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栋材:一位老书记的强村富民梦(图)

发布时间:2018-05-04 12:4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3-03-29 15:27 | 查看:6029次

  自1978年担任永联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吴栋材为了一个强村富民梦,视事业如生命,不畏艰难,不知疲倦,不懈追求,带领全体村民一干就是35年,将一个当时只有816人、人均年收入68元、集体负债却高达6万余元的苏州第一穷村,打造成了村民10400多人、人均年收入28766元、村级可用财力近1亿元、经济实力位居全国三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农民“吃螃蟹”,荒野滩涂矗立起了华夏第一钢村

  1978年7月28日,吴栋材作为第七任工作组组长到永联村赴任,当时的永联基本是“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

  吴栋材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召开了村民大会,向村民立下誓言:“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我吴栋材来到这里就是要和大家一起拔掉穷根,闯出一条富路来!”吴栋材的话给全体村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吴栋材有胆有谋,敢为人先。他因地制宜,冒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险,带领村民挖鱼塘搞副业,一年赚了8000多元,掘到了永联村起家的第一桶金。

  突破以粮为纲的禁锢,让吴栋材吃到了第一只“螃蟹”,他带领村民致富的信心更足、干劲更大了。经过调研思考,他深知无工不富,于是组织村民办起了家具厂、枕套厂、水磨石厂等七八个小厂。到1983年底,这几个小厂已为村里积累了20多万元的利润。

  吴栋材既有经济头脑,又敢破敢立。1984年初,他从苏南地区的发展中敏锐地察觉到钢材的巨大市场,于是决定关闭所有小厂,集中资源办轧钢厂。那个年代,农民办钢厂,困难显而易见。办执照,审批时被批复“无米之炊,不予批办”;找贷款,银行以“农民办不了钢厂”为由拒绝放贷;学技术,人家不让进车间,只许站在外面看。但吴栋材咬定目标,毫不气馁,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使永联轧钢厂在当年8月20日正式点火投产,年内就创利200多万元。

  2002年,吴栋材又果断决策投入15亿元上马百万吨炼钢项目,永联村、永钢集团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2012年,永钢集团实现轧钢、炼钢各728万吨,销售收入380亿元,利税23亿元。以钢兴村,永联村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华夏第一钢村”。

  种下“摇钱树”,1万余村民每年分红2亿多元

  永联村靠工业发了家,致了富,但吴栋材却毫不自私,一心为民。1998年和2000年,永钢集团先后进行了两次转制,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吴栋材也动心过,但他想得更多的还是永联村民。他问过自己,扎根永联20多年,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带领村民致富,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吗?为了村民们的长远利益,他以军人的作风在永钢集团管理层中力排众议,硬是坚持给村集体保留了25%的股份。而这个25%的股份,其中的一半是吴栋材从自己的股份中让出来的。如今,这25%的股份,使村集体每年的资产增值就达2亿元以上,每年可支配收入8000万元以上,成为永联村民们永远的“摇钱树”。

  有了这棵“摇钱树”,吴栋材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动起了脑筋。投资15亿元,建起了可容纳3500多户、15000多人的城镇化农民集中居住区——永联小镇,配套建设了学校、医院、商业休闲街、污水处理厂和地下人行通道等设施。永联老年人每人每月能拿到700元的生活补助;困难户有救济金,学生有奖学助学金。永联村还拿出828万元,帮4064个村民办了“城保”。与城里人相比,永联村民不仅享受着同等的社会保障,还多了一份集体资产的二次分配,真正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农民更幸福”。

  创业“父子兵”,两代人接力共圆一个强村富民梦

  吴栋材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退伍军人,在一次惨烈的战斗中,他所在的连队三分之二的战友都牺牲了,他也失去了右手的小拇指,光荣负伤。侥幸存活下来的他,发誓有生之年,一定多为社会作贡献。在永联村发展最为艰难、最为缺才少将的时候,他还将自己的三个子女从稳定、体面又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岗位上“拉下水”。

  大儿子吴耀芳最先被拉了回来。1986年,永联轧钢厂创办之初,急需人各类人才,而当时的永联偏僻落后,又是个村办小企业,根本招聘不到人,怎么办?吴栋材想到了已经跳出“农门”并当上了南丰供销社副主任的吴耀芳,于是他将大儿子吴耀芳召回来搞供销拓市场。那时的吴耀芳虽然才27岁,但工作稳定、收入甚至比吴栋材还高,他打心眼里有一百个不乐意到轧钢厂,但奈何父命难违,只好答应。现在,吴耀芳已经成为永钢集团公司的总经理。

  1997年,企业发展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但因新品开发需要,吴栋材又将在市环保局当公务员的化工学院毕业的女儿吴惠英“借”了回来,这一“借”就再也没“还”过。

  永钢集团发展得红红火火,到了2005年,永钢集团已经位居中国企业500强中的第206位。而与之相反的是,永联村的建设遭遇了瓶颈,亟需一个高素质的带头人。这时,吴栋材又“惦记”上了已经在某部队担任副师职领导干部职务的二儿子吴惠芳。吴惠芳如果留在部队发展,有着良好的上升空间,前途一片光明。吴栋材也深知儿子的不舍,三番五次地做儿子的思想工作,终于将儿子从杭州“拽”了回来,当起了“村官”。

  事实证明,吴栋材的这一决定非常正确。如今,永联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风生水起,已经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获得了“中国最有魅力乡村”、“中国幸福村”、“江苏省最美乡村”等荣誉。

  打仗“亲兄弟”,创业“父子兵”。为了圆一个“强村富民梦”,吴栋材一家两代人接力传承,奋斗不止,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吴栋材本人还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后受到了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来源:江苏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