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云:金子般的光芒撑起民族气节大厦

发布时间:2009-06-06 16:5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06-06 | 查看:1950次

——雷云事迹报道在浙江引起反响

  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杰出的理论工作者雷云的先进事迹在浙江引起很大反响,雷云同志毕生追求马列的坚定信念,遭受冤屈20年仍对党矢志不渝的忠诚,身患癌症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精神,一生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感动了浙江广大干部群众。

  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说,雷云同志长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岗位上工作,坚定信仰党的理论,深入研究党的理论,积极传播党的理论,模范践行党的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和业绩,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一位领导干部、一位理论专家的精神风貌、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我们要学习雷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和坚持真理的理论勇气,甘为人梯、关心培养年轻理论人才的无私情怀,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严于律己的高尚品质。省委宣传部和浙江省委先后作出向雷云同志学习的决定后,全省社科理论界正在掀起“向雷云同志学习,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勤奋探索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的热潮。

  浙江省社科院副院长葛立成说,雷云“堂堂正正做人”的信条给人震撼和启迪。“堂堂正正做人”是“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的基础,人做正了,做官就不会出轨,做事也不会浮躁。雷云同志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奋斗了数十载,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也不论职务发生什么变化,始终都保持良好人品与高尚人格。

  “雷云团结带领全省理论工作者,不是通过权力,而是通过人格魅力。”浙江省委党校陆立军教授说。“学者们虽然学术观点不一,但在支持雷云同志的问题上很统一。雷云是一名纯洁的同志,纯洁得像一片玻璃,他心地善良,为人淳朴,关心同志,甘于奉献。”

  浙江纺织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光认为,雷云是一个不畏艰险、与时俱进的人,一个勤奋严谨、笔耕不缀的人,一个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人,一个胸怀坦荡、宽厚仁义的人。雷云的事迹非常感人,想学也真不易,想学好也真难。雷云同志是一面镜子,对照他的事迹,人人都会受到教育,找到差距,得到启迪,触动心灵,获得力量。

  “这是一篇迟到的报道,如果10年前发出来该多好!”原台州地委党校校长林青激动地说。

  林青是雷云的挚友,在雷云落魄时,林青作为领导,不但不嫌弃雷云,而且对雷云很器重,即使“文革”中雷云被扣上现行反革命帽子时,他也不避嫌疑,给了雷云莫大的关爱和帮助。他说:我和老雷相知相交已经40多年,老雷不仅是我的良师益友,也是我为人处世的榜样。雷云长期含冤受屈,受尽磨难,但他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始终没有动摇,即使下放劳动期间,他还坚持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著作。从那时起,他就形成了凌晨4点多起床学习的习惯,直到现在。这样的勤奋才有那400多万字的成果。

  同为右派且同在台州地委党校工作的叶光宇医师喜欢诗词,他与雷云在相识相知中诗词应答,情谊弥笃。粉碎“四人帮”后,叶光宇得以平反,他以词《贺新郎》寄雷云,感慨岁月荒废,欲报党恩却年事已高:“二十年凄风苦雨,壮志灰飞烟灭。”“纵改错,徒伤老无力。度残年,何珍惜。”雷云以词《满江红》作答激励老友:“赤县神州,竟难容忠良耿直。棍帽飞,民主废弃,言路堵绝。跼天蹐地悲与愤,动辄得咎泪和血。问长夜漫漫何时尽?盼马列。响惊雷,四害灭;起狂飙,扫妖孽。二十年沉冤,终将昭雪。我欲与君重抖擞,愿贾余勇效微力。喜孜孜走上长征路,不停息。”叶光宇说,雷云一直激励着他,后来,他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理论工作者需要冒险,需要勇气。对雷云的理论勇气,台州市财政局原党组副书记黄小本深有体会。1976年底,他和雷云一起参加一个农村工作队。当地农民偷偷搞加工业,当地政府部门却围追堵截,割资本主义尾巴。雷云提出,农民搞副业不但不应该制止,还应该鼓励。他说,现在农村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提高的对生活的需求,农民通过自己劳动获得收益,我们为什么要扼杀呢?在雷云影响下,这个工作组成员默许了农民的行为。1979年初,台州地委党校举行第一期理论班,雷云被启用给学员讲课。他当时公开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提出批评,他认为这一指导思想是错误的。他的观点在学员中引起强烈震动,他的讲稿被学员抄录,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台州广为流传。

  雷云的事迹也引起一些网友的关注。网友“千里快哉”说:一直以为,只有那些为人类崇高事业奋斗的革命志士才是信仰的践行者,而他们离我们太远,可望而不可及。但雷云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信仰并非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一种可触可感的力量。这种意识和精神的力量,往往能够超越条件的限制和肉体的痛苦,让一个平凡的人迸发出不平凡的力量,做出惊人的成就。

  网友“随笔涂鸦”说:崇高的人格往往寓于细节之中。雷云事迹在坊间的流传,让我庆幸雷云并非稀世孤品。报道披露说,雷老先生生活节俭,穿爱人织的旧毛衣,用自己制作的家具;不为女儿考省电台说情;出外讲理论课从不收讲课费;写文章从不假手于人;基层来客必出门送至电梯;不跑官要官反拒官等等,本应寻常事,却让人感觉到坚守之不易。由此看来,雷云们是真实存在的,他们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芒,并最终撑起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气节大厦。

(责任编辑:吴芳)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