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28 14:5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06-24 | 查看:640次
人物故事:
吴振山,天山集团董事局主席。从农村到城市,从砖瓦平房到高楼大厦,从建筑队学徒工到数万人大集团的带头人。35年,吴振山的房子越盖越高、业界口碑越来越好,他的房子也从正定留村乡走出省会,冲向了全国。“只有把活儿干好了,乡亲才能把更多的活交给咱干。”在吴振山圆圆的脑袋里,总闪烁着朴素的辩证哲学。
十几年前,吴振山亲自挖坑培土在公司院子中央立下的警示碑至今仍无一字。但在举起铁锨的那一刻他就明白,“无字碑”要用乡亲们的口碑来换。这碑他用来时刻警醒自己也警醒团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吴振山是一个无名建筑队里的学徒工,每天早出晚归,吃睡在工地,满身泥土浑身臭汗,却也乐在其中。几年后凭着机智聪慧和吃苦耐劳,吴振山成为这个施工队的队长。“连个名字都没有,怎么闯出个名堂?”改革开放之初吴振山已经有了朴素的品牌意识。他们给施工队取名“正定县留村乡胜利建筑队”。
吴振山当时并没有料到这个几十人的建筑队能够化茧成蝶,一跃成为中国房地产开发百强企业。
在全速发展时期,天山集团内部也不例外地出现了自我膨胀情绪。上世纪90年代末,天山集团连续五年实现单位竣工优良率100%。这时有的员工说:“连续五年优良率保持100%,就很不错了”, 也有人说:“再保持下去太难了”。吴振山看到了员工中的松懈思想和畏难情绪。“如何让优良率一直保持下去?”吴振山眼前浮现了这样一个想法:公示出现质量问题的负责人名单。随后,他亲手在天山集团院中央立下一块石碑,并规定:哪个项目经理负责的工程达不到优良,就将他的名字刻在石碑上,以示警惕。
心底无尘碑无字。他对工程的要求只有两个字“质量”。在天山·水榭花都项目施工期间,吴振山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赶到施工现场,整天在工地上,对工程质量严抓细抠,从不放过每一个环节。有一次,吴振山从美国回到石家庄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他顾不上行程疲劳,一下飞机,就直接赶到了工地上。当他看到大楼的回填土夯实不是很规范时,当场就召集工地项目经理进行指导,回填土推倒重来。吴振山知道,回填土工作要是做不好,将来整栋大楼的地基都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
他还召集了集团和公司近千名管理人员在“无字碑”前重新宣誓、重温誓言,给全体员工上了一堂生动的“诚信课”。
在“无字碑”的警示下,天山集团每一项工程都达到了优良,直到2002年国家评价标准调整为以合格、不合格评价。此时,天山集团工程竣工优良率已经连续十年实现了100%。2000年,天山集团承建的河北省送变电高层1#楼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在全国民营建筑企业中仅此一家,开启了天山集团打造全国用户满意工程的新时代。
时至今日,警示碑上仍然无字。他用诚信和责任换来了市场和信任。35年时间里,吴振山带领天山集团,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把最初的乡村建筑队,发展成为一家以石家庄为基础,产业辐射京津冀、环渤海及香港、深圳、上海、山东等十多个大中型城市的大型集团公司,天山集团连续两年入围中国责任地产十强。吴振山说:“这是百姓和业界给他最好的口碑。”
虽然吴振山已经成为很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他身上始终保持着传统的优良作风,诚信担当、吃苦耐劳。
泥土里摸爬过来的吴振山深知农民工挣钱不容易。所以,在天山集团有一项规定,对农民工工资一定要按时发放,并且由公司财务人员直接发放到农民工的手里。这个规矩是吴振山亲自定下的。
在建筑队创始初期,一次,工程完结后,由于多种原因,发工资的当口儿,工程款未能及时结算,导致出现了2万元缺口。上世纪80年代,2万元属于一笔巨款。为了准时发放工人工资,吴振山连夜渡过滹沱河,来到信用社贷款2万元,亲自将工资发放到工人手中。“以人为本,诚信经营”,天山集团的经营理念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刻在了天山集团荣誉馆中,不拖欠一天工资,成了天山集团的硬规矩。
吴振山说:“只要有一身正气,只要能吃苦耐劳我们就可以把每一个工程做到最好。”
一次,吴振山来到项目例行检查,各部门经理陪同,当一行人来到食堂时,眼前的景象让农民出身的吴振山眉头紧锁:食堂几乎每一张桌子上都有咬了一两口的剩馒头,甚至有的馒头一口未动。吴振山当场命令秘书收起全部馒头,并终止考察,该项目经理以上全体人员开会。会上,吴振山拿起秘书收集的馒头就吃。起初,现场一片静谧,随后,经理们纷纷拿起剩下的冷馒头,会议全部内容就是吃馒头。此后,该项目食堂再也没有出现过浪费现象。
来源:河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