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29 18:3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07-02 | 查看:1039次
张秀强,一个黑黑瘦瘦的中年男子,常年辛劳在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今年45岁的他,在我市一集团的酒精燃料厂任维修工段长,1992年9月开始参加无偿献血,捐血旅程至今已有16个年头了,累计无偿献血总量为23400ML(其中捐献机采成分血22单位)。2002年获得省无偿献血奉献奖,2004-2005年度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不要叫我献血状元,比我献血多的大有人在。”6月13日,在欢送三名献血状元到合肥参加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大会时,张师傅摇着头低声对记者说。
在他看来,16年时间117次献血的经历并不值得夸耀。
如今,热心无偿献血事业的他,只希望能够找一直献下去。
献血:一时冲动可不行
“无偿献血总量达23400毫升”——这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成人把全身的血液捐出去近5次之多!这在常人看来不可想象的事,却是张秀强16年来的实际行动。
说起第一次献血,张师傅告诉记者,初次接触无偿献血偶源于一次单位组织的计划献血,那是在1992年9月,当时只献了200ML,也就是针扎进去的那一刻有些隐隐作痛。我在第一次献血后很长一段时间,觉得身体挺好的,慢慢地就将坚持下来。后来有一天晚上,在家里看电视,拿着遥控器无目的地换台,突然闪现一个情景让他停了下来:一场车祸导致多人受伤,急需大量鲜血,从血库调又来不及,驻地部队的一群子弟兵得知后,马上来到医院献血,伤者得到及时救治。这一幕让他第一次认识到了生命的脆弱,认识到了通过无偿献血可以拯救生命的价值。
从那时开始,在他长达16年无偿献血之旅中,仿佛献血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再忙也要去。单位组织献血,其他同事一次献200ML,张师傅就献400ML,同事们说,你献了这么多血,就好好休息吧,你的活我们替你干了。但是,为人谦和的张秀强婉言谢绝了,和往常一样,与同事们冲在生产一线。累计至今,已经献血总量已达23400ML.
献血:救人我很自豪
张师傅告诉记者,今年有两次经历最让他难忘。
那是今年5月30日,我看几个同事聚在一起闲聊,便上前询问,得知小王(化名)的妻子身患白血病,随时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急需补充血小板,家里亲戚试遍都不行。张秀强知道血小板的捐献与一般的献血不同,它是通过仪器将血小板从循环的血液中分离出来。因此,血小板捐献的时间较长,捐献的人相对较少。但他还是在医院找到了小王,问清楚小王妻子的血型后,来到采血的地方,化验他的血小板基数,一直等到医生的目光从化验结果的单子上移开,然后说,你的血小板计数达标,可以机采血小板了,这时,张师傅心里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因为他知道病人有救了,平复一下心,张师傅慢慢来到献血床前,静静地躺下去,一个小时后,淡黄色的血小板就采集完毕了。
还有一次,今年6月初,一个电话将正在休息的张师傅惊醒了,拿起电话,一听原来我市另外一位省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姚铁鹰,姚说,有一件事要麻烦他,姚同事的一个朋友不知道怎么的,血小板极低,已有通过血站获得两个单位的,但还急需追加一个单位的血小板救命。张师傅就问,要什么血型的?姚说,O型。张师傅说,我是B型,杨光伟O型,赶快打电话给他。后来,姚同事的那个朋友得到及时救治,病因也查明了,是药物过敏。张师傅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没有帮上什么大忙,但看到病人得到抢救,就觉得无偿献血的事业很光荣!
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事,在张秀强看来,仿佛只是过眼云烟。
献血:回报社会大众
16年来,只要身体条件允许,符合献血条件,张秀强一直没有停下献血的脚步。
当谈到长期坚持献血的原因时,他腼腆地说:“我不是献血献上瘾了,而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吧。我觉得作为一个公民,有责任和义务为对社会。家里人都很支持我,在我每次献血后,都会说一些问候的话,虽然很平常,但觉得很幸福,我认为,要是我能够把幸福分给其他人就好了,虽然我没有多少钱,当别人有困难需要援助时,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但是,我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以通过献血来帮助他人。我能为社会作的贡献,也只有这个了。
当记者问及献血多年来,身体健康如何时,他笑着说,在第一次献血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身体挺好的,后来就一直坚持下来。我自己感觉献血并没有对身体产生什么危害,反而觉得这几年很少生病。说献血危害身体健康,我就要站出来,说一句:献血无损健康,要证据,我就是。
“不过,”张秀强叹了口气,“按有关法规,55岁就不能再献血了,但我只要身体条件允许,符合献血条件,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来源: 安徽省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