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19 18:48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3-03-01 14:17 | 查看:1483次
这是一座被废弃的院落,废弃的院落前身,是汪新庄的小学。现在,这里是丰县的爱心敬老院,是一对老年夫妇以个人名义创办的省级关爱工程项目。据创办者拾方平老人讲,他的岳父,即妻子汪晶莹女士的父亲,也曾在汪新庄里开办过义学,教附近的孩子们三字经、弟子规,而今天的他们,继承先烈遗志,创办公益事业,与老一辈人不同的是,他们借用这所被遗弃的小学院落,开办的是敬老院,是向家乡老人敬献的真情。
12年前的2000年,有一对老人的身影,常时间徘徊在徐州市郊、丰县宋楼、赵庄以及沛县敬安、孟庄等地的乡间小路上,他们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在这些地方建立的敬老院。每到一地,他们不厌其烦的仔细询问,耐心地考察,看看这里的敬老院是如何办的,这里的老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都有些什么样的想法,以及私人创办敬老院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12年后的2012年,这一对老人在丰县的汪新庄的敬老院里,种菜、洗菜、栽树、建房。他们之间有着明确分工,女主内、男主外。女的贤淑冷静细腻,男的耿直奔放粗犷。于是敬老院所有后勤工作,就理所当然的由女的来打理,这里没有专职服务与管理人员,所有的工作,都由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自己处理。至多有前来帮忙的义工,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对外协调沟通联络工作,也就自然地落在男的身上,这里没有领导人,也没有领导班子,所有的事情,由几位老人—合计,也就办了。因此,也没有开会记录,甚至连个记事本也没有。住在这里的十多位老人,全是本村的五保老人,从六七十岁到八九十岁,连同义工,一共20多人的大家庭,其乐融融,终日笑逐颜开。
开办爱心敬老院的这一对老夫妻,原本是可以生活在儿子身边,膝下弄孙,过着惬意而又乐趣无穷的晚年生活。他们的儿子生活在美国,从事医学科技研发工作。孙子,孙女长得都十分可爱。就在前不久,2012年的春节过后,孩子们还打来越洋电话,坚持要求二位老人放弃敬老院的事业,接他们到美国生活。两位老人乐呵呵地谢绝了,尤其是老太太,更是坚决不同意,她说,她要叶落归根,要和众多老人生活在汪新庄,美国再好,她也不去。
这两位老人,男的就是拾方平,江苏沛县五段镇彭尧村人,当年毕业于东南大学,今年77岁。女的就是汪晶莹,当年毕业于山东工学院,今年76岁。他们于1964年开始,大学毕业后共同工作生活在首都北京,拾方平的单位是六机部,汪晶莹的单位是五机部。他们原本还是可以回到北京的,在那里享受优厚的退休待遇和都市繁华与物质文明,可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们完全有这个条件,也有这个知识准备,完全接受得了。但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到沛县,回到拾方平的老家,在这之后,为了实现创办私立敬老院的目标和计划,他们又来到了丰县——汪晶莹从小生长的地方汪新庄,这里是她的娘家,是她一生的根基。他们要在这里开创一片老人事业,他们说年龄大了,别的事业干不动了,就为老人做些贡献吧,人这一辈子,就要做一些好事,为别人做一些好事,留下一些好名声,传给子孙。其他什么想法也没有。什么名啊利啊,我们俩口子年龄这么大了,这不是我们想的。敬老院的事业从零开始,他们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投入进去了,人们说,看看,汪新庄来了一对憨子和傻子!拾方平听了朗朗大笑,他的底气十足——年轻的时候也曾是一位马拉松运动员,肺活量非同一般。而汪晶莹无声地微笑着,目光娴静又和善,她曾是大学校园里有名的淑女、优秀生,多少年的生活经历和风雨,已经使她不再会轻易动怒生气。有自己的追求在心中,也许一时不被人理解甚或误解,这也算不了什么,也用不着一一为自己的选择大声地表白解释辩护。流言蜚语,影响不了他们的情绪,也动摇不了他们的信念。
两位老人回忆,在当代的中国,在某一个黑白颠倒的日子里,曾出现过一个令许多人震惊又迷惑不解的“一号命令”。在这个神秘的“一号命令”下,拾方平和汪晶莹夫妇,从北京被流放到江西的一所“五七”干校,他们是那里首批报到的大学生,是最早的年轻的科技人员。他们在那里以坚忍的等待和乐观的情怀,一等就是10年,等来了“文革”的结束。1978年,上级派专人来到江西,打听到了他们,要接他们回北京,恢复原来的工作和工资福利待遇。拾方平想回到北京,夫人汪晶莹却持另一种观念,她说,我要陪两位老表姐回到老家沛县去,我想念那里的生活,我要老死在那里。
汪晶莹所说的两位老表姐,是姑母家的两个女儿。她们两姐妹终生未嫁,因为年事已高,又孤苦无靠,拾方平在江西“五七”干校时,汪晶莹就把她们接过去,共同生活了七八年,产生了浓厚的姐妹情谊,汪晶莹要供养她们终生,一天也不离开她们,她们像是亲胞姐妹!
既然两位老人不同意留在北京工作与生活,但组织上就把他们的工作关系,转到了徐州4813工厂。在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在市场经济的冲刷之下,4813工厂不久就倒闭了,拾方平夫妇俩成了一对下岗工人,提前进入休息状态。他们回到了沛县五段乡——这里是拾方平的祖居老家。
汪晶莹曾经表态过,无论她走到哪里,都要把两位表姐带着。但是,这次他们回到了五段乡,两位表姐都回到了汪新庄,她要去把她们接过来,两位表姐不答应了,她们说我们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了,不愿意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也就在这时,老夫妇俩想到了要办一家敬老院,或者叫作养老院,为爷爷辈、父亲辈的老人做一点好事,做一件善事。好在拾方平老家当时有一处被废弃的小学校房子,他想利用起来,他将自己的想法向地方领导汇报了,但结果就让他火热的心被当头浇下了一盆冷水,地方领导说,你要建敬老院也行,但每年得上缴这么多钱。领导打了一个手势。拾方平知道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就问,你们又不支持我一分钱,全是我自己的投入,还向我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对方说,你看,要给镇里这么多、要给村里这么多、还要给组里这么多,没有这么多钱,你怎么能办下去呢!拾方平心里就咯噔一下,知道在这里是办不下去了。夫人汪晶莹就说:“回我娘家去看看吧,正好我两个表姐也不愿意过来。”
于是,就有了12年前一对老人的身影,在徐州市郊及丰沛两地的徘徊,就有了一对老人对这些地方敬老院的考察。之后,两位带着在五段没有实现的愿望,来到了汪新庄,来到了汪晶莹的娘家。
他们首先要安顿的是两位年事已高的表姐。在小学门前的一块废地上,盖了两间小房,作为他们和两位表姐的暂居地。然后,向地方领导申请,要利用废弃小学的房子,自费建立爱心敬老院,让他们大喜过望的是,他们的要求,获得从镇到村、从村到村民小组的一致支持。拾方平老俩口有了信心。在这时,拾方平去了一趟美国,把他们的想法告诉了子女,同样获得了子女的支持。但也有人反对。一位在美国办敬老院的朋友对他说,你回中国办敬老院,是办不成也办不好的。拾方平告诉他说,你美国有美国的法,我中国有中国的法,你在美国能办成的事,我在中国也能照样办成!
带着坚定的信心,拾方平回到了汪新庄。敬老院开始筹建,政府伸出了援手。镇里借钱给他们,村里借钱给他们,县里从资金上支援他们,省里也拨款帮助他们。但这些钱还不够,拾方平掏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又向朋友借了一笔钱,重新装修房间,更新设施,盖起了一幢新楼,眼看爱心敬老院就要在阳光下实现了,泼冷水的人却多了起来。一位领导干部对拾方平劝阻道:“拾书记,你能真的办成吗?我经手办了30多个敬老院,最后都跨了,全完啦!”
拾方平说:“我当然能办成!虽说我是私人办的,可有这么多领导和乡亲们的支持,我怎么可能办不成?!”有人指着拾方平的鼻子说:“你要是能办成,我也姓拾,我喊你爹!”拾方平说:“算你撞上了,我要是办不成,现在我在敬老院盖的房子就送你了,办成了我就给你当爹,以后你就认祖归宗!”更有人威胁说:“也不看这里是谁的地?在这里办敬老院,炸平他拾光荣(指敬老院)的事,包在我身上!”拾方平说:“就怕你没那个本事,我也是你想炸就炸的人?”
拾方平夫妇的爱心敬老院,收留的是本村的五保老人,当然也考虑到了年纪大了的亲朋好友。刚开始有人来入住的时候,拾方平夫妇没有料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有一位入住的老人的侄子找到拾方平,说:“住什么敬老院,住敬老院俺家的活谁给干?你把俺叔的补助卡给俺,俺把俺叔领回家。”这人说完,要走了贫困家庭补助卡,把自己的叔领走回家干活了!这件事引起了拾方平的警觉,为了尽量不造成家庭矛盾和纠纷,拾方平规定,爱心敬老院只收五保老人,并要和入住的老人亲属签好合同,要争得他的认可同意,否则,不管是谁,一律不收。
拾方平夫妇的子女知道这些情况后,就有些担心,打电话来问他们能不能坚持住,要不他们再给钱,雇佣管理人员和厨师。拾方平硬朗朗地回答:“不用,我们坚持下来肯定没问题,你们不用担心。”汪晶莹说,做一些好事,心里安慰。
拾方平说,做好事和做坏事的味道不一样,做好事回来心里舒心。
有人就笑话他们老夫妇俩的观念,说老拾俩口子,都是来瞎逞能。凭他们的钱,一天一人吃一只烧鸡也够了,现在整个的跟憨子似的。他不就是想图个名吗?有什么用,看他丢人现眼吧!
拾方平夫妇装作没听见。他们说,人跟人能一样吗?
更多的人支持拾方平,乡亲们支持拾方平,入住进来的老人支持拾方平。
拾方平去还建敬老院时借的钱,借钱给他的人不要,还把眼一瞪说:“咋啦!你能做好事,我就不能做好事?你的朋友,你的儿子,连你的儿子的朋友,都能从外国跑来看你支持你,我不能?”
父老乡亲说,敬老院的老人,比在家时吃的都好,过得都舒坦,这是我们父老乡亲自己的敬老院,我们不帮谁来帮?
拾方平总结说,办好敬老院,没有政府支持,是根本办不成的。天时地利人和,少哪一条,也是办不顺畅的。
36岁的李君,身体棒得很,他是第一个来敬老院做义工的,负责做饭三年了,他分文不要。李君自豪地说,我就是杨家将里的管家——老杨洪。我为这里的老人做饭,心里舒坦。
这里的走廊过道里,挂着二十四孝图。这里的老人们,似乎是一家人,他们围坐在一起晒太阳,拉着家常。他们去挖地,种菜,收拾房间,敬老院所有的事情,都是大家一起干,没有人指挥,也没有人吩咐。
夫妇俩为老人洗头搓背,
夫妇俩为老人发放毛巾、肥皂,
夫妇俩为老人买了棉衣棉被,
夫妇俩为老人发放零用钱。
一次,拾方平看到一位老人手里拿着两张拾元、两张五元的零用钱,就问他是多少钱,这位老人说不知道。拾方平说是二百元。这位老人马上说,不对,不是的。拾方平说,不对你自己数数给我看。这位老人数着十元的说,一拾二拾,再数五元的,却加不上去,数不过来了。拾方平说,你看,我说多了你说不是的,我说少了你自己又数不上了。围观的老人全都开心地笑了。
每当节庆日,上级和民政部门送来慰问品,有吃的用的,是老人们更开心的日子。他们围住前来慰问的人,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感激。
拾方平夫妇有两个女儿,一个在徐州工程学院工作,一个在徐州矿大工作。拾方平说,你们能不能利用暑期,来敬老院为汪新庄的孩子上上课啊!女儿们问:“上什么课呢?”拾方平说:“上传统道德文化课吧,教教孩子们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什么的。”女儿们说:“怎么不行啊,你说的我们都做。”暑期到了,女儿们也来了。他们还带来了大学生当老师,带来了书籍、簿本和笔,在敬老院里办起了孩子们的夏令营,近百个孩子每天在这里免费上课,免费领取学习用品。这些乡下的孩子从小缺失德育,有的简直无法无天,连爹娘也管不了。在夏令营上了几天课,居然懂礼貌了,会和家长打招呼了,碰到长辈知道问候了,有一个后来考了大学的孩子说,我在夏令营学的知识,在考大学时候都用上了呢。
有人怀疑,拾方平夫妇办的敬老院是赢利的。老人们呵呵笑了,他们自己算了一笔帐,说吃的用的零花的,看病的买肉的,上级补助的钱根本不够用!还有新盖的房子。不够的钱都是拾方平夫妇俩掏腰包的。拾方平说,我一个月工资1800元,老伴一个月工资1700元,我们根本花不了,全交给敬老院大家一齐花。花完了有儿子给,有女儿给,还有妹妹给,他们都比我们有钱。敬老院的老人们说,他们俩口子办敬老院赢利?谁信呢,谁信谁来办试试!
在敬老院里,老人们说,每天,起得最早的是拾方平夫妇俩,睡得最晚的也是他们。和他们一块干活一锅吃饭的,当然更是他们。自从办了敬老院,拾方平夫妇俩从来没有单独吃过饭,他们说,我们每年仅生活费,就要往敬老院里贴补2万多元。拾方平风趣地说,我上大学时学习雷锋,雷锋从那时起就在我心里扎下了根,扎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敬老院开办9年来,他们已经送走了4位老人,年龄最高的94岁,最小的72岁,他们在天堂里也会平安的。
面对别人的夸奖,拾方平平静地说,也不像你们说的那么好,但我们这里条件绝对不坏,我这里的老人们,比在自己家里过得强,过得比在自己家里好。
村民说,有儿有女的在家里也不如敬老院里。又有人说,拾方平两口子都是憨子,人家偷还偷不到手的东西,他到手的都送给敬老院了!
汪晶莹老人说,谁说俺俩憨,谁才是真憨子,让他们说去吧。
他们说话间,儿子从美国打来电话,问妈妈身体怎么样。拾方平回答说:“前几天生了病,现在好啦,差一点让你回来送老殡了!”汪晶莹老人就笑说:“你瞎说什么!”拾方平就把手机递给老伴:“来,你自己跟他说。”
汪晶莹接过手机:“喂,儿子,妈妈现在很好……”
来源:江苏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