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大女生攒6000元资助10名山区学生(图)

发布时间:2018-03-23 21:13 | 来源:今日女报 2018-03-22 04版 | 查看:1305次

  文、图:今日女报/凤网首席记者 谭里和 实习生 陈圣恩

  6000元钱,这是湘潭大学大二女生肖嘉英从踏入大学开始,三个学期里,坚持12个月,每个月从父母给的1800元生活费中省出500元钱积累到的一笔“巨款”。

  积累这笔钱,她不是用来买新款苹果手机或时尚衣服。

  3月12日,开学第一天,肖嘉英把这笔钱全部汇到了怀化市会同县妇联的账号上。随后,按照之前约定,这笔钱由会同县妇联转交到了当地10名家庭贫困的学生手中。

  肖嘉英说:“做这件事,是我上大学第一天就开始准备的,是我的一个心愿。”

  会同县妇联主席梁娟说:“这不是我们妇联收到最多的善款,但意义却非常特殊!”

  约定

  3月12日,湘潭大学开学第一天。

  当天上午,半个月前刚满20岁的该校大二女学生肖嘉英报完名后,便匆匆来到了学校附近的银行。

  银行里的人实在太多,肖嘉英有些紧张,因为她包里揣着一笔“巨款”。等终于叫到她取的序号时,她几乎一路小跑到柜台。

  “银行工作人员问我汇多少钱,我刚报数额,对方说,这点钱,你就去自动存取款机上办吧!”3月21日,在湘潭大学校园里,一袭长发、身材高挑的大学生肖嘉英跟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谈起那天汇钱的小插曲,有些难为情。

  15分钟后,肖嘉英把汇款的回执单拍照,通过微信发给了怀化市会同县妇联主席梁娟。

  肖嘉英其实并不认识梁娟,之所以打钱给梁娟,为的是兑现一个约定。

  早在几天前,梁娟接到一个女孩子的电话,“她跟我说,想资助10个家庭困难的孩子”。

  梁娟了解到打来电话的肖嘉英还只是一个大二学生时,她有些吃惊,“我问了钱的来源,她说是读大学期间从生活费里省下来的;我问她的家庭情况和父母意愿,她说家庭条件还可以,父母很支持她这样做”。

  “肖嘉英一直跟我们强调,一定要提供家庭特别贫困的山区孩子名单。”梁娟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这笔钱太特殊,感觉沉甸甸的,我们绝不会辜负这个大学生的爱心。”

  几天后,梁娟给肖嘉英提供了10个孩子的名单以及详细的家庭情况。

  “我了解到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后,真的有些难过,马上就同意了。他们说每个人600元钱,就可以当这些小学生一学期的生活费了。”肖嘉英说。

  几乎是没有丝毫犹豫,肖嘉英决定这样处理这笔从三个学期的生活费里省下的“巨款”。

  酝酿

  作为湘潭大学法学专业的大二学生,在同学眼中,肖嘉英出类拔萃——她是班上的副班长,学习成绩在整个年级排名前十,是“三好学生”,也是甲等奖学金获得者,还被评上了优秀志愿者。 

  肖嘉英平时生活“不苛刻自己,但也比较节俭”,唯一被她称为“奢侈品”的是一块滑板,花1200元钱买的。

  “没办法,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项运动。”肖嘉英言语中有些羞涩。事实上,她得到这块滑板也很不容易,母亲不同意买,钱是她从姐姐那里“死缠烂打要来的”。

  肖嘉英说,她也买过名牌鞋子和衣服,但她从来不刻意追求,合适就好。“时尚对于我来说,就是对生活追求的一种正确的态度,追求真善美不也算时尚吗?” 肖嘉英说话时笑容灿烂。

  几乎没有人知道的是,从肖嘉英踏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她便在酝酿着一件“时尚的事”。

  父母每个月给肖嘉英的生活费是1800元,这在现在的大学生中算比较普遍,但肖嘉英发现“自己用不着这么多钱”。

  “我从网上经常看到一些关于山区小孩上学的新闻,有的孩子因为家里穷,甚至不吃中餐,很触动我,于是,我想尽我的一点能力。”肖嘉英说,她的初衷其实很简单。

  肖嘉英决定每个月从生活费里省下500元,三个学期后,她用12个月积攒下来了6000元钱。

  肖嘉英特别强调说:“这6000元钱其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我自己挣的钱,这是上大学以来我从父母每个月给我的生活费和零花钱中节省出来的。”

  肖嘉英跟父母说了资助贫困学生这个想法后,他们非常支持。

  “这是我的心愿,等我大学毕业那天,我还会做这样一件事。”肖嘉英说,“这将是我送给自己毕业礼物的一部分。”

  肖嘉英说,她现在的责任是把法学专业学好,考上研究生,走上社会后,做一个好律师或者说法律的守卫者,将来能在社会上担当起一份公平和正义。

  成长

  这不是一个出生富裕家庭的女孩,这也不是她一时的冲动之举。

  肖嘉英的老家在邵阳市新宁县农村,6个月大时,父母为了生活,带着她南下广东。

  “那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生计不得已外出,但又不忍心把孩子留在老家。”3月20日下午,肖嘉英的母亲肖和青对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说,“最开始,我们一直想把孩子带在身边,不想让她成为留守儿童”。

  残酷的现实却让这位母亲作了妥协。最终,肖嘉英的幼儿园在广东东莞上的,又在深圳读了小学一年级。高昂的开支,让肖和青夫妇无法承受。肖嘉英读完小学一年级时,便被父母送回到新宁县老家农村,托付给了姨妈。那一年,她6岁。

  11岁那年,随着家里条件好转,肖嘉英被送到长沙一家寄宿制学校,开始了独立生活。

  “他们家经济条件好起来后,助人成了他们的家风。这些年来,他们家资助过村里十多个孩子上大学,很多时候肖嘉英都参加了。父母的善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孩子。”3月21日下午,肖嘉英的老家新宁县回龙镇村田村党支部书记肖前进对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说。

  最让肖前进记忆深刻的是:“这孩子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去年过年前,关在家里两三天,给村里二十多户五保户写了对联,和父母带着慰问金及礼品送上门。”

  3月21日,当记者再次跟肖嘉英谈起这些时,她笑言,其实这些都只是小事,不足说道。

  “我不希望被打上标签,做这件事,是我力所能及,而且乐意做的,不能说这样做就要被表扬,不这样做就被鄙视,不能被道德绑架。”肖嘉英眨了眨水汪汪的眼睛,停顿了一下说,“但我想,做总比不做好吧!”

  记者手记

  让善举成为一种时尚

  “有肖嘉英这样的学生是我们湘潭大学的荣耀。”3月21日,湘潭大学副校长刘建平接受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我们有二十多位学生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诞生了令人瞩目的学生“模范群体”,他们当中有全国道德模范文花枝、杨怀保,全国百佳优秀志愿者王达佳,舍身救火英雄夏形义烈士……今天,肖嘉英省出生活费资助10名山区孩子的善举,又为这个“模范群体”增添一抹温暖的亮色!

  在三月学雷锋月里,这个姑娘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雷锋精神。

  6000元,对于有钱人来说并不多,但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少,特别是每月节省500元,坚持了12个月,不是为了买苹果手机和名牌衣服,仅仅是为了帮助素未谋面的贫困孩子,这颗向善的心弥足珍贵。

  毋庸置疑,每一颗爱心都培育于向善温暖的环境。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肖嘉英的向善,体现在她的言行举止里,也许已经成为她内在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而她的这一切表现,源于家风、校风的滋润啊!

  “追求真善美不也算时尚吗?”她说得真好。

  是的,时尚,不等同于时髦!在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时尚应成为一种追求真善美的意识。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坚持施以善举,我们每天每月都心怀善意,这个世界就愈发美丽。到那时,全社会处处都是“模范群体”了。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