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14 19:5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年2月 | 查看:1137次
人物故事:
五年前的一个决定,成就了她扎根深山教育苗家孩子的心愿,她成了数百名留守儿童的慈母、良师和益友。她与同事们共同努力着,让深山里的苗家充满了书香气息,适龄儿童辍学率为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她就是贵州省黔西南州2013年度“最美乡村教师”,义龙新区德卧镇伟核小学老师曾忠意。
2009年,镇教育辅导站为推进全镇教育均衡发展,拟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到边远村寨任教。作为全镇学科教学业务骨干的曾忠意,毅然报名参加了支边工作。令人敬佩和惊诧的是,在全镇400余名申请支边的教师中,她是唯一的女性!距镇政府32公里的伟核小学,是德卧镇最边远乡村小学之一。在那里居住的全是苗族同胞,他们的家都在云里雾里的高山上,通村通组公路迂回曲折地盘旋在峰峦叠嶂的山脚与山腰之间,学校坐落在扁占村半坡组与伟核组的山梁交界处。
支边工作开始后,她全身心扎根到对苗乡孩子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周只回一次位于镇上的家。让她最为难受的是每个周一的清晨,当人们还在享受美梦的时候,她就得坐上丈夫的摩托车,风雨无阻地穿越在通往苗乡小学的崎岖公路上。每一次出门,她都不敢回头,不敢面对体弱多病的婆婆。为了苗乡的孩子,她只能把对老人尽孝的责任都摊给丈夫,因为在每个周一的清晨,数百名孩子都会站在高峻的山丫口上,期待着她的出现。
过去,伟核小学学生的成绩与镇周边学校是没有可比性的,差距太大。曾忠意一来就被任命为学校的教务主任,为了扭转长期处于全镇倒数一二名的劣势,她从“零”开始,主动挑起了毕业班教学重担。为了征得家长对子女在学习上的支持,她和同事们常常在夕阳下、夜色中奔波在家访的路上。
记得在一次家访途中,时逢汛期,山洪冲下淤泥和乱石阻塞了进组入户路。同事骑着摩托带她拼力穿越阻塞的路段,由于路面太滑,两人被摔到了离车两米远的路肩上。当他们艰难地穿过阻塞地段之后,她才发现自己麻木的膝盖头上增加了好几个血口子。几年下来,她和其他老师一样,都在自己的脚上手上攒下不少“美丽的疤痕”。但她仍然乐此不疲,从不言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伟核小学终于形成了“教师—家长—学生—教师”互动脉络。在近五年全镇期末统测中,伟核小学的教学总体成绩由末位排名演化为示范教学标兵。
2013年7月,当所有支教的教师都返回原单位的时候,她再一次选择留下来。此时的伟核小学仅剩下了4位老师,身为教务主任的曾忠意同时担任学前班语言,一、二年级语文,三、六年级数学教学任务和两个班班主任工作。她一直诫勉自己:“在这样的地方工作,如不付出更多,是很难有好成绩向乡亲父老交代的!”
面对边远山区艰苦的办学条件,没有高端技术的教学设备与教具,她只好不停地自制教具,以最直观的形象传递最新的教学技能。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她在每天7节满课时的情况下,还抽时间单独辅导学生,晚上经常是挑灯备课、批改作业。周末回家的时候,人们总会看到她背着一个鼓鼓的布包,包里装的全是备课本和学生作业。正因为那份执着与敬业,曾忠意倍受学生家长尊重,其教学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制约,那里的学生大多家庭贫困,家庭教育差,并且90%都是留守儿童,学生的个人卫生特差。但她从不嫌弃他们,课余时间,她会烧来一壶壶热水,用香皂、毛巾给这些常年没有在妈妈身边的孩子一一清洗污垢。曾老师忙完后挺起累酸的腰,直夸孩子们都很漂亮。孩子们就开心地伏在她的身上,围在她的身边,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妈。
乡村学校下午放学时间是午后3点,为了让孩子午后生活充满情趣,她结合苗族同胞远古传说和生产生活特点,编排了《跳月亮》等苗族舞蹈,课余时间给孩子们排练,并组织学生参加了全镇六?—“爱生节”活动。孩子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独具特色的苗族歌舞《跳月亮》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孩子们收获更多的不是奖品,而是自信。从此,在苗家的房屋边、树林下,会看到孩子们轻盈的舞姿,也会听到他们清脆稚嫩的苗歌声。
来源:贵州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