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孔悌、赵琴:八旬伉俪并肩慈善 5年捐退休工资50万帮助贫困学生

发布时间:2018-04-01 13:2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01-27 | 查看:1513次

  人物故事:

  这是一对结婚50多年的伉俪:82岁的赵琴和89岁的丈夫蒋孔悌。从2010年起,两位老人用每月不多的退休工资,先后资助50多名困难家庭的学生读书,累计捐款50多万元。目前已有40个孩子大学毕业,其中13位继续攻读研究生,1名赴美留学。这些孩子来自青海、新疆、宁夏、广西、四川等15个省市的贫困家庭,他们品学兼优,渴望读书。

  为资助这些孩子,老俩口省吃俭用。他们的话语非常朴实:“我们两个都是老党员,年龄大了干不了大事情,只能作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我们那一代想读书但没有条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了积蓄,就想着多资助几个孩子读书。比起原来受到的苦,现在这点节省真算不了什么。”

  两位老人在物质上或许并不宽余,但在精神上他们却是如此富有和满足!

  一枚戒指 埋下慈善种子

  赵阿姨生在旧社会,12岁就到工厂做童工。而蒋老伯是名革命军人,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了一生。

  两位都是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对党充满着深厚感情。赵阿姨还清楚地记得,1958年11月13日,还在浙丝二厂工作的她参加了厂里党组织举行的“献宝活动”。 当时正是“大跃进”期间,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献出“宝贝”。

  党和国家有困难,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时的赵琴只有26岁,身上唯一值钱的“宝贝”就是母亲送给她的一枚金戒指。她五岁丧父,母亲靠着给资本家做保姆,含辛茹苦把她和哥哥抚养长大,其中艰辛,她最能体会。而这枚戒指,也是母亲辛勤劳作,积攒多年,送给她的唯一纪念物,意义非同寻常。

  然而入党短短4年的赵琴,只犹豫了片刻,便将手上的戒指摘下,冲上台去,第一个带头献出了“宝贝”。回忆起这段往事,赵阿姨感慨地说:“当时现场气氛特别热烈,大家都满腔热血,满怀激情地想要为党和国家做贡献。”而这件事,也在赵琴心中埋下了一颗无私奉献、回报社会的种子。

  一句“不争” 换来金婚52载

  记者面前的赵琴夫妇慈眉善目、和蔼可亲,虽然头发已花白,但精神依旧矍铄。记者和他们拉起家常,在回忆和老伴的恋情时,他们一脸甜蜜的笑容。

  1962年,赵琴经朋友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蒋孔悌,并喜接连理。蒋孔悌出生于革命世家,父亲解放前是地下交通员,而他20多岁便在家乡浙江加入浙南游击队,解放后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那个困难并传统的年代,他们一见如故、两情相悦。

  同年,赵琴为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经组织照顾,从萧山调回上海,在川沙宝华毛巾厂工作。结婚那天,小两口唯一的家当便是一张床、一个五斗橱、一张小桌子和四把小椅子。“当时没有婚房啊,怎么办呢?我哥哥人很好,就把他单位分的小房子给我们作新房,他自己去住集体宿舍。”

  就这样,他们从“小俩口”变成了“老伴”,相濡以沫数十载。1985年,老俩口双双退休,每个月靠着退休工资生活。赵阿姨身体不大好,一直受着病魔困扰,心脏病、冠心病、神经衰弱甚至神经瘫痪“接踵而来”,每月看病吃药的费用不少,生活上十分拮据。

  患神经瘫痪那一两年里,因为无法走路,赵阿姨基本都在轮椅上度过。当时,蒋老伯几乎承担起了所有家务,每日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照顾患病的赵阿姨……为了让老伴早日康复,他常常推着轮椅带赵阿姨到附近的公园去锻炼身体。提到这些往事,赵琴动情地说:“我真得很感谢他,没有他,十个赵琴也活不到现在!”

  虽然结婚多年,但夫妇两个从来没有吵过架,也没有红过一次脸。“夫妻两个相互理解、相互谦让,没有什么事情好争的,我生气了,他就让让我;我看他生气了,就体谅下他。”

  直到2010年,赵阿姨的病情才渐渐好转,这个饱受艰辛的家庭,经济状况也慢慢有所好转。

  一篇文章 开启慈善历程

  经济状况好转后,夫妇两个每月的收入有了节余,他们便琢磨着怎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010年的一天,蒋老伯看到报纸上报道“手拉手慈善助学”活动,报道中汶川地震灾区9名困难大学生的困境,深深吸引住了老人的目光,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当天,他就和老伴商量,要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帮助这些孩子们,完成他们读书的心愿。

  第二天一大早,夫妇两人带好身边的积蓄,来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他们决定捐款资助这些困难学生。两位老人认真翻看这些孩子的资料,心中涌起阵阵波澜。“这些孩子的家庭都很贫困,生活困难,有些甚至是孤儿。但是他们都很优秀,学习刻苦,我们实在是无从选择,丢下哪个孩子都感到于心不忍。”因为手头资金有限,两位老人只能先选择资助9名汶川地震灾区困难大学生和1名孤儿困难学生上学。

  半年后,老俩口第二次来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这次,他们选择了15名孩子作为资助对象。又过了一个月,老人第三次来到慈善基金会,又资助了15个孩子……

  自从走上慈善之路,老俩口的退休工资除了基本生活外,绝大部分都用在了孩子们身上。有时,可能还不够…… “每个孩子每年2500元,让一个孩子读完大学需要1万元。我们既然决定做,就要把好事做到底,一定要让每个孩子都顺利毕业,不能半途而废。”蒋老伯说。

  不够怎么办?老俩口便想着问儿子和女儿去借。“好在子女们也很支持我们,我们问他们要了,他们就拿了出来。”从2010年至今,两位老人每年捐款10万元,一共资助了50名孩子,累计捐款5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每一次的热心捐款,都不留名,只留下两位老人的姓——“蒋赵”

  一封封信 表达感恩之心

  在采访中,老人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包裹,里面有每一次慈善义举的凭证,汇款单、捐款收据,这本厚厚的“慈善凭证”,记录着近年来老人们爱心的播撒。其中还有一本本相册和一叠厚厚的信函,那是这些孩子们写给老人的信,承载着美好的回忆。

  “感谢这两年你们给予我的帮助,虽然我很少来看望您们,但我感觉你们就在我身边,每当走在校园路上,看到迎面走来的一对老夫妻时,我总会忍不住停下脚步,确认下会不会是您们……”

  “听叔叔说,爷爷奶奶生活都很简朴,但为了招待我们,才买了好菜好肉,不然平时会舍不得吃。我很感动……”

  “谢谢四年来,您们对我的关心,如今我已顺利毕业,准备到北京继续学习。您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让我无力回报,只好寄一些家乡特产……”

  这些朴实无华却又包含真挚情谊的信件,都是那些孩子们写来的,他们是就读于本市同济、复旦、交大等高校贫困大学生。为了让老俩口看清楚,信里的字有些甚至写成乒乓球那么大。

  空暇时,老人们总爱翻看这些信笺和照片,这时他们总会感到特别满足和愉悦。

  蒋老伯说:“这些孩子就像我们的孩子,看到他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就像看到自己孩子获得成功那么高兴。也许大家都觉得是我们在一味地付出,但是事实上看到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帮助下能够成长、成功,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满足,这就是他们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每逢佳节来临,夫妇俩都会邀请资助的大学生到家里吃饭聊家常,激励他们用心学习,他们彼此都像亲人一样。赵阿姨说,“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帮助是互相的,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别人心中会收获一丝丝感动,而你心中也会收获一丝丝快乐。”

  两位老人的动人事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时任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为了感谢二老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几经周折找到两位老人,专门拜访二老。冯国勤说:“老人们的慈善之举是一种大爱精神,他们高风亮节的品德是所有人应该学习的。”

  来源:上海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