变了,穿得干净整齐了,课间有了爽朗的笑声,学习也取得了进步,班上有重活累活,他都主动请缨。“把孩子放在你的班上,我心里特别踏实。”邓淑华觉得,饶先生这句朴实的话语,是对她工作的最好回报。
邓老师一直坚持把学生当作亲人,把家长当成亲戚。教学生做人,做社会有用之人;教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成为全校样板。
来源:江西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