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16 22:1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3-05-24 11:03 | 查看:1364次
上午10点,正是上海市长宁区太阳菜市场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前来买菜的居民络绎不绝。做蔬菜生意的汤正球早早就将摊位码放整齐,并在摊位上方的白板上写上“今日特价:卷心菜1.00元/斤。”收拾停当,他理了理笔挺的工作服,将别在胸前的红色党徽摆正。这是太阳菜市场党支部9名“党员摊主”发起的让利群众活动,每个摊位每天选择一个菜品按进价销售。
市场二楼一角的办公室里,从早晨7点开始,顾颂珍一直没歇着。“孩子今年初二了,明年是回老家念书还是留在上海考个中专?”“两口子最近老拌嘴,得空您帮我们说说……”“老头子的病情又加重了,您帮我拿个主意啊!”……顾颂珍是市场的党支部书记,太阳菜市场的168个摊位,谁家有个大事小事,都愿意找“太阳妈妈”顾颂珍商量。
“你问我们为啥按进价出售,做不赚钱的生意?比起顾妈妈,我们做的这些不算啥。”和汤正球一起在市场做了十多年蔬菜生意的李发志说。李发志也是一名党员摊主,自打1995年太阳菜市场开张就在这里扎下了根。“谁来了都不想走,这里就像家一样。”李发志说,17年来,他看着顾颂珍踩着双黑面白底的布鞋,凌晨3点跑到批发市场帮摊贩验货,每天下午3点准时到每个肉摊收缴“垃圾肉”,看着她挺身而出“收服”市场里的“刺儿头”,看着她一次次帮人、救人,挽救了多少家庭。“谁让咱们叫太阳市场呢。太阳就是能杀菌,又能消毒嘛。”顾颂珍淡然一笑。
都说菜市场是个“小社会”,不深入的人不知道菜市场里的水有多“浑”。摆摊卖菜的个体户大多是来挣辛苦钱的农民工,也有一些是“山上下来的刺儿头”;短斤缺两、欺行霸市、弄虚作假,在菜场里都不算新鲜事。可顾颂珍都把他们当自家孩子、自家兄弟姐妹,盼着他们走上正路,把日子过好。
“我13岁开始‘吃官司’,28岁被‘安置’到太阳。要不是顾妈妈,现在不晓得在哪里。”被爹妈叫做“天猴子”的陈老板,蹲过牢房,1997年被街道和派出所送到太阳菜市场,请顾颂珍帮忙安置。急性发作的胆囊炎让他躺进了医院。为了省钱,他坚持不让医生打止痛针,疼得汗一阵一阵的。顾颂珍拎着鸽子汤到医院去,看着他身上的汗,悄悄把一个红包塞到了他的枕头下。一开始还想着在市场里称霸收“保护费”的“天猴子”,被顾颂珍的正直和热心肠感化了,认真做起了牛肉生意。
在顾颂珍的带动下,党员摊主都加入到了“太阳妈妈”的事业中。“有困必帮”成了太阳菜市场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慢慢成了每个人的习惯。尽管要供几个孩子读大学,自己手头也不宽裕,李发志主动掏钱给社区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送菜。听说社区几位独居老人买菜不方便,经营豆制品的施洪飞主动请缨当起了“义务送菜员”,每周三按时按点给老人们配好菜送上门。沈曙春、汤正球、马素贞、周静荷……都加入了到敬老院送菜慰问、资助困难家庭孩子的队伍。
“哪里见过这样好的菜市场啊。”在一旁买菜的徐阿婆见到记者采访,忍不住插话道,“这里不光菜好、人更好。”徐阿婆说,太阳菜市场每年为周边居委会70岁以上老人免费解决老化电线、煤气灶更换、下水道疏通等问题,在居民区定点设摊、设点,免费修鞋、理发。这一做,就坚持了十多年。
近年来,顾颂珍先后被评为长宁区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两新”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
来源:上海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