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08 20:58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8-01-22 01版 | 查看:1149次
——记山东省兰陵县代村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上)
19年前,山东省兰陵县代村集体负债累累,矛盾错综复杂,群众信访不断,是众人眼中的“落后村”;如今,代村集体产业总产值26亿元、纯收入1.1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高达6.5万元,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模范村”。
这一巨变背后,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代村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带领干部群众19年如一日,大干苦干得来的。
临危受命,勇挑旧村“烂摊子”
代村地处沂蒙山区西南,是建村于东晋初年的千年古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村集体负债380多万元,村内环境脏、民风乱、治安差,群众怨声载道。
“既然我当了书记,就一定要带领大家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1999年,经商小有成就的王传喜临危受命,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此后又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至今日,王传喜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践行着当年的承诺。但上任之初的情形,他仍然记忆犹新:“我是4月13日当选的村主任,从第3天就开始接法院传票。在后面的一两年间,我出庭100多次。代村欠下外债380多万。那时候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一边是严重的债务问题,甚至还因为欠缴水电费过多,经历过三伏天断电的窘境。另一边是村民对村干部有意见,经常上访,村里治安也很差,有偷的有抢的还有骂大街的。村子陷入了崩溃的边缘。更可怕的是人心涣散,有村民回忆,当时代村包含河西、前圩子、后圩子三个自然村,乱了之后,大家伙吵着要分村,“大队资产要分,连场院、学校也要分。”
迎难而上,越是艰险越向前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一门心思想让代村变个样的王传喜,面对困境没有当“逃兵”。1999年冬天,他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不顾风雪严寒,挨家逐户走访,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把当时村里存在的问题列了大大小小80多项,从治乱入手,抓治安、抓清欠,逐个啃掉“硬骨头”,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对待债务问题,王传喜说,“以事实为依据,讲事实、讲诚信,只要账目上有这个账,我们就认。我们制订了分期分批还款计划,加上诚恳的态度,再注意一些工作方法,一年下来,账虽然没有还清,但矛盾总算是缓解了。在几年时间里,我们分期分批、分轻重缓急地把账还清了。”
针对治安薄弱的问题,王传喜带着班子,连夜站岗巡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一天要走上30多里,无论刮风下雨,夜夜为村民守护。“我们把全村划成45个治安小组,每组10至20户,户户传牌,轮流持牌站岗,网格化值班。”对于持牌站岗,王传喜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一整夜值班,一大早传牌给下一户,到后来,代村基本上就可以夜不闭户了。我们坚持了五年时间,直到后来条件好了,安监控了,才取消了夜间持牌值班。”通过不懈的努力,代村终于由乱村转变为省、市的先进治保村。
王传喜深知,村子治安乱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但治理环境和违章建筑更关系着百姓的生活质量。在治乱的同时,带领村里群众,从“五大堆”开始,清理村子里各街道、各角落的柴草堆、粪堆、土堆、乱石堆、垃圾堆以及大街小巷的猪圈、粪池子。
代村从2000年起陆续启动了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工程,连村中央那条淤积数十年的古老运粮河,也从臭水沟变成了景观河。
再难也干,打基础利长远
王传喜敏锐地意识到,代村处于城乡结合部,“土地”将会是最值钱的东西,他决心在“地”上做些文章,不仅要保护这些土地不被城镇化所淹没,更要让这些土地为群众“生金流银”。但是,当时最大的障碍是全村2600亩耕地分配严重不均、零散经营。
“动土地,这是伤筋动骨的事情。人少地多的户不干,人均2至3亩的一整个组都不干”。对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人地不均问题,王传喜带领班子一边依法走程序,形成文件报告报到镇里县里;同时,做群众思想工作,走民主程序。
要干就得干成,王传喜形容当时的情况是“背水一战”。“那是2000年夏天,庄稼腾茬的时候,为了不耽误腾茬播种,我们临时设了个后勤组,负责夜间发棉大衣,白天发草帽,及送水送饭。村干部和村民小组成员吃住在地里。为了划定地界,光木桩我们就用了近1万根。”
“一户两块田,一块好点的一块差点的,所有村民抓阄选地,当时也挺巧,村干部抓的都是孬地贫地,老百姓就私下议论‘这回分地有真事儿’。”王传喜说,老百姓的工作不好做,难就难在一碗水要端平上。
“自从担任村干部以来,从未向群众伸过一次手、从未吃过群众请的一顿饭,从未收过群众送的一次礼。”王传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社会责任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党员身份,不负群众重托,不仅对自己要求严,对村干部要求也严,时刻严于律己,做到手不长、嘴不馋、心不贪。这些年来,全村干部经手的钱物上亿元,没有一人因此栽跟头,更没有群众说三道四。
19年来,王传喜凭着敏锐的眼光和百折不挠的韧劲,引领代村干部群众脚踏实地、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偿清巨额陈年积账、调整土地破解人地不均积弊、拆旧立新建起高标准农村社区、步步为营实现万亩土地集约经营,从90年代负债380多万元的“脏乱穷差”村,变成如今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样板,硬生生将这片贫瘠黄土地变成了“生金流银”的金土地。
(本报记者 李亮科 张晓明 通讯员 杜永法 李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