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28 18:3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年1月 | 查看:1297次
人物故事:
一、人物身份简介
刘红,男,汉族,48岁,重庆市巫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干部、杨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二、事迹概述
2015年至今,刘红被派往巫山县庙宇镇杨柳村担任扶贫队长。一年以来,他拄着拐杖进村入户的身影没有间断,驻村期间拄坏4根拐棍,帮助45户脱贫,在村里只要听到拐杖敲击青石板路发出笃笃的声响,不用看,老百姓就知道——准是他们陌生又熟悉的“拐棍队长”来了。
三、详细内容
时间晃得真快呀!掐指一算,这次从机关真正驻到村上参加驻村扶贫工作已经满一年了。非要讲讲扶贫工作有哪些故事?我想想……想想……事情做了不少,头绪真的太多,硬是感觉不知道从哪讲起。嗯,好吧,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挣了一个“拐棍队长”的名号。那,我就从“拐棍队长”讲起吧——
拐棍队长的来历:膝盖不行,又得下村,手里常拄一个拐棍
“拐棍队长”不姓“拐”也不是“棍”。说起来这个名号也是有来历的,而且还挺有趣。
时间倒回到去年这个时候。
也就是2015年7月,全县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我被派往庙宇镇杨柳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说实在话,接到通知时我心里咯噔一下打了个颤:怎么“好事”都让我揽下了?因为,我的特殊的唯一的爱子离不开我。驻村去工作,就意味着要经常离开长期需人照料的患有智残又体弱多病的儿子,就要让妻子付出更多。
都挨边50岁的人了,还去……当时我就想,如果给组织上提出来我的特殊情况,是有可能“退票”的。但是思前想后,我还是接受了。毕竟,工作二十多年来,我已经养成了强烈的服从意识,也具备了较强的责任意识。很快,我下定决心:去!服从组织安排。我暗自告诫自己,一定要排除一切困难做好扶贫工作,做到“三个对得起”:一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二要对得起所领的工资,三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若干年后回想这一段经历时,能够坦荡地对自己说:“我尽到了努力,我不后悔,我为贫困群众做了一些事情”。带着三个纯真的想法,我踏上了扶贫攻坚的征程。
出门就爬坡,山多坎也多。这就是杨柳村的特征吧。在这样的村里来来去去长期走,一般的城里人恐怕都吃不了这个苦,换我离了拐棍就更没有办法了。因为我心脏有毛病,患有高血压,膝盖也不好,走平路就痛,更别说高低不平的山路了。尽管如此,我一有空就坚持到贫困户家里走访。只是,每次走访,我都要杵一根木棍,久而久之,就被当地的贫困户和村干部笑称为“拐棍队长”。
开始,听起我还别扭。后来,大人这么喊,有时连调皮的细娃也这么喊。也就适应了。特别是今年7月份,重庆日报刊登了我驻村扶贫的事,我这“拐棍队长”的名号呀,更响了……
拐棍队长的经历:工作靠做,少不了走,一年拄坏4根拐棍
要做好扶贫工作,必须要形成氛围,要让群众知道我们来干什么、怎么干,一定要让群众了解扶贫攻坚到底有些什么样的政策。有了这个想法,我便开始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
制作户外大型宣传标语3幅,可移动横幅标语10幅,张贴短幅标语60幅、写真标语50幅,路灯灯箱式标语30个,制作了公示牌3块,村规民约告知牌6块,形成了浓厚的脱贫攻坚氛围;召开了3次贫困户大会和1次非贫困户代表大会、6次院坝会集中宣讲脱贫攻坚政策;利用每次入户机会针对性面对面宣讲脱贫政策;利用村广播进行宣讲;利用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脱贫攻坚宣传标语和攻坚政策;将攻坚政策制成录音,利用村垃圾车流动宣讲;将“1+5+11”政策主要知识点制成100个抢答题,开展了3次有奖问答活动,增进群众对攻坚政策的了解;入户发放了脱贫攻坚信息年画、宣传单;印制发放攻坚政策文件汇编120套,确保交易中心帮扶职工、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每户贫困户人手一套。
为干好扶贫工作,我坚持长期驻村,除了每月两次集中学习外,其它全部工作日都驻扎在村里,星期五回县城很多时候都是下午6、7点才从庙宇出发。说实在话,单位工作是脱不了钩的,特别是交易中心,本就人少事多,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都是周末处理单位事,工作日驻村。
驻村工作中,杨柳村一社社长、原庙宇镇工商所长退休干部吴名培在建立分户档案时多次说:“拐棍队长太过爎了,我自认为自己过爎、工作要求高,但他的工作更过爎,他是麻绳捆了还要过水喷”。 最初,大家对我的认真劲儿很不理解,觉得我是吹毛求疵。可当分户、分类档案建立起来后,需要什么资料都能很快找到和其他村的工作队纷纷跑来学习经验时,大家才发现“过爎”的好处。
家底不清,情况不明,制定的脱贫措施就是一张废纸。为确保脱贫措施精准性,我与村支两委干部一起入户走访,先后亲自到每一户贫困户家中都走访了至少3次以上,重点户达10次以上。
一年来的交往,我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现在,很多贫困户见到我就向见到亲人一样高兴,很远都在叫拐棍队长,我也能叫出很多贫困户的名字,我到贫困户家里早已不需要村、社干部带路。
拄了拐棍东走西走倒还不说,另外还有一件事想想都后怕——记得有一次下村,走到半路,我突觉胸闷气喘,额头上冒出大量冷汗。平日里,我每次下村都要在裤兜里揣两瓶药,但这次却偏偏忘带了。情急之中,队员纪世明背起我直奔村卫生室,吃了医生开的速效救心丸后病情才得以控制。
就这样拄着棍,走啊走,走啊走,又走啊走……有心人给我做了一个我自己都没怎么留意的统计:这一年来,我拄坏了4根拐棍!
走着走着,第一次摸底情况总算一步一步走出来了——全村723户村民中共有109户贫困户,其中20户属于D级危房户。每一个贫困家庭致贫原因不同,各有各的难处,陡然感觉肩上的胆子好重好重:
黄仁桂,一家三口人,黄仁桂为肢体二级残疾,妻子语言一级残疾,唯一的女儿在巫山中学读书即将跨入大学。
吴扬前家,吴扬前78岁,妻子74岁患语言一级残疾,两个女儿都外嫁他乡,居住的土墙屋墙根用稀泥叠了又叠,没叠的地方墙根一半悬空,摇摇欲坠。
陈宏喜家,我刚到院坝,映入眼帘的是土墙屋右上方被雨水冲刷出的近一米见方的大洞。他一家五口人,原本和乐融洽的家庭,因为妻子意外亡故,全家陷入了贫困,陈宏喜现在是上有70岁老母,下有三个孩子,一个外嫁奉节,一个读大学,一个读官渡高中。他唯一的希望,是孩子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一次到贫困户李德秀家里了解情况,一进门,眼前的场景让我惊呆了,老俩口蜷缩在一个稍干的角落,地板上放满了大大小小的盆盆罐罐,外面下大雨,屋里在下小雨。
李德秀将脸盆放在漏雨处,在我了解情况出门时便接了大半盆水。李德秀的儿子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儿媳妇丢下两个孩子远走他乡、不知所踪。年过七旬的李德秀本就身体不好,要供两个孩子读书、生活已很不容易,哪有钱来整改房屋。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对她制定了1人低保、2人五保、1人养老保险、一人计生特扶奖扶、教育资助、助学贷款、危旧房改造、种植2亩脆李的综合帮扶措施,2015年李德秀一家共获得各类补贴收益41464元,且按现有政策近几年每年仅财政转移性收入就不低于22464元。
现在,李德秀住上了安全住房,精气神十足,逢人便讲,是党和政府给了她一家新的生命,她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帮助她的扶贫干部。看到李德秀老人淳朴的笑脸,我内心感到无比的欣慰!
拐棍队长的心历:扶贫攻坚,任重道远,拐棍队长永远在路上
驻村扶贫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我每周一入村,周五才能回家,遇上紧急情况,周末还得留在村里加班。
驻村后,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里。去年10月23日,我刚从一贫困户家返回村委会办公室,便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老刘,你快回来吧,儿子不行了,吐了整整一晚上血”。儿子生病是常有的事,那时我以为妻子故意夸大病情,所以并未太在意,放下电话后又开始忙工作。不料,等我忙完工作,再打电话给妻子时,才知儿子还在医院紧急抢救中,医院已下达病危通知书……
我的心一下跌到谷底,急急忙忙飞赶到医院,儿子刚出抢救室,看到病床上儿子那因失血过多而苍白的脸庞,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此时在场的单位领导和职工泪珠都在眼眶里打转。所幸,因抢救及时,儿子的命保住了。面对此情此景,我的心有深入骨髓的痛和说不出的愧疚……深明大义的妻子并没有埋怨我,不善言辞的她只轻轻地说了一句:“还好,儿子抢救过来了”。
儿子病情刚稳定,我又立刻赶回杨柳村,干起我的扶贫工作……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杨柳村已整合投入各项资金600余万元,相继启动了8.5公里产业路、10口3780方人畜饮水池、村道路亮化、村文化广场、安置点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光伏发电站本月也可启动建设。已完成生态搬迁19户,79人已享受补助42万元;已完成危房改造4户,到位补助4.9万元;已种植脆李1000亩,发展100只山羊养殖大户1户,30头养牛大户1户,养蜂户1户,分别成立了脆李、核桃2个专业合作社,协议受让了“龙骨坡”农产品商标。全村已有45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我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县上组织的多次督查中得到高度肯定,半年督查时我个人被列为干得好的驻村工作队长之一,受到县脱贫攻坚推进会通报表扬,并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看着每天都在变化着的杨柳村,听着村民发自内心谈论“没有脱贫攻坚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我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满足,又感悟出村民的更大期许:驻村帮扶见成效,拐棍队长不能走。
不能走。我不走。我知道,我的工作就是尽力去做,有很多事我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爱莫能助。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带着感情去做,带着责任去做,带着良心去做,村里人的日子就会慢慢变好。
笃——笃——笃……听吧,拐棍队长又上路了。这落到地上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外加清晰的拐棍音……
来源:重庆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