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01 14:1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01-27 | 查看:1624次
人物故事:
“戒指换教学楼”这不是“童话”
2012年9月,经过近半年的奋战,由杨艾菁用一对银戒指“换”来的“梦想小学”正式落成。崭新的教学楼在群山中张开怀抱,迎接贵州省纳雍县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夹岩村7个村民组的150多名“山里娃”。这所名为“梦想小学”的山区学校,源于当时贵州民族大学女大学生杨艾菁的一个梦想。
2012年2月1日,在一家举办“以物易物”的咖啡馆,21岁的女大学生杨艾菁写下一个梦想,并发到微博上:“我想效仿‘别针换别墅’的故事,用一对戒指为贵州山区的孩子换一栋教学楼。希望朋友们能帮忙宣传和参与交换,把它变成我们大家共同的梦想,并一起实现它!”许多人都说,这是一个童话。包括杨艾菁自己。
这对戒指,价值仅200元。杨艾菁说,她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生,能做的只是以这样的方式,一步一步靠近,“也许一年?也许一辈子?不管要换多久,我都要走下去。”然而,微博发出短短几个小时,就被网友转发了上千次,变成公益“接力”。
2月5日,第一次交换,乌鲁木齐网友“刘堂堂”,拿一块价值3000元的和田玉换走了戒指。2月中旬,上海网友赵艺宁用一枚价值万余元的钻戒,换走和田玉。同时,贵州籍影视演员周显欣联系到杨艾菁,捐赠一枚钻戒。拿着一对价值超过3万元的钻戒,杨艾菁期待着第三次交换。2月23日,上海一位网友“私信”她,愿出资30万元帮建一栋教学楼,条件是杨艾菁要“回答”好几个问题:当地政府会不会支持?学校教师能否获得配备?施工过程中如何监督?爱心款项如何支付和管理?
随后,时任贵州省纳雍县昆寨乡党委书记的李践通过微博联系到杨艾菁,邀请并全程陪她到昆寨考察。大山里的艰苦,让从没离开过城市的杨艾菁印象深刻。从县城颠簸两个多小时的泥路方能抵达,村民们居住分散,早上天不亮,孩子们就要起床,有的要翻山越岭,走3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乡里的学校。
从乌鲁木齐网友的和田玉,到上海网友一枚价值万余元的钻戒,再到上海神秘网友的30万元捐款……23天,200元变成30万元,戒指换成教学楼。
杨艾菁经过在纳雍县昆寨乡认真考察和商量后,校址定在了昆寨乡贫困村夹岩村。3月8日,杨艾菁与昆寨乡政府签订了建校协议。
一桌一椅都是爱心的汇聚
村民们得知网友要给村里的孩子们修教学楼后,都很支持。李践书记说:“乡政府都没有出面,村里就协调征拨了4亩多土地,异常顺利。”对这个人均土地只有半亩、人均年收入只有600余元的贫困村来说,这是村民们最给力的支持。在选定的新校址上,施工也在火热进行。邻近的长丰村建筑队承建过3所希望小学,这次他们同样不敢有一丝马虎。李践也几乎每周去一次工地,用微博直播施工进度,接受网友监督。然而,梦想的实现,总要经历一些磨难。
进入夏季后,大雨多、山路滑,建筑材料运不进去,施工进度受到很大影响,“我们都很焦急,压力很大,担心不能按时实现大家的梦想。”建筑队队长肖兴贤说,天气一旦转晴,全班人马就齐上阵,加班加点地干。不少村民也自发来到学校,帮忙打扫卫生,摆放课桌椅,安装自来水管。直至8月24日,杨艾菁发出了又一条微博,“感谢所有人。真不知道怎么表达,终于,教学楼落成了。”
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变得神圣
“梦想小学”的落成,最开心的莫过于山里的孩子们。过去,学校只有一年级40多个学生和两名老师。新学校建好后,设置了学前班至四年级,全村7个村民组近150名孩子报名。四年级学生吴梅说,最幸福的是从家里到学校只要20分钟,再也不用每天翻一座山,来回走4个小时山路去上学了。
而爱心接力的发起者杨艾菁则已经毕业,踏入社会。如今在一家企业工作的她说,很庆幸人生中能有这样一次经历,和这么多人一起完成同一个梦想,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对‘慈善’二字有了新的诠释,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杨艾菁相信,“梦想小学”就是梦想起飞的地方,一场场网络爱心接力仍会继续……
来源:贵州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