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24 16:3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05-05 | 查看:1220次
“胡医生他们要走了”,一大早,汶川县水磨镇羌族聚居地牛塘沟、黄家坪村的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不愿相信自己的耳朵。两个偏远山村的老百姓纷纷出动,等在进县城的必经之路上,在临近黄昏的时候拦下了防疫队员们乘坐的大巴,给每一位队员挂上了一条象征平安和祝福的羌红。
区疾控中心胡青坡医生于5月22日下午抵达重灾区汶川县水磨镇,他和其他几位队友组成第十支队,负责最偏远两个村(牛塘沟、黄家坪村)的防病防疫。他们每天都要冒着发生泥石流和塌方的危险,步行20多公里的山路,为村民寻找水源,对各家各户进行消毒防疫、健康体检、卫生宣教。5月28日上午,胡医生率领一支由6辆摩托车组成的运输车队,将大量防病药物运送到海拔近3500米的村落。行程过半,山路越来越陡峭,塌方随处可见。正当此时,一辆摩托车的被巨石绊住,失去平衡,一头冲向山谷。说时迟那时快,胡医生从边上的车上跳下,死死拽住失控摩托车的后架,逛过神来的司机赶紧刹车。看着十几盒药品滚落悬崖,听着清脆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他安慰着受惊的司机,带领着车队继续前行。
这样的险情几乎天天可以遇到。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胡医生给亲朋、同事的短信没有提到一个苦一个累,反倒是不断安慰大家。
20天的辛勤工作,胡医师和当地的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牛塘沟村进行消毒防疫时,羌族小朋友总是争先恐后地端着清凉的泉水跑到跟前,“上海叔叔,喝水。”而临走的那天,“上海叔叔,走好”,孩子们稚嫩而清朗的童声,让胡医生倍感欣慰。老百姓还给队员们送上了锦旗,旗上“不怕山高路险,抗震防疫防病!”几个大字更是对全体队员们的最大褒奖。
6月28日,回沪不到20天的胡青坡又作为南汇区首批对口支援医疗卫生队疾控组组长再次赴川,开展为期3个月的灾后防疫援建工作。这也是我区救灾和援建人员中唯一一个两次赴川开展工作的勇士。
在三个月的援川工作中,他的足迹遍布了安龙镇的9个行政村、11个安置点,还有学校、工厂。在进行防病防病中,他坚持“勤踩点,细询问,多入户,频复查”四原则,不放过一个可能暴发疫情的苗子。在每一个板房安置点,他为居民讲解防病知识,手把手指导卫生员开展防疫工作。7、8月都江堰的闷热让人透不过气,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带领防疫队员对安龙镇所有的板房安置点开展了10余次的防病服务,并为当地卫生院带教出一支专业素质合格的防病人员。在安龙镇的两所小学,他在师生当中开展肠道传染病防制的卫生宣教;在安龙镇的两所板房学校,他因地制宜,创造性的提出了“一改一戴,二洗三消毒”的板房门诊消毒隔离制度,确保了当地群众就医安全。此外,他还参与设计了安龙镇示范性接种门诊,建成后这将成为都江堰第一家四川省级示范性接种门诊。
在援川的最后一个月,胡青坡又承担起创建都江堰震后首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的准备工作。他夜以继日的工作,先后完成了创建方案的设计、创建计划的制订,并率先开展了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创造了安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的“南汇速度”。
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带领防疫组完成了专业人员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安龙镇近30平方公里的范围没有发生一起聚集性传染病疫情,2.5万人口中无一例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生,离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