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0-16 13:30 | 来源:中国江苏网江苏频道 2007-12-12 8:49:00 | 查看:3288次
(中国好人网配图)
“她已成为古城镇江一个跃动的符号……” 然后,就在丁玉兰的病情略趋稳定时,陈静也被查出白血病。目前丁玉兰已经离开我们走向了另一个世界陈静仍在顽强地与病魔斗争,“爱心天使”陈静成为一个符号在古城镇江传播……陈静的事迹被国内众多媒体所报道,中央电视台一套的《共同关注》栏目和《夕阳红》栏目还就陈静在北京就医近况做了专题节目播出。 “我不懂什么大道理,我这个人只认一个理儿,那就是一定要让好人有好报!”——侯解放(一名老知青) A 异地他乡爱将她包围 身着橘红色的毛衣,米色的牛仔裤,说话快人快语。在北京丰台区解放军307医院对面的一处民房里眼前轻盈活泼的陈静,着实出乎笔者的意外。原本因化疗变得稀疏的头发变得乌黑浓密,就连眉毛也变得浓浓的了!大口罩后面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还是那么的灵动传神。 陈静的父亲陈跃亮介绍,陈静于今年6月29日、30日接受了骨髓移植,尽管过程一波三折,但手术很成功。现在陈静还在医院挂着水。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骨髓移植成功且病情稳定之后,今年8月下旬开始,陈静便同家人临时租住在外面,现在的住处是上个月刚搬的,每月1800元租金。毕竟抗排异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前三年是危险期,其中第一年最危险,排异反应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必须及时进医院治疗。目前,已经成功闯过了肠道和皮肤两大排异期的陈静,病情稳定,每周由父亲陪着到医院做两三次血常规检查。 身处异地他乡,陈静同样被浓浓的爱包围着。老师、同学,镇江的网友经常打电话、发短信问候她,一些在京的网友和江大校友也时常前去探望。在北京采访时,适逢一位与共和国同龄、名叫侯解放的老知青前来看望陈静,一见面她就将一个红纸包硬塞给了陈静的父亲,里面的600元是她在某网站任版主的两个月工资和近期一个网友的捐款。她是陈静的班主任潘朝根老师在搜狐社区的网友,下过乡甚至一度连北京户口都没有,至今仍没有固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家中还有八九十岁的老母要养,可这丝毫挡不住她救助陈静的一腔热情。“为什么我偏偏一心一意要救陈静?因为她太好了,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我不懂什么大道理,我这个人只认一个理儿,那就是一定要让好人有好报!”爽朗热心的老人坚定地说。 “没有大家的关爱,我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一想到社会上的好心人,那么多人在关心着我,我又怎么能够放弃呢?”——陈静 回忆起患病这一年多来的点点滴滴,陈静和她爸爸、妈妈都心存感激。然而,在他们心里,却始终有一个天大的遗憾挥之不去。对于她曾经千方百计帮助的同样身患白血病的同学丁玉兰,如今,陈静还有她的家人都坚决避谈,更不希望任何媒体再谈及她和丁玉兰之间的故事。一来,没能挽救住丁玉兰年轻的生命是他们一家终身的遗憾,他们不想再勾起痛苦的往事,再揭开隐隐作痛的伤疤;二来,也担心一不小心伤害到丁家人的感情,甚至连问候的电话都不敢打……… “无论哪个病房,只要陈静去了,总是一扫沉沉之气,说笑话、讲故事,甚至打扑克,要不了多久就乐翻了天。”——医护人员 在陈静父母房间的床头柜上,笔者发现了一张大纸折成的小册子,上面详细记载了从6月19日陈静进入无菌舱到现在,总共45次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的数值,同前一次相比数值是升了还是降了,陈跃亮都用红色的箭头来标注好。“与陈静同时进入无菌舱开展骨髓移植的十几个人中,现在一半以上都已走了,医生们都夸陈静是他们当中最好的一个。”陈跃亮说,之所以如此幸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陈静的捐髓者是她的“幸运大使”,不仅年轻、体质好、造血干细胞浓度高,而且其HLA等位基因10项指标与陈静完全一致,这样的高分辨率结果即使在配型成功者之中的概率也只有五万分之一。二是得益于陈静乐观豁达的心态。 在307医院里,乐观开朗的陈静“本性难改”,让医护人员“爱恨交加”。无论哪个病房,只要陈静去了,总是一扫沉沉之气,说笑话、讲故事,甚至打扑克,要不了多久就“乐翻了天”。曾经有一个北京的老太太不肯打针吃药,医生劝骂医生,护士劝骂护士,后来陈静的一番“甜言蜜语”让她喜笑颜开,乖乖地“就范”,让医护人员刮目相看。 就连在“牢笼一般”的无菌舱里,陈静也自得其乐,发明了她的“陈氏健身法”,每天提着两只装满水的水瓶溜达,以防止肌肉萎缩。难怪出舱时,当别人坐着轮椅被推出来时,而她愣是走了出来。“特别是,一般白血病患者最多进行不超过5次的放化疗,可她接受的放化疗次数达14次之多,不仅病友十分惊讶,甚至医生也认为她了不起。”陈爸爸说,“换了别人,可能早就垮了!” “万事万物都是有其自身规律的,死并不可怕。遇到病痛的时候,一定要镇定,想办法对付它,千万不要被吓死。”——陈静 “万事万物都是有其自身规律的,死并不可怕。遇到病痛的时候,一定要镇定,想办法对付它,千万不要被吓死。”在与死神一次次的抗争中,陈静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现在已不属于我自己,而是属于所有关心我的人。”她说,全社会的关爱今生今世也无法报答,只有好好地活着,才能对得起所有关心、帮助过她的人。她表示,康复以后,要像所有关心、帮助过自己的人一样,把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从医院回来后,闲暇时间陈静学起了十字绣。在她住的一间不大、却收拾得很整洁的小屋里,她向记者展示了一幅已经完成了一半的作品,五颜六色的线,细细密密。“做十字绣很费功夫,一幅小的作品短则十天半个月,长则一两个月、甚至数年。一定要坚持,千万不能放弃,否则就会半途而废。”陈静说,“这很像我现在的状况,活在当下,真心过好每一天!”她表示,将把凝结着心血的十字绣作品送给那些给予她关爱的人。 “感谢母校的领导、老师、同学,感谢镇江的父老乡亲,请代我问好!”临行前,陈静嘱咐来者。她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顺利度过排抑反应的危险期,争取早日重回校园继续学业。
(作者:本报通讯员 张明平 记者 崔宁华)
陈静,你在北京还好吗?日前,镇江的媒体记者会同陈静的同学、网友专程赶赴北京去看望无数人牵挂的“爱心天使”,得到了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骨髓移植后的陈静近期的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都很稳定,而且看起来一次比一次好。“照这样下去,明年秋季就可以重回学校上学了。”陈静和她的爸爸、妈妈都这样兴奋而开心地说。
新闻提示:
陈静是江苏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去年3月,与陈静同寝室的丁玉兰被查出白血病,为了帮助同学,陈静抱着募捐箱,穿梭于镇江大街小巷募捐,在她的倡议和努力下,筹得十余万元巨款。陈静被学校师生誉为“爱心天使”。
B 感激无数关爱善良人家心存天大遗憾
“没有大家的关爱,我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采访中,陈静一再这样表示。她毫不讳言自己曾经想过“放弃”:从最初的担心连累家人,到后来面临巨额医疗费的压力,再到后来寻找供体的波折,还有一次次的化疗放疗的痛苦,“真是生不如死 ”。“但是,一想到老师、同学、网友、社会上的好心人,那么多人在关心着我,我又怎么能够放弃呢?”陈静说。当得知她生病时,学校的领导、老师、同学们给了她无限关爱;古城镇江人民发起的“满城尽飘黄丝带”活动,解决了巨额的医疗费问题;为得到与自己相匹配的骨髓,认识与不认识的老师、同学、网友们四处奔走;当骨髓移植前再次出现意外波折时,可亲可敬可爱的捐髓者与医生、志愿者们做了大量辛苦的工作;还有家乡盐城第一人民医院、北京解放军307医院的医生、护士……
C 创造生命奇迹爱心天使之“本性难移”
D 期待重返校园继续学业
(责任编辑:张予)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