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23 22:38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05-05 | 查看:2015次
王林清,男,42岁,河北省沧州市沧县风化店乡达子店村农民。多年来,他本着诚信的做人理念,怀着一颗奉献社会的爱心,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多次获得“沧县十佳百星”等荣誉称号。他爱好读书、看报,积极向有识之人请教。在长期不断地学习中,他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增长了知识才能,拓宽了带动农民致富的渠道,成为一位21世纪成长起来的新型农民。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河北沧县农民王林清质朴、善良品格的写照。2004年,韩国体育界原官员安容玟先生为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从上海启程徒步走到北京。行至沧州黄骅,结识了沧县农民王林清。得知老人想要一份当地报道自己行动的报纸后,王林清第二天带上一份刚刚发行的《燕赵都市报》,驾车70余公里赶往黄骅。但老人已经踏上去往天津的行程。王林清又驾车一路追赶,终于在天津大港区追上了安容玟老人,送上那份报纸,实现了老人的心愿,令老人深受感动。王林清一心执著,一路艰辛,只为实现那一句庄严的承诺。为此,韩国驻华使馆特意邀请他去北京参加欢迎安容玟老人的庆祝活动。在活动仪式上,使馆官员对王林清的行动大加赞赏,称赞他是“诚信大使”。
王林清常常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正是这种追求,激励着他不断地从事社会公益事业,让他心中那烛爱心焰火恒久地燃烧。1989年,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特大洪水,数万人痛失家园,王林清积极捐物、捐钱;1994年,王林清自己并倡导家人为河北承德灾区捐款;1998年,为河北平山县建立希望小学捐款;2000年,为支援甘肃、宁夏、西藏等西部大开发捐款;2002年,为北京启动的中国“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资助工程”捐款;2004年,为印度洋海啸捐款;2005年,王林清踊跃加入白芳礼爱心基金会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先后资助过135名学生,仅仅爱心支出,他每年就花1万余元。2004年春节,王林清一家人来到沧县光荣院,和老荣军一起欢度佳节。元宵节,又将老荣军接到自己家中“团圆”。2002年4月,湖南“怪病男孩”陈海武在沧求医,王林清倡导女儿为小海武送书、送笔、送本,自己携妻子送米、送衣,并为陈海武的母亲过了一个感人的母亲节。2002年7月,东北女孩杨雪秋因“橡皮腿”来沧就医。在她住院期间,王林清多次看望她并送去20多本激励她自强不息的书籍。2003年春节,王林清携全家陪杨雪秋度过了一个祥和温馨的除夕。
王林清每年都要在家中搞书画展、日记展,请名家来农村写字、画画、写对联,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开通家庭农业技术咨询电话,为村民免费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他每年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2000—5000元订阅科技报刊、购买农业书籍,供大家学习。他通过亲自实践,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1998年秋,王林清率先在自家8亩责任田里搞起了“红壤土小麦地膜覆盖技术”;1999年夏,他搞起“酵母菌沤肥技术”,改善土壤盐碱性,培肥地力。2001年冬,王林清进行了“冬小麦错季播种”实验,其成功经验在《河北日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河北电视台、沧州电视台、沧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近年来,王林清又大力推广一封一杀除草技术、双珠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玉米贴茬播种技术、叶面施肥等实用科学技术,使万名农民受益。每年农闲时,王林清都特意邀请市、县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来村,为村民“传经送宝”并且请人录像、刻成光盘,供村民反复学习。在他的带领下,达子店、皂坡等村的200多户农民的平均亩产、效益比前些年有了较大提高。为了带动更多农民群众走上致富之路,王林清注册成立了“沧县富民农业技术专业合作社”,带领当地及周围地区农民致富。
王林清是一个爱读书,有爱心,勤探索,讲诚信的农民。他有着32年的日记情节,150多万字的日记中讲述着他踏踏实实走过的路。其中,独特的农业日记为他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回首过去,他倍感自豪,展望未来,他信心百倍。他坚信:“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要在自己平凡岗位上,不懈努力,求新创新,为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 河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