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04 23:2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3-04-04 14:12 | 查看:2365次
刘应学,男,汉族,现年59岁,中共党员,1983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乡林业员、副乡长;1990年调入蓬溪县公安局担任派出所科员、副科级侦查员,现任大英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三级警长,一级警督。
刘应学自参加工作以来,工作上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四十余年的工作经历锻造出了他勤勉、节约的劳动人民品行,谦逊、厚道、坚毅、顽强,他先后多次受到遂宁市公安局嘉奖,两次被县委、县府评为先进个人,十次被大英县公安局评为先进个人。平日里,他总是埋头苦干,乐于助人,单位同事、邻里乡亲都亲切地叫他老黄“刘”、大好人。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1970年10月,经人介绍,刘应学认识了聪慧美丽的修全英女士。那个时代的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你情我爱,没有豪华铺张的婚礼,但他们同样甜蜜恩爱。他对妻子百般呵护,悉心照顾,而妻子则与他同甘共苦,全力操持着这个家,两人过着平凡人充实温暖的小日子。
到1977年,修全英先后生下了三个儿女,刘应学时任蓬溪县高桥乡村支部书记,工作忙碌,收入微薄,全家干活打粮、操持家务、照顾子女全落在了修全英一人身上,虽然生活艰辛,但一家人其乐融融。看到整天辛苦忙碌的妻子,刘应学暗自承诺:一定要让妻子幸福,直到永远!
相濡以沫 不离不弃
正当他们徜徉在幸福之中的时候,病魔却悄悄地伸出恶爪向修全英袭来,也把刘应学拽向了困苦的深渊。2000年4月,修全英不幸患上精神分裂症,整天精神恍惚,生活上根本不能自理,大小便一不注意就拉在身上,一出家门就东走西串,有时还有一些非正常的过激行为,难以理喻的举动,这让原本平静的家庭掀起了波澜。当时,儿女们早已成家立室出外打工,留下了3个年少无知的外甥,再加上精神恍惚的妻子……他深知自己是一名党员、一名人民警察,不能向组织诉苦,更不能因家庭而耽误工作,相反要一如既往的干好工作,要扛起这幅重担。那时候他到处打听医治精神分裂症的良方,只要听说什么地方能治好妻子的病,他就抽空带着妻子到什么地方去;只要听说什么人能医好这种病,他就请什么样的人,他牵着妻子辗转于大英、遂宁、成都、重庆,一次次希望之火被点燃,一次次又被现实无情地浇灭。
平时除了负责煮饭、清洁、洗衣服等日常生活家务之外,他还帮妻子洗澡、清理大小便等。照顾老伴的所有细活,他都亲力亲为。每一天,他都坚持牵着老伴在小区、公园、滨江河畔漫步,话家常,而妻子想做什么,他总是能知道,妻子那些颠三倒四的话语,也只有他能听懂。他说,这就是几十年修来的默契!
每天早晨五点多钟,刘应学就得起床做好饭菜,帮助妻子梳洗,盛好妻子的饭菜,端到床前,一口一口将饭喂到妻子口中,整个过程都很慢,由于吞咽困难,修全英还是会被呛到,甚至饭菜带着口水一起流出来。这种情况,刘应学只能轻轻地帮她捋捋后背,或者用毛巾把流出来的饭菜擦掉。照顾妻子吃完早餐后,又忙着照顾年少的甥女洗漱、吃饭、上学,完毕后,自己胡乱填饱肚子,有时上班时间快到了,自己便急冲冲赶去上班。
最为难的事情就是妻子白天每隔一个多小时就得上一次厕所,晚上也至少三四次,对于上班的刘应学无疑是最大的困难。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为妻子清洗衣裤,谁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谁说“有柴有米是夫妻,无柴无米各东西”?十年来,日复一日,总无悔、终不变。刘应学始终承担起一位普通丈夫的责任,他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更让刘应学担心的是自己上班期间,妻子意外出走。2003年冬天,天气异常的寒冷,雾霭弥漫,刘应学中午下班回家,发现妻子不在,他庚急到小区四处寻找,但没有发现丝毫影踪。寻找范围迅速扩展到城区大街小巷,但都没有音讯。当日晚,铮铮男子汉刘应学,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独自坐在小区门口,泪水再也挂不住眼帘,这是刘应学成年后第一次哭泣,哭声中充满了对妻子的牵挂、担心、忧虑。小区邻里,下班同事纷纷出动,四处查找……深夜,单位同事小王办案返回大英,在成南高速隆盛服务区发现了修全英,把她带回了家。虽说有惊无险,但事后刘应学却这样说道,自己对不住妻子,没有照顾好妻子,如果妻子有什么意外,自己也不想活了。
如今花甲之年的刘应学,已略显憔悴、瘦弱。正是这位瘦弱的男子汉,担负起了沉甸甸的家庭责任,兑现了他朴实的承诺。在他身上,体现了始终不渝的爱情真谛,彰显了夫妻相濡以沫的道德风尚。
来源:四川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