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情撒爱心路——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普日杰事迹侧记

发布时间:2017-12-09 22:51 | 来源:青海新闻网 2017-10-31 16:25 | 查看:3027次

作者:包安太王贵青

青海新闻网讯  普日杰者,岁知天命也。几十年情撒爱心路,一路人生,一路奉献,用爱和感恩的坚持,关爱孤寡老人的世界、帮扶受灾群众的生活、提携贫苦学生的成长,一个普通的司机,向世人传递了“只要人人奉献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的永恒理念,遥望苍穹,他赫然是青藏高原上一颗明亮的星。

  ——题记

  铭记恩情存如血 助人乐善志如磐

  这不一个企业家扶贫的故事,也不是功成名就的人士帮扶家乡的故事,而是一个单位普通的司机几十年来默默奉献扶危济困、奔波在没有终点的公益人生的故事。

  41年前,16岁的普日杰,一张黝黑的面庞,清秀深遂而明亮的眼睛,有着无比的深沉,身体纤弱的花季少年,有着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家里有五个兄弟姐妹,普日杰排行老二,光景拮据的家庭,让还是孩子的普日杰,不得不用稚嫩的肩膀早早扛起家庭生计的重担。有一次暴风雪的无情摧残,让家里仅有的几头牦牛都冻死了,靠牦牛过活的一家人顿时陷入惶恐,看着父亲脸上密布的阴云和母亲低声的抽噎,望着弟弟妹妹们冻得通红的小脸蛋,普日杰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活着的不易。

  听闻普日杰家里受灾,邻居、亲戚、乡上的干部,这个拿来十斤酥油,那个送来一顶帐篷,更有一个亲戚送来了一健壮的小牦牛……雪片般的帮扶送到了普日杰的家里,更为一家人送来了心灵交融的温暖,这份帮扶给普日杰的心里留下了深刻影响,一颗善良感恩的种子悄然种在了少年的心魂里。

  踏实勤劳、照顾弟妹、孝顺父母的普日杰,加之是藏区当时为数不多会说普通话中的一个,很快引起了乡党委书记的注意,当时县上招聘司机,乡党委书记就推荐了普日杰,靠着这个机遇,普日杰吃上了公家饭,在乡上开起了拖拉机,几年后又到县工商局当起了司机。

  一次去省会西宁的机会,让普日杰大开眼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他应接不暇,靠着活络的头脑,普日杰靠闲暇时间做起了小生意,从西宁进一些小百货,在县上摆起了地摊;收购当地一些虫草等特产,卖到外地,很快让普日杰的腰包鼓了起来。随着弟弟妹妹的长大、自己当司机的固定工资和做兼职小生意的钱,普日杰手头宽裕了起来,开始了他几十年来漫长的公益帮扶。

  为遭受暴风雪袭击的家乡群众,捐献牦牛30头,送去面粉和炒面3万斤;连续六年给柯曲镇、上贡麻乡的五保户老人送去8千至1万的节日关怀;为县舞蹈队、参加州庆的运动员支持资金1万余元;为柯曲镇扶贫捐献1万元、玉树地震捐款3万元;汶川地震1.5万元;2016年六一儿童节为县民族寄宿制小学捐款1万元;背起大街上晕倒的女子送医院并垫付医药费;出钱请人连续两个月照顾脑淤血突发的四川人王铁匠;长年资助3个贫困学生上学……

  几十年来做了多少好人好事,普日杰已经记不清了,当问起公益的初心,他说:“其实就是想帮一下有困难的人,就像以前自己生活困难的时候,别人帮我一样,来传承这份感动。”

  牧民才多,每次说起普日杰,眼里总是充满感动的泪水,“2001年,我阿爸去世,需要运送他的遗体埋葬,可是在我们牧区运送遗体这事是非常忌讳的,我找了很多人,不管开出多少钱,人家都不愿意接这活,正当我急的焦头烂额时,普日杰听说了我家的事情后,主动开上了他们家的货车,运送了我阿爸的遗体,事后我给他钱,他愣是一分钱没收,好人呐,真是个活菩萨呀,这份恩情我永远也忘不了。”多年来,普日杰为32家牧户办过丧事,但从未收过一分钱。

  普日杰的儿子更尕尖参觉得父亲这公益的一生,为人与人之间搭建了一个心贴心的桥梁。“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室外温度达到了零下十几度,我父亲在西宁,给我打电话,让我组织请全镇60多个环卫工人吃顿饭,当我完成这个事儿以后,内心很受震撼,看着这些平时默默劳动在一线的叔叔阿姨,用冻得皴裂的双手,吃着热乎的饭菜,还时不时的向我表达着感谢,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心与心交融是如此简单,多一份体谅,多一份关怀,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父亲做的事非常对。”

  普日杰的妻子额昂拉毛,几乎包揽了所有家务活,给一家人准备的饮食起居,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常年累积下的风霜在她脸上留下深刻的痕迹,粗糙的双手,无不显现出她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但这个坚强的藏族妇女,从来没有抱怨。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虽然有时日子过得清贫,但她从来不会过问丈夫在公益路上的付出,因为她明白丈夫做得事情有意义。如今,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操劳了大半辈子的丈夫,能享享清福,不要太劳累,让几个孩子去多做做公益。

  多来来从事公益活动,让普日杰感触良多,也让他收获满满,被果洛州政府授予果洛州扶贫先进个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荣誉,“高兴,踏实”成为他的最大收获。而“没多想,能帮一个是一个”这句话成为伴随他一生的公益理念。

  慈父严教终育材 一片丹心忧成长

  驻足在帐篷边,开一扇窗,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看!孩子们正在发现新的世界,与它深情相抱、相吻。

  目前就读于青海湟源技校的拉最,正徜徉着未来的生活,在某一天,拿着一份令人羡慕的薪水,穿着体面的衣服,成为某一个岗位上的首席技术师,一个又一个难题,在他手里被攻克,依靠过硬的技术他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他要感谢一个人,让他能有机会畅想以后。

  “因为家里比较困难,我的阿爸阿妈说就不要去上大学了,好好在家里放牧,说是以后指着这些牛羊给我娶媳妇,是普日杰叔叔开导我阿爸阿妈,答应他们每月给我生活费,我才上的大学,现在普日杰叔叔每月给我800的生活费,让我很安心的上学,我的亲戚们一年也还给不了两三百,普日杰叔叔真是比我亲戚还亲”。

  普日杰多年来赞助拉最、岗太华、梅梅这三个家庭贫困的学生上学,每人每月500元生活费是雷打不动的规矩,赞助时间最长的一个已经三年有余,普日杰说要一直供到他们大学毕业,因为他知道上学对于这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就意味着改变,不仅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可能会延续到下一代。

  因为只有小学程度的文化,普日杰坦言“受了不少苦”,有一次从甘德去西宁买地毯,到了西宁,普通话水平不高并且认识的汉字也不多,愣是没有找到和朋友约定的宾馆,后来还是朋友来接,才到达宾馆,而之间的距离只有三百米。此事过后,普日杰对文化和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他觉得在穷也不能穷教育。

  奔走在公益路上的普日杰,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他心头的一个大事,四个子女还在上初中时,普日杰就把他们先后送到了西宁、沈阳、武汉等地上学,有人说他太狠心,也有人说他浪费钱,普日杰只是笑了笑没有只言片语的应答。

  如今四个子女已经成长成材,老大卓玛措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如今在果洛州高级中学成了一名语文教师;老二拉总毕业于渤海大学,现在就职于甘德县党校;老三更尕尖参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已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青海省委组织的选调生,分配时,本来可以留在西宁市的他,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县城,现在是甘德县政府办的一名干部;老四才让彭措目前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还没有毕业的他已经决定毕业后也要回到家乡。

  在普日杰眼里,自己的子女踏实乖巧,现在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在子女的眼里,没有父亲的爱和陪伴,可能他们也会和其他没有上学的伙伴一样,免不了与牛羊相伴一辈子的命运。对于子女的教育,普日杰从来都是严厉的,当孩子们上小学时做作业时,虽然不能辅导他们的作业,但普日杰总是陪伴在孩子们身边,看着他们完成作业;上学期间除了生活费,从来没有零花钱;每年寒暑假,都要给子女们安排一些社会实践,让他们明白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在二女儿拉总的眼里,父亲对于她们的教育虽然严厉,但父亲也总会用无声的爱去包容她们鼓励她们。“有一次考试,我成绩不理想,但阿爸没有责怪我,说比起我上次考试数学还进步了几分,下次在努力会更好,还给我买了个新书包说是当做这次进步一点点的鼓励,阿爸那次给我的鼓励,让我一直不能忘怀。”

  普日杰的大女儿卓玛措,是果洛州高级中学自建校以来,文凭最高的一个老师。而当时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她,在专场分配会上有很多选择,青师大附中、西宁十一中、互助一中等学校,而受父亲的影响她还是选择了果洛州高级中学,在当时的分配会上甚至都没有这个学校,她自己主动找到省教育厅的领导,要求把自己分到那里。卓玛措觉得,在还有一些人不会说普通话的藏区,通过自己当汉语教师,教孩子们汉语,让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多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实在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普日杰非常支持女儿的决定,认为女儿有义务为生养她的这片土地去做点什么。

  自己的子女受到国家的荫庇成长成才,让普日杰感到非常欣慰,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上学,而选择了在家里放牧,让普日杰心里很沉重,自己因为能力有限,只能资助3个贫困学生上学,但他认为在教育帮扶的这条路上他会永不停止,去为那些有机会上学而选择放弃的学生做一些事情,即使有人说出,“这是我们家的孩子,关你什么事”,他也不抛弃、不放弃,永远。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