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28 22:0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年3月 | 查看:847次
人物故事:
王淼是浙江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在新世纪兴起的非遗保护进程中,浙江省人类非遗项目位居全国各省份榜首,国遗名录项目蝉联“四连冠”。非遗普查创造“浙江模式”,名录项目呈现“浙江现象”,保护传承工作突显“浙江经验”,浙江非遗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例。他是一位浙江非遗事业高歌猛进、十年走在全国前列的开拓者、推动者、践行者。十多年来,王淼同志以科学理论指导,在厅党组的领导下,注重顶层设计,创新驱动,求真务实,实践和探索浙江非遗保护;以火一样的热情,理想主义的情怀,以对这片热土的挚爱,投身非遗保护事业,凝聚和影响着浙江非遗人,推进非遗扎根人民,回归生活,让陈列在浙江大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说与做。我们的责任是,缩短愿景与使命、理想与现实、思考与行动、说与做的距离。非遗工作千头万绪,作为一份事业来讲,只有逗号,没有句号……事业无止境,探索无止境。”这是王淼同志写在其新作《风生水起》卷首的一段话。他是一位浙江非遗事业高歌猛进、十年走在全国前列的开拓者、推动者、践行者。
非遗事业的开拓者
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评价:“王淼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全部的热情,投入到了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程。”这也让人想到了2012年12月25日那激动人心的场景,这一天,在浙江省申报人类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工作的总结表彰会上,荣立一等功的王淼受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的表彰。其实,这只是经历了新时期非遗保护工作全过程的王淼所取得的诸多荣誉之一。
说到浙江非遗保护工作一直为全国瞩目,厅长金兴盛对本省非遗保护创造了诸多“第一”如数家珍,如率先开展非遗大普查,率先设立非遗专项资金,率先编制出台非遗保护规划,率先出台非遗保护地方法规,率先对传承人颁发政府津贴,率先建立高校非遗研究基地,率先公布省级非遗宣传展示基地、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基地和非遗旅游经典景区,率先开展非遗保护新闻人物评选和精神家园守护者评选活动等。这一切,凝聚了浙江非遗保护工作开拓者、践行者王淼的心血。
王淼注重前瞻思考、规划引路和顶层设计,他常说,“做事眼光要放远一点,目标定高一点;规划是航标,要将谋划长远与每年的通体构思结合,才能让美好规划步步变为生动现实。”
浙江先行先试,王淼把创新当作推进事业发展的引擎,善于研究新情况,勇于解决新问题,使中央决策在浙江得到深化,为全国非遗保护事业发展创造了经验,兄弟省市来浙江学习考察络绎不绝。
“美丽非遗”,已成为浙江的一张“金名片”。百度一下“美丽非遗”一词,前20页几乎都是浙江非遗的信息。
党的十八大闭幕半个月,浙江省文化厅在桐庐召开“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非遗保护工作现场会”,金兴盛厅长在会上提出了“美丽中国要从美丽乡村开始,美丽乡村要从美丽非遗开始”的重要理念。于是,“美丽非遗”为浙江美丽乡村建设“锦上添花”。
美丽非遗热潮翻滚。以“美丽非遗 魅力戏剧”为主题的浙江省濒危剧种守护行动启动仪式暨传统戏剧经典剧目展演拉开帷幕。第五届中国(桐庐)剪纸大赛暨十大神剪评选活动,全国响应者众。以“彰显美丽非遗,定格美丽瞬间”为主题的浙江省“美丽非遗”摄影大赛反响热烈。以“唱响美丽非遗,讴歌非遗风采”为主题的浙江省非遗主题歌曲征集和评选活动,让人激情满怀。以“美丽非遗连连看”为标识的浙江省非遗系列电视片,精彩在继续。以“美丽非遗的银幕时代”为主题的浙江非遗题材系列电影展播,再掀高潮。
美丽非遗之风席卷浙江大地,如“非遗十年 美丽绍兴”系列活动月,“生态丽水 美丽非遗”丽水市非遗宣传活动月,余杭“美丽非遗与多彩美丽洲”非遗展示活动月等,此起彼伏。仅2013年6月,全省各地共开展非遗活动就达320多场。
美丽非遗的推动者
王淼有个特点,即视学习为毕生追求、为生活习惯,并把学习理念贯穿于工作始终。
比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他认真学习,深入思考,提出非遗工作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相结合等八个结合的工作思路,并受邀在全省宣传部长培训班上作辅导报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他深刻领会,并结合工作实际,在全省非遗干部培训班上作《从非遗大省向非遗强省跨越》辅导报告;成文后发表于2013《浙江蓝皮书》(文化卷);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他认真学习并撰写了“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体会,在全省非遗保护培训班作辅导报告;他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关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撰写了“勾起乡愁、唤起自觉——201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述要”等文章。同时,以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撰写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预警报告》等文章,殷切呼吁:时不我待、刻不容缓、迫在眉睫,要争分夺秒、分秒必争、与时间赛跑,加快抢救保护步伐。
王淼曾连续三年应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之邀,为全省宣传部长培训班讲课;为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省政协文史委做专题报告。他利用各种场合,不断为之鼓与呼。
在王淼看来,做好非遗工作仅有文化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更要争取各级领导,特别是县级党政领导的重视。他对领导是“关键”,有着精辟的认识,“关键”体现在重视,要争取领导的文化自觉。浙江率先出台地方法规,对于推进非遗机构和编制、经费,有明确的要求,王淼借势推动,促进法规精神在各市县的落实。至2012年6月,浙江各市县非遗工作机构全覆盖,为非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王淼认为,要抓好非遗工作,重要的是在于唤起全民的共识。非遗法颁布后,王淼同志撰写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行政,依法保护》的学法体会,《中国文化报》在2011年12月22日以整版篇幅刊发该文,引起一定反响。
群众路线的践行者
王淼遇事善同群众商量,有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好习惯。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省文化厅党组推出“文化零距离—百千万行动”,王淼按照部署积极下基层调研,根据在走访调研中群众反映强烈的文化需求问题,策划和启动浙江省濒危剧种守护行动,在全省推出濒危剧种保护的“百千万”行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他既重视谋全局,又注重谋一域,注重试点引路,示范引导。先后在金、衢、丽等欠发达地区召开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多个县召开专题座谈会,走访基层非遗单位和非遗保护基地。与当地党政领导、文化部门同志一起找准问题、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文成、武义、景宁等县的党政领导,明确要求当地文化部门将王淼同志的指导讲话整理成稿,报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
在王淼倡导下,浙江创新非遗普查模式,提出了“村查线索、乡查项目、县做申报文本”的思路,使普查工作从最简单的线索开始,从发动最基层的广大群众做起,打开了非遗普查的瓶颈。
对于传承人的来信来访,王淼历来很重视,每一件都认真处理,为传承人排忧解难办实事。真情服务非遗传人,让传承人体会到党委政府的关怀关心和温暖,让他们体会到平时有温暖、遇事有依靠。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为传承人服务活动,激发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尊重传承人、支持传承人、服务传承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王淼认为,将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部署,将规划思路,落到实处,让人民真正得到实惠,这才是关键。浙江省先后公布了33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62个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20个省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48个省非遗旅游景区景点、50个省级非遗宣传展示基地、55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9个非遗生态保护实验区和8所高校省非遗研究基地等八大基地,不断推动非遗事业发展繁荣,让非遗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融入群众,真诚推进了非遗惠民。同时,也唤起了民众的文化自觉,提升了全面幸福指数。
浙江十年非遗路,硕果累累。面对荣誉,王淼认为,守土有责、理所应当,功归组织、功归大家,没有领导重视,没有集体的力量,没有基层的创造,没有群众的智慧,凭我个人将一事无成。他这样自勉:“我是全省23万非遗普查员中的一份子。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我以我这点‘水’,融入非遗保护的洪流,并为之荣幸和自豪。”
来源:浙江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