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28 14:41 | 来源:新华网 2012年11月10日 22:06:37 | 查看:2240次
(十八大·中国聚焦)中共首提“人类命运共同体” 倡导和平发展共同发展
新华网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钱彤 熊争艳 刘劼 刘华)从阿尔及利亚到印度尼西亚,从巴基斯坦到海地,32岁的王念法在成为中共十八大代表前,足迹到达二十多个国家。
“过去十年,作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队员,我去了非洲、亚洲、拉美等地参与人道主义救援。无论去到哪里,我们都对受灾国人民的痛苦感同身受,我们的国家与受灾国共渡难关。”王念法代表说。
王念法所说的“感同身受,共渡难关”折射出中国对外交往中遵从的行动原则。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经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过去10年,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着历史性变化。
“经济全球化、互联网广泛覆盖,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国家间时空距离大大缩小,整个地球就如同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国与国之间更加紧密依存。中国恰恰是认识并把握了全球化带来的这些变化。”十八大代表、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说。
就在10年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那时的世界更多还是以好奇的目光在打量中国。不是有很多人,包括中国人自己,能想到就是这10年,中国以如此快的步伐融入世界。中国的一举一动、一言一声都会在地球村中备受关注。
王念法现在已经从救援队员变成了救援教官,他说,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仍将在他国需要时奔赴最危险的地方,因为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跨入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同样更深刻地经受着来自外部风险和矛盾的考验,也更深入地对世界风云变幻进行着思考。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说,报告中“包容互鉴”、“尊重发展道路多样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等提法,在当今全球或地区危机背景下“发人深思”。
“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曲星认为报告中的这句话有“很强的针对性”。
“近些年,中国一直在为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做贡献。”十八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代表说。
在这位国际经济问题专家眼中,中国推动新兴市场国家提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中的投票权和份额,积极支持金砖国家建立自己的银行,在欧洲深陷债务危机时购买数千亿欧元的资产等行动,“都从一些侧面反映出中国逐步跻身全球经济治理核心圈。”
张宇燕认为,中国在未来仍将是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多位代表认为,要达成建设和谐世界的共同愿望,另一个不能少的“共同”就是“共同发展”。
“中国国家实力壮大后,无论是在资金、技术、市场、人力方面,对全球在物质层面的贡献都会大大增加。”张宇燕说。
来自广东的赵广军代表对“一名之易”感慨颇深。在他家乡广州举办了几十年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2007年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从‘出口”到“进出口”改了个名字,却是一个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大事,表明中国不仅是一个制造大国,也开始成为外国优质商品的大市场。
权威部门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货物总进口规模超过8万亿美元,将成为世界最大进口国。这将为很多国家带来巨大商机。
中国同样认识到,仅仅是资本的流动、物质的交易并不完全能够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归属感,文明的对话、心灵的交流也是形成归属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加过多个国际书展的于殿利过去多是从国外引进图书,但“我们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他清晰地记得2009年参加全球最大规模的法兰克福书展,看到牛津大学和中国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共同翻译的《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被摆放在显要位置。
他特别注意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每一种文明和发展模式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各国之间不应相互排斥,而应相互借鉴、相互启发,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共同进步,才能构建起真正的和谐世界。”他说。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