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04 13:1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3-03-29 15:23 | 查看:1628次
他年过半百,却整天在山坡林地里摸爬滚打;他把种树当成自己的心灵寄托,把片片新绿栽到广袤大地上,把汗水和爱深深植根于茫茫林海,让绿色成了家乡最抢眼的风景。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林业站站长王焕臣。3月13日上午,在双沟镇大白村古黄河沿生态廊道建设绿化工程的现场,记者看到了刚从外地考察苗木回来的王焕臣,55岁的他,身材瘦削,两鬓斑白,给记者的感觉如矗立在寒风中的一棵苍松。
在他眼中,树木就是一切
王焕臣,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王焕臣虽是教师出身,但扎根林业已有30年,始终坚守在植树造林一线,用执着的追求,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使一个个昔日的荒山变了新颜,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
据了解,睢宁现有宜林荒山2.5万亩,其中,以古邳岠山4700亩的荒山最为引人关注,能把岠山绿化成风景区是睢宁人始终无法改变的夙愿,2009年,荒山绿化工程为睢宁人带来了绿色的希望。
“全是岩石的山上都能种树,何况是有一定土壤的岠山。”抱定这个信念,王焕臣在深入岠山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次请南京林业大学、省林科院、省市林业局专家到岠山实地考察,研究制定绿化方案,甚至挖坑、选苗、用水、地膜等都认真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2009年3月14日进入岠山开工的,为了抓住植树的最有利时机,我们加班加点地干,很多地方没有土壤,就在石头上挖坑,能用的就用机器,不能用机器的就用人工挖,就这样,没有耽误苗木的种植,主栽工程28天完成了。”说起岠山造林的情景,王焕臣记忆犹新。
“为了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王站长吃住在一线,随身带着尺子和剪刀,量量坑的规格、修剪苗木,半个月才回家一次,有时候忙得不能回家,都是他的家人给他送来换洗衣服。”林业站副站长赵明杨告诉记者,在岠山绿化工作中,特别是在造林期间,王焕臣吃住在山上;为调好树苗,他东奔西跑,周边地区哪的树苗最好,哪的价格最便宜,他都最清楚;为把好质量关,每天在山上来回跑10多公里,检查施工质量,寻找质量漏洞。
“在王焕臣的眼里树苗甚至比生命更重要!”赵明杨告诉记者,“有一次,送来侧柏苗的规格不对,他立即就让厂家整车拉回去,重新换苗。虽然这样得罪人,但是他为了苗木的质量,还是坚持这样做了。”由于严格把关,岠山造林的当年成活率就达到了92.6%,创造了奇迹。
2010年市委市政府发出“二次进军荒山”绿化动员会,确保市委、市政府“二次进军荒山”绿化工程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王焕臣在做好“二次进军荒山”二期绿化工程苗木补植、抚育等工作的基础上,“早”字当头,利用星期日和十一假期,对每个山头的现状进一步调查,积极开展2012年拟绿山头的规划设计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了2012年 “二次进军荒山”绿化工程规划和作业设计任务。
徐州市“二次进军荒山”绿化工程,睢宁县总任务是16000亩,主要分布在张圩、姚集、岚山等镇近40个山头,2012年计划实施岚山18个山头、姚集9个山头,绿化面积8000亩。此次规划的山头大多集中在岚山镇与安徽省灵璧县交界的山区,山体破坏严重,裸石率极高,水源条件较差。为保证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王焕臣和南京林业大学专家对我县镇区27座荒山进行现场勘查。他们冒着35℃的高温,登上每个山头进行现场勘察、调查,按照差别设计的原则,选择侧柏、刺槐、女贞、栾树、火炬树、臭椿、山楂等乔木10余种,总计规划设计苗木约95万株。
“我们当时是在石头缝里挖坑栽树。”王焕臣说,由于山土层偏薄,60%以上的面积都被青石覆盖。在工程开工阶段,为加快工程进度,在王焕臣的带领下,12个施工标段全部采取机械和人工共同作业的方式挖坑。经过700多名工人和60多台挖掘机械的日夜奋战,仅用22天便在总长15公里的21座山头上,完成了88万个树坑的挖掘任务,刷新了该县荒山绿化工程纪录。自2011年1月7日正式开工,截至3月31日,王焕臣带领工作人员已栽植侧柏、臭椿、五角枫、刺槐等苗木96.3万株,比计划栽植量增加8.94%,穴播树种480公斤,超额完成了“二次进军荒山”造林工程任务。
倾力助农增收,他倾力传授林业知识
在2000年左右,杨树的价格比较高,有些农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地种植杨树,但是由于不懂技术盲目种植,也很快陷入了困境:杨树长得越来越瘦小,产量不高。
“品种不优、苗子不优、土壤不改良、田间不管理,这些是导致杨树质量差、产量低的关键,杨树的根系发达,种植的时候一定要把行距留大,养分才能跟得上,才能提高产量和质量。”面对困境中的农民,王焕臣向他们传授种植经验。
为了能让农民既不荒废农田又能植树致富,2008年,王焕臣多次跑省争取项目,在双沟镇陈王村、姚集镇娄堰等地亲自规划实施杨树示范造林,通过引进良种大苗、大株行距栽植技术。同时还发展林下经济,在杨树下栽上大豆、花生等经济作物,不仅杨树产量倍增,而且农作物效益提高了两倍,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每到林业管理和造林关键环节,王焕臣不仅印发技术材料到农民手中,还亲自组织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增强了林农的科技知识,提高了农民已发营林、护林的积极性,为农民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让同事钦佩,他把奉献作为一种快乐
人们常说;“甘蔗没有两头甜的。”干事业有收获就要有付出。在事业和家庭的这杆天平上,王焕臣把砝码加在了事业的一边。县林业站承担全县林业生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与实地保护多种职能,任务比较繁琐,但他始终围绕工作加班加点去完成,用他自己的话说:“有事干就是幸福,干成事才有成就。”
他舍小家顾大家,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从没有因为家庭事务而影响工作。有一次他母亲身体不适,需及时送医院检查治疗,局里通知开会研究造林计划,任务紧急,他安慰一下母亲就走了,工作结束后送母亲去医院检查为脑血栓,面临亲属的指责,他只说了一句:“忠孝不能两全。”2009年岠山绿化期间,为不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王焕臣两个多月没有回家,吃住在工地,爱人在工作之余不仅要照顾老人,还要跑30多公里给他送换洗衣服。超常规工作,使他人变得很苍老,但他显得很兴奋,很满足。
“共事20年了,王焕臣真的很认真,工作也很有魄力,肯吃苦。每天都要在一线上跑,早上六点出去到晚上七点多才回来,回到单位还要写材料写总结,真的很令人佩服。”说到王焕臣,同事李延安充满了敬佩和赞扬。
“王焕臣不仅令老同事称赞,他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精益求精,也是我们这些年轻的同事学习的榜样。我记得他经常说,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只要想干事,就有做不完的事。他不仅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同事姚遥说。
面对荣誉,他总是退让
王焕臣在工作面前,他当仁不让,总是冲刺在最前面,但面对荣誉,他总是选择退让。当记者见到王焕臣之后,他没有太多的夸赞自己的功勋,只是淡淡的说道,许多事情并不是他一个人做的,他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上次向市里报送劳动模范,大伙都推举我,可是我觉得我们站里还有许多同事也付出了很多的汗水,于是我偷偷把他们给报了上去,后来名单,领导非常生气,责问是谁报上去的,我说是我,领导就说了一句,你自己付出那么多,怎么不愿意要荣誉呢”,王焕臣豁达地说:“我觉得荣誉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我都这把岁数了,只要每天看着这些苗木茁壮成长,真比给我任何荣誉我都开心。”
这就是王焕臣,从2008-2013年先后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徒步跑遍全县县级以上河道约300多公里,山头100多个,走访了解群众近万人次,掌握了全县林业生产第一手资料。先后参加《绿色江苏现代林业发展规划》项目调查和设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项目的组织和实施,编制《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示范工程》项目建议书、《长江防护林建设工程》作业设计、《荒山绿化规划与作业设计》、《黄河故道湿地资源调查报告》、等20多个国家和省、市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编制工作,先后撰写《睢宁县杨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睢宁县林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思路》、《透风漏水山地造林技术》、《白蛾黑基啮小蜂寄主接受行为的研究》等论文10多篇,其中《睢宁县林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思路》、《透风漏水山地造林技术》、《白蛾黑基啮小蜂寄主接受行为的研究》分别在《江苏绿化》、《中国林业》和《南京林业大学学报》发表。1999年被评为徐州市护林防火先进个人,2006年被省市县评为“全省森林资源管理先进工作者”,2010、2011年省绿化委员会被评为“江苏省绿色江苏先进个人”, 2011年获得“省政府科技推广二等奖”,并多次获得“县绿化工作先进个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的事迹曾在中国绿色时报、徐州日报、今日睢宁、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宣传,他用汗水成就了睢宁绿化的丰硕果实,成就了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来源:江苏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