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塔河姑娘”——记兵团“十大戈壁母亲”赵桂荣(4图)

发布时间:2009-10-07 09:18 | 来源:新华网兵团频道 2008-07-08 | 查看:5751次

  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8日电 由于积劳成疾,1996年至2006年,昔日的“塔河姑娘”赵桂荣经历了一场大病。她10年卧病在床,病重的一年住了11次院。熟悉赵桂荣的人都说,她那些年干活太拼命了,落下了病根。赵桂荣说,10年磨难也不后悔,没有前人栽树,哪有后人乘凉;人们都说,要是换作旁人,10年病痛的折磨早就放弃活下去的念头了。赵桂荣说,为了给子女一个交代,我必须活下去。

赵桂荣近照

  “为了给子女一个交代”,母亲赵桂荣是坚强的,一如既往地坚强。在赵桂荣的讲述中我发现,这位坚强母亲的“两哭”决定了她的人生轨迹。

  1956年,时年14岁的赵桂荣,身高1.46米,体重40公斤。而当时报名去兵团的标准是年满18周岁,身高1.5米以上,体重至少45公斤。“瘦小的赵桂荣虽然谎报了年龄多垫了几层鞋垫多穿了一身棉袄,可还是被“提溜”出来。“人家能去兵团我也能去,他们不让我去我就哭”,躲在角落里大哭不愿意回家的赵桂荣趁人不注意,登上了北上的列车。

  这第一哭,决定了赵桂荣的人生方向。

晚年的赵桂荣闲暇时爱好栽培花草

  农一师胜利三场(现二团)是赵桂荣到新疆的第一站,回忆起初到兵团的情形,她记忆犹新:“哎呦,这地底下怎么还住人啦?”一眼望不到边的黄土沙包,没有一丝绿,甚至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跟想像中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完全是两样。

  这次她没有哭泣,没有抱怨,没有后悔,只有心里记得指导员的话:“新疆地大物博,要靠我们来建设了。”

  两年的时间足以让赵桂荣见识并适应未开垦地区的荒芜,但1958年来到农一师共青团农场(现十二团)时,她还是有点懵了。这里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赵桂荣所在的二连,只是竖了一块木板,上写“二连”两字,除此以外二连一无所有。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形容这里一点不为过。坚强的赵桂荣没有被恶劣的自然环境吓着,“别人来得了,我为啥来不了?”凭着一股子要强劲,她“既来之则安之”。

  在采访中,我时常惊叹于老人惊人的记忆力。哪一天到的兵团,哪一天参加的工作,哪一天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赵桂荣都记得一清二楚,甚至精确到几点几分。她说,建设兵团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事情,我哪敢忘呢?

  1958年4月28日,赵桂荣来到新岗位,因垦区开发的需要,共青团农场决定开挖南干大渠。规划渠宽60米,下挖3至8米,碰到大沙包,还得下挖十多米,挖大渠土方全凭两个肩膀往上挑。这是一项极繁重艰苦的体力劳动,所以,只有男同志才能参加挖渠。

  赵桂荣说,组织上不让我去,我就哭,哭到最后领导也没办法了,只好同意让我去。当时全团所有的人都争先恐后地去参加挖渠,到最后,也有相当一部分女同志参加了这次开荒战役。

  这是赵桂荣的第二哭,这一哭决定了她的人生起点,这一哭哭出了个“塔河姑娘”。

  “塔河五姑娘”在兵团可谓是家喻户晓,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兵团精神的象征。“塔河五姑娘”之一的赵桂荣讲述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时,依然豪情满怀。

赵桂荣(左二)是昔日的“塔河五姑娘”中的一员

  当时,为了提高效率,赵桂荣和王世卿、王华玲、郭桂荣、赵爱莲等五位姑娘组成突击队。这五位可都是敢想敢干的人,她们明白,要在挖渠工地坚持下去,首先得打破人们“姑娘不如小伙儿”的惯性思维,在工效上把小伙子压倒。经过一段时间的劳作,她们发现上坡难、漏沙是提高挖渠工效的主要问题。女同志力气小,遇到流沙的陡坡没有足够的力气爬上去。她们采取了泼水、铺野草等方法都不理想,最后不知是谁想到一个新办法:把胡杨树皮剥下来铺在路上。粗糙的树皮防滑、结实,爬坡时一点都不打滑;为了争先,五姑娘挑土用的筐子都是特大号的,但沙子会从筐子的缝隙“刷刷”往下流,挑到渠坝上,只剩了半筐。于是,她们就撕掉刚买来的床单,脱掉自己的衣服,铺垫在筐子里,这样解决了漏沙子的问题。

  “我们摸索出来的经验很快被男同志学走了,他们也铺树皮垫床单,”说起当时苦中作乐的趣事,赵桂荣总是会面带笑容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嗓门。

  五姑娘知道,男同志力气大,一个白天下来肯定比女同志干的活多。只有晚上加班,才能赢得胜利。“那个时候人人都是争先恐后,所以我们只好晚上偷偷地干。为了不让男同志察觉,我们不点火把,就打手电,挂在树上或吊在脖子上,挑灯夜战。”赵桂荣说着笑着比划着,仿佛又回到了千人挖大渠的壮观场景中。

  从那以后,五姑娘白天干了一天,晚上还加班干到半夜。赵桂荣说,那时最想干的事就是好好睡上一觉。有的人因为太困了,从渠底挑上一筐土迷迷糊糊地走到坝上又原封不动地把土挑回渠底。五姑娘毕竟不是铁打的,疲劳向她们袭来,眼皮一个劲儿地打架。为了驱赶瞌睡,她们每人咬一口辣椒,嘴巴里顿时火辣辣的,瞌睡一下子就跑了。

  就这样,五姑娘的日工效急速上升,她们超过了全工地所有的小伙子,创人均每天搬运沙土72立方米的好成绩。她们这个突击队被誉为“穆桂英小组”,1959年正式更名为“塔河五姑娘”。从此,“塔河五姑娘”的称号出现在了农一师的《胜利报》,当时的《生产战线报》(现《兵团日报》)在头版位置大篇幅报道了她们的事迹,她们还受到了兵团、农一师等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表彰与接见。“塔河五姑娘”从此名扬兵团。

  正是赵桂荣的这“两哭”,让她走上了屯垦戍边之路,让她走在了这条路上的前列,也让她的名字永远地留在了兵团拓荒的史诗里。

  是什么样的念头促使她忘我地工作?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她在最艰苦的时候坚持了下来?“当时人们的思想都是很单纯的。我们五姑娘最大的理想就是干出一份成绩能有机会去北京见毛主席,可到最后谁也没去成。”赵桂荣说起这个话题至今也掩饰不了内心的遗憾,“那是因为我们做得还很不够,所以在工作中一直坚持着做得更好,要出一点成绩。”

  事实证明,赵桂荣一辈子都在“坚持着做得更好”,领导同事家人邻居对她的肯定赞誉,就是她的成绩。

  在团场进行开荒造田战役中,赵桂荣每天开荒造田4亩以上,吃的是窝窝头,喝的是盐碱水,天当被地当床,风餐露宿,每天工作在12个小时以上,从没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在团场开展虎口夺粮工作中,她每天收割小麦5亩以上;团场“三秋”拾花一开始,她每天凌晨两点就下地了,晚上11点钟回家,一天两头见不到太阳,两个月里每天拾花都在100公斤以上,成为团场的拾花状元;在团场土地承包工作中,她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把原本是土质条件很差的改良地变成了一片肥沃的高产田,1982年至1987年,她承包的地连续6年获得高产……

  1988年,赵桂荣退休了,看到连队厕所无人打扫时,她便主动承担打扫连队厕所的义务,且不要任何报酬。在团场春耕春播和“三秋”大忙季节,赵桂荣加入连队“三老”看家护院队的行列,确保连队职工群众财产安全,多年来,连队未发生一起盗窃案;大忙季节,一位邻居忙着拾棉花,孩子无人照看,她便帮助邻居带小孩,一直带到拾花工作结束,为了感谢她,这位邻居为她送来衣物等物品,被她谢绝;天冷后外来拾花工缺衣少穿,赵桂荣把自家儿女的衣服送给他们御寒。每年,赵桂荣为连队外来拾花工捐衣物、捐款……

晚年的赵桂荣时常在小区里锻炼身体

  1996年至2006年10年病痛的折磨,让赵桂荣更加坚强。当我问她,本该享乐的晚年却经此磨难真的一点都不后悔么?没有丝毫的犹豫,她说:“有啥后悔的呢?我生在那个年代,就有责任那样做。用个时髦话,是时代赋予我的使命。再说了,我不在这里干,总还是有人会在这里奉献的,谁干还不是一样?”

  近几年,赵桂荣总会抽点时间到当年开挖的南干大渠边上走一走,看渠道纵横渠水奔腾,看这滋养着一方水土的伟大工程。就像是一位离开很久的母亲回来看望她的孩子,这就是赵桂荣,一生执着奉献,而又有着博大情怀的戈壁母亲!(作者:陆小龙)

(责任编辑:曾永红)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