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北京彭兴珍:百岁老人的好儿媳(图)

发布时间:2018-04-26 20:1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06-04 | 查看:788次

彭兴珍是北京怀柔区长长哨营满族乡榆树湾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今年55岁了,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并且有了自己的事业。按理说,人过半百的她也该安享晚年了,但她并没有留在孩子们的身边含饴弄孙、共享天伦,因为家里还有一位已经96岁高龄并且瘫痪了6年的婆婆,她还要留在老人身边继续尽孝。彭兴珍每天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重复着洗衣、做饭、干农活这些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也没有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她却以自己的善良、淳朴、贤惠、细心的良好品质,几十年如一日地孝敬婆婆,赢得了人们的称赞。

走进彭兴珍的家里可以看到,炕的对面挂着一张老人的六寸照片,镶在一个古朴的木质相框里,相框里的老人齐耳短发,光滑而整齐,坐在木椅上精神奕奕,彭兴珍介绍说这是婆婆80岁时的照片。提起老人,彭兴珍打开了话匣子说:“我妈这些年来身体都挺好的,90的时候还自己走路遛弯呢,后来因为自己挂毛巾不小心把骨头摔坏了,我们把她送到积水潭医院治疗,最后还是落下了毛病,就不能走路了。”

老人腿刚摔坏时,彭兴珍不放心婆婆一个人住,就和婆婆搬到一间屋子里同住。有时晚上婆婆腿疼睡不着,彭兴珍就起来陪着婆婆说话,给婆婆揉腿。婆婆怕自己大小便失禁弄脏床,晚上经常是半个小时就要起来上一次厕所,因为丈夫白天干活比较累,加上手劲比较大,彭兴珍怕丈夫弄疼婆婆,所以抱着婆婆上厕所的任务也落在了彭兴珍的头上。婆婆体重有90多斤,彭兴珍抱起来已经很吃力,再加上90多岁老人的身体很脆弱,彭兴珍又得小心翼翼,轻手轻脚,所以每次抱婆婆上厕所她都累得满头大汗。一个晚上七八次折腾,彭兴珍又困又累,但就是这样,她也从没对丈夫有过半句埋怨,更没对婆婆使过半点脸色。

这几年,老人的岁数越来越大,眼睛也看不见东西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彭兴珍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每天重复做着几件事:给婆婆洗脸梳头,为婆婆喂水喂饭,抱婆婆上厕所,给婆婆洗脏衣服,陪婆婆说话。

婆婆年轻时特别爱干净,现在年岁大了也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所以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彭兴珍就是为婆婆用热毛巾擦脸,给婆婆把白发梳的服服帖帖。一日三餐,为了让老人吃好,她自己总是省吃俭用,为了给婆婆增加营养,她变着花样给婆婆做可口的饭菜。她总是笑呵呵地对人说:“老人身体好就是我们最大的福分!”可是她忘了自己其实也已经是个老人了,忘了自己也需要补充营养。为了不让婆婆感到寂寞,彭兴珍还专门买了彩电,没事时就陪婆婆说话聊天。为了保证婆婆的健康,不生褥疮,彭兴珍坚持夏天每天为婆婆擦一次澡,冬天也定时为婆婆擦身。由于身体瘫痪,婆婆不能像普通人一样方便,彭兴珍便为婆婆购买了坐便椅,每次用过后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有时候老人大小便失禁,她总是不动声息地为婆婆换上干净衣物,及时地把脏衣服洗干净,所以婆婆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没有一丝异味,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来她是一个已经瘫痪了六年的老人。

彭兴珍照顾婆婆无微不至,甚至胜过了老人的亲女儿。婆婆出生在旧社会,留下了一双莲花足,除了拇指外四个脚趾全贴着脚掌。剪起脚趾甲不能像平常人一样用指甲刀剪,只能用小刀片一点一点的往下割,要是长时间不修剪,指甲又会长到脚掌里去。所以彭兴珍隔一段时间就要用刀片为婆婆修剪一次脚趾甲,一修就是半个多小时。有一次三女儿回来看母亲,拿起刀片给母亲修剪脚趾甲,看着母亲畸形的脚趾,三女儿实在有点不敢下手,一不留神,把母亲的脚给割破了。从那以后,婆婆再没让彭兴珍之外的第二个人为自己修剪过脚趾甲,她说除了兴珍别人干活她不放心,婆婆更离不开这细心的儿媳了。

由于这些年的辛苦操劳,彭兴珍落下了一身的毛病,脂肪肝,颈椎病……但她从来也没因自己有病而少关心婆婆一点点。彭兴珍的女儿们为了照顾母亲和奶奶,前两年把他们夫妇和奶奶都接到自己在区里的楼房里住,楼房里条件比较好,冬天不像农村那么冷,女儿们也可以帮助彭兴珍照顾奶奶,兴珍的担子轻了不少。但奶奶年纪大了,住楼房不适应,经常叨念着在老家的生活,彭兴珍看出婆婆想回老家生活,所以他们夫妇又带着婆婆离开女儿们回到了农村。回来之后,婆婆逢人便说:“要是没有兴珍,我怎么也活不到这么大岁数!”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多年的关爱,让婆媳俩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老人脖子上常挂着一个像小孩子吃饭时挂的那种大襟,彭兴珍用宠溺的语气解释说:“我妈年轻时就爱干净,不能自理后吃饭老把衣服弄脏了,我怕她穿着脏衣服不习惯就总给她换洗衣服。我妈看我年纪也大了,心疼我老是洗衣服,就自己要求围上了这个大襟,现在围习惯了平常都不摘下来。”提起婆婆对她的感情,彭兴珍有点难为情地说:“我妈现在有时候有点糊涂,有时候想方便就乱叫人,有时候叫我‘妈’,有时候叫我‘姐’,家里人提醒了她很多次,可她就是不改,她说叫妈亲。”老太太不时自言自语着,彭兴珍每次都凑过去,跟老人对上几句话,看着这种儿媳和婆婆其乐融融的情景,真是让人既羡慕又感动。

回想起婆媳相处的这几十年,彭兴珍感慨万千,她说,我们娘俩能成一家人,是我们有缘分,我哪能不对她好呢?婆婆一生生育了九个儿女,在最大的孩子才十多岁时,丈夫就去世了,是她靠着自己的双手将孩子们拉扯大,即使在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她都带着孩子们挺了过来。彭兴珍刚嫁过来时就被婆婆的坚强和深厚的爱心所感动,从心底里敬重她。年轻时,彭兴珍在家洗衣做饭抢着干,不让婆婆受半点累,而且对婆婆百依百顺,婆媳间从未因任何事有过口角,在大家庭中,她们婆媳间的关系是最融洽的。现在婆婆老得动不了了,彭兴珍又用自己的至孝之心孝敬她,让老人安度晚年。彭兴珍说:“这么多年我们都走过来了,照顾婆婆这么多年我没觉得怎么苦,你要是把这件事当成是理所应当的,当成自己应该做的,你就不会觉得苦了。”就是这句朴素的话,这个简单的理,支撑着彭兴珍走过这么多年的孝敬婆婆之路。

去过彭兴珍家中的人会永远记得这样的画面:一张农村普通的大炕,铺着白底蓝花的床单,整齐而干净,靠近炕头的一边铺着一床蓝色的被褥,一位满头鹤发的老太太在床上安然入睡,太阳从窗子照进来,落在老人的身上,显得很温暖。百善孝为先,只有孝心才能创造出如此幸福、如此温暖的画面!

来源: 首都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