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镌刻在银幕上的初心 ——记河南省道德模范,祥符区电影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郭建华

发布时间:2018-01-20 09:24 | 来源:开封日报 2018年1月19日 01版 | 查看:1858次

全媒体记者 魏东柱 焦宇炜

“光影的世界,一干就是42年;故事的天地,一讲就是1.5万天;一方银幕,书写下她从青春到白发的生命赞歌;十字街头,留下她送文化送思想的坚定身影。电影是她的生命,农民是她的亲人,放映机前建功立业,明暗之中精神丰盈。她就是爱岗敬业,42年坚持为农民放电影的——郭建华!”

1月17日晚,在郑州举行的第六届河南省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这段情真意切、铿锵有力的致敬词伴着鲜花和掌声,一起敬献给了河南省道德模范,祥符区电影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郭建华。

一方小银幕,一片大情怀。42年的电影放映路,见证了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市场的变迁,也彰显了一位共产党员的耿耿丹心。郭建华经历了农村电影放映市场的艰难与辉煌,她的放映交通工具从板车到汽车,放映片源从黑白到彩色,放映设备从模拟到数字,放映场所从村头麦场到全省广场院线,她也从当年作为放映员的小姑娘到今天成为放映电影的花甲老人。

然而,永远不变的是一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心中有党的忠诚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兰考县调研。在他接见的5名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中,就有郭建华。

见到习总书记后,郭建华讲述了自己坚守送放电影阵地的原因。这种坚守,源于电影《焦裕禄》里的一个镜头。“风雪中,焦裕禄拉着板车走到一对老夫妇家里,坐在炕头上亲切地说,‘老大爷,我是您的儿子,要过年了,我过来给您送点粮食’。当年焦书记拉着板车在风雪中给老百姓送救命粮,就是在他的精神感召和鼓舞下,我坚守农村,为人民输送精神食粮。今后我还要带领放映人员,为老百姓放映更多电影,让焦裕禄精神代代传承。”

风风雨雨中,她一路摸爬滚打走过了42年。电影在给农民带来了新知识、新境界、新观念的同时,也给她带来了新天地、新感受、新追求。是电影感化了她的心灵,坚定了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信心,也正是有像《焦裕禄》《烈火中永生》《柳堡的故事》这样一部部优秀影片,让她在农村放映工作这个艰难困苦环境中选择了坚守再坚守,成为农村放电影的使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心中有民的情怀

作为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者,郭建华始终把能为农民多放一部好电影,能让农民多看一场好电影,作为她人生道路上的奋斗目标。她的人生道路上没有别的,都是用一部一部电影摞起来的。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令她骄傲的银幕高高挂起来,让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火起来,让父老乡亲们乐起来,让精神文明传播开来。

自上世纪70年代她有幸当上了一名农村放映员后,她就拉板车、抬机器,走村串乡,吃百家饭,与电影、与乡亲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她放电影的42年里,每天她都能看到、听到、感受到农民群众对电影的那份喜爱和渴望。也正是农民看电影的渴望和电影的魅力,激励着她越干越有劲、越干路越长。郭建华当放映员21年里为群众放电影13000多场,自1996年当经理至今为乡亲们亲自放映和组织放映电影近18万场,观众达2.5亿人次。

上世纪70年代郭建华被乡亲们称为“放电影的好闺女”,上世纪90年代被孩子们称为“放电影的好妈妈”,新世纪被称为“放电影的老太太”。她说:“我40多年来没干完一件事——为农民放电影。”

作为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近年,郭建华提出了“关于国家支持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建议”“关于对农民工就业、创业实行特殊优惠支持政策的建议”等26项建议,件件关乎民生、事事涉及群众,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且全部被采纳。她先后4次带着开封花生进京,在多个重大场合推介,使开封花生享誉全国。郭建华身体力行呼吁“让农民群众获得物质小康和精神小康双丰收”。去年4月,在郭建华提议下,祥符区启动了以“扶精神、扶智力、扶志气”为主题的“百村千场”科技电影扶贫扶智放映活动,郭建华带领放映人员深入7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29个贫困户较多的非贫困村,采取“菜单式”放映模式,全年组织放映农村实用科教片3000场,让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乡村各个角落。

扎根基层的执着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当年在农民群众中放映电影《洪湖赤卫队》时,电影里面在唱,看电影的群众跟着一起唱。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为农民放电影,真好!”1月18日,郭建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伴随着电影放映生涯的是清贫、艰苦、艰辛,但收获的却是银幕前亿万张幸福的笑脸。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中,我找到了人生的幸福感,也切实体验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郭建华的积极推动下,祥符区建成了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网络,使祥符区15个乡镇、336个行政村的群众足不出村每月看上一场免费数字电影。

郭建华通过为农民放映科技电影,普及农业科技知识,让群众学习致富技术。一时间,祥符区乡村里流传起“送来米,送来面,不如送部科教片”的顺口溜。村干部还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宣传科技没会场,扪心自问苦思量,如今找到切入点,电影一放帮大忙。”

无私奉献的品质

舍小家,为大家。站在洁白的银幕下坚持放映工作42年,充满了喜怒哀乐、苦辣酸甜。

“我丈夫原在广州部队,是一名优秀军医。”郭建华说,“当年为了我能继续给群众放电影,他毅然放弃了部队升迁机会,甘愿回老家当一名普通医生。”每当夜幕降临,人们劳累一天围着餐桌就餐的时候,却是郭建华挂银幕、架机器、放电影最忙的时候。当她忙至深夜,披星戴月骑车奔波于村间坑洼不平道路上的时候,也是她的丈夫怀抱孩子把给她做的饭菜热了又凉、凉了又热的时候,更是他用一种焦虑不安、倚门盼望等妻子平安归来的时候。这时候,丈夫最想听到的就是她放映归来的敲门声。

在母亲生病的日日夜夜,郭建华没有能守在老人家身边,没耽误一天工作。在母亲生命最后时刻,母亲还劝她说:“你带领几十口人不容易,穷家难当。要职工做到的,你一定要带头做到;要大家下乡,你一定带头下乡!你赶快走吧!我不要紧,我等着你。”她依依不舍离开了母亲,但两天后母亲却永远离开了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郭建华带领的电影公司被中宣部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她多次受到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她本人被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誉为“大篷经理”“中国电影发行放映界三朵金花之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河南电影制片厂还把她的故事拍成电影,搬上银幕。

以郭建华为原型改编的电影《电影儿女》,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2014年世界民族电影节上荣膺最佳音乐片奖,为开封赢得了一份世界级荣誉。

《电影儿女》主题歌表达了郭建华最想说的心里话:“一方小银幕,能装地和天,演不完千古悠悠美与善,放不尽人生百味苦辣酸甜。银幕故事像老娘土,养壮了根,养旺了苗,养靓了女,养俊了男,养甜了老百姓的苦日子,养美了大江山。只要乡亲们喜欢看,俺情愿当一辈子乡村放映员。”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