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东华:图书馆长带领大家拼搏进取发展图书馆事业(图)

发布时间:2018-05-17 14:1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年4月 | 查看:982次

5.jpg

人物故事:

  付东华,女,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副研究馆员,国家图书馆学会会员,政协涞水县常委,涞水县楹联学会会长、涞水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涞水县图书馆馆长。

  公共图书馆是唯一利用文献资料,无偿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窗口行业,产出的是社会效益,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两年来,我馆在县委、政府、宣传部及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秉承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拚搏进取的工作精神,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占领图书馆这块主阵地,2011年11月我图书馆率先实行了“零门槛,无障碍进入”免费对外开放,每天读者人次和借阅册次翻了几倍。

  2013年在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经过全体齐心协力,顺利通过了省、市验收,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同年,在全国首届民政部门评选的“敬老文明号”活动中,我图书馆被评为市级“敬老文明号”;连续三年获得省级“燕赵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2012年获省级“文化共享工程”知识答题优秀组织奖; 连续10年获市级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获县级实绩突出单位;巾帼建功示范岗等优秀单位。

  依靠社会力量 快速发展图书馆事业

  涞水县图书馆于1983年5月成立。由于建馆晚、基础差、底子薄、财政贫困,受经济和主任因素的制约图书馆事业发展缓慢。

  图书馆属于知识文化领域,专业性较强,它主要利用文献知识为载体服务于社会。因此,文献收藏对于任何一个图书馆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家一起制定出:艰苦奋斗求生存、开拓拼搏做贡献的十四字方针。在财力、物力、人力都十分匮乏和紧缺的情况下,我不等不靠,采取广开门路、广开财路、多渠道走路的原则,通过找领导、呼吁社会、书写出上百封信件,先后得到国家图书捐赠图书9000余册、中国人民大学 捐赠3200册、北京社会科学院捐赠4000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捐助冷镀锌板书架60个和办公设备等十几个单位的图书捐赠4万余册,不但创造了上百万元的固定资产,依靠社会力量使得我馆从落后跨跃为全市的先进行列,很多人认为,单独依靠财政拨款,这种变化要推迟10年。

  有钱好干工作 没钱照样干好工作

  社会的丰厚回报使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也使得图书馆的全体工作人员坚定了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决心。虽然我馆都是女同志,又已经年近中年,正是事业和家庭压力的高峰期,但是,都能以大局为重,在接受北京捐赠几万册图书和几十个书架中,都是由我们自己去运。为了节省资金:每回都是带上水和干粮,我们自己当义务搬运工,等到晚上允许货车进京的时间再去装运书架,每次回到家里都已经是凌晨;为了节省资金,我们就让自己的爱人帮忙卸车;每一次的搬运,对于几个女同志来说,都是不小的磨练,我们经常碰的手脚青紫,累的腰酸背疼,拎着成捆的图书、搬着沉重的书架上下楼,我们的手上都勒出了一道道血印,腿也累得发抖,但是,我们依然咬紧牙关,从不叫苦喊累;为了节约资金,我外出联系业务也都是自己带上干粮,从不用公款吃饭;为了节约资金,航空航天大学捐助的60个书架,我自己掏钱买来银粉全部自己油刷。事业的艰辛多次让我落泪,“有人说,你们都是财政开支,何必这样苦自己,是否县里发奖金,或者省里有什么奖励”?听到此话,我这样朴实的说,“现在我们的家乡还不富裕,为减轻政府负担,就必须勤俭持家干事业,用节省下来的资金多购几套图书,为后代多积累些宝贵财富,总比把它吃了喝了更有价值。

  发挥图书馆职能优势,挖掘我县历史

  涞水县是国务院命名的“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很多项目在全国、全省独树一帜。为接续中华民族文化记忆、激发国民自豪感和自信心,我图书馆于2011年我将我县离退老干部和文学爱好者组织在一起,成立起了涞水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大家选我担任研究会会长。

  研究会成立当年,他争取到政府6万元资金,出版了以抗战为题材的《警号与战鼓》一书;2012年,有争取到政府资金支持10万元,出版了以本县历史文化为题材的《故遒钩沉》一书;2013年再次得到政府资金10万元,出版了平西抗战史为题材的《平西抗战实录》一书;同年,又找到县委领导,得到资金支持10万元,购置了新设备、电脑、打印机、书柜、资料等,改善了老研究员们的办公条件,老研究员们非常感动;研究会成立以来,为了搜集历史资料,先后带着老同志们去河北省省史志局、广西南宁、北京门头沟、国家图书馆、涞源、张家口(涿鹿、怀涞、蔚县、怀安、阳原)等地查找了大量历史资料,为此,被市民政局评为“敬老文明号”。

来源:河北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