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中梗阻” 拿下硬任务

发布时间:2018-04-18 20:11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04-02 07版 | 查看:1442次

  叶小文

  大潮澎湃,乘势而上。40年前,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找到了让党和人民事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今天,我们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方式就是坚定不移把改革继续推向深入。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我们的决心无比坚定。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拿下一些硬任务”。改革要深入,就必须去除深水区的礁石、突破前行中的障碍。习近平同志曾把改革中的障碍贴切地形容为“中梗阻”,要求坚决破除。今天,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在破除这些“中梗阻”中再拿下一些硬任务。

  梗阻,本为一个医学名词,后被引申到管理学领域。中梗阻,即为中间阻塞、阻挡之义。改革中的“中梗阻”就是指阻碍改革决策、部署、举措落实落地的体制机制弊端、利益固化藩篱、贯彻执行不力等。实践中,一些部门和地方在落实中央有关改革的决策部署时,囿于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不顾大局,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一些部门和地方对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制定的具体措施脱离实际和群众需求,使基层干部群众找不到改革的抓手和方法;一些党员、干部对全面深化改革心存观望,甚至为官不为,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在其身上看不到丝毫奋斗热情与干劲。诸如此类的现象,都是改革中的“中梗阻”。

  “中梗阻”不破,改革就无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改革的成果也无法真正惠及人民群众。破除改革中的“中梗阻”,难度确实不小。因为改革进入深水区,必然涉及更复杂的利益矛盾和社会关系调整,那些在改革中被“做减法”的既得利益者,很容易成为改革的掣肘因素。说到底,藩篱因固守利益而生。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要落实这些重要部署,切实推进方方面面的改革,就必须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因此,无论“中梗阻”的面有多宽、根有多深、涉及的人是谁,都必须破除。共产党员必须守纪律、讲规矩。不推进改革,就是不守纪律、不讲规矩。我们要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部门各地区对任何阻碍改革的“中梗阻”都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破除。要以真正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强大动力,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在破除和根治“中梗阻”中不断把改革推向深入。

  “道虽迩,不行不至”。改革大政方针已经确定,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已经明确,各项改革政策要最后落地,关键是跑完“最后一公里”。这个阶段往往要突破实现改革目标的最后瓶颈,如果不集中力量加以突破、不持之以恒攻坚克难,改革就有可能前功尽弃。破除改革中的“中梗阻”,是对改革韧劲的重要考验,是对承担改革任务的党员、干部改革决心、执政能力、为民情怀、责任担当的重要考验。改革决心大,思想上就要同心同德;改革方向明,目标上就要同心同向;改革要抓实,行动上就要同心同行。对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下定决心、下大力气、真抓实干,一个一个克服、一个一个解决,蹄疾步稳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作者为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