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0-12 19:46 | 来源:中国林业网 2017-09-20 | 查看:2590次
在这个秋日,记者走进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乌磴柴达木村,放眼望去,到处郁郁葱葱、绿树成荫,不时传来鸟儿的鸣叫声,这里已无法寻觅当年的遍地黄沙。
乌磴柴达木村位于札萨克镇西北部,和毛乌素沙漠相邻,全村五个社402户村民,土地总面积75平方公里。回忆过去,乌磴柴达木村党支部书记李华说,还得从父亲的那一代说起。乌磴柴达木村属于严重沙化地带,当时植被仅占土地面积的8%左右。每年多风少雨,特别是春季,白天晚上全是7、8级大风,有时早上起床后,风沙堆得连门都打不开。村民们面临着沙进人退的困惑,生活非常艰难。面对这种情况,李华的父亲、当时的村支部书记李明亮,苦思冥想如何改变这种困局,他认为,没有治理不了的沙漠,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从此,他下定决心,带领全村600多村民走上了治沙防沙之路。
当时困难重重,问题接连不断。村民的意见不统一,父亲李明亮走社串户做工作,最终做通了村民们的思想工作;没有树苗,他东奔西跑联系。在李明亮的带领下,村民们个个不畏艰难,靠人力背运物资,一背就是好几公里。用了10年时间,这里的荒漠化问题基本解决,治理荒漠达8.3万亩,全部种上了杨树、柳树和沙柳等,创造了人进沙退的绿色奇迹,改善了村民们的生存环境,也带来了经济效益,乌磴柴达木村在1996年至1998年之间,每年林沙收入人均达到1000多元,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
2000年,李华当选为村委会主任,2006年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从一位普通的农民成为了村民的带头人,李华深感责任在肩,他挑起了父亲留下的重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尽力处理好村内的各项事务,深入到田间地头,继续着父亲的遗愿,为家乡添绿增彩。
面对全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李华多方协调,逐年按计划进行架电、打井等工程,到现在,架设高压线20公里、动力线30多公里,安装30-100千瓦变压器20多台,各类机电井200多眼,发展水浇地5580亩,发展育苗造林,进一步提升了农牧民的生活水平。面对道路不通畅问题,他和村里走出去的致富能人协商筹资17万元,修通了乌蹬柴达木村到台格苏木泥土路15公里。根据本地林沙产业发展的需求,他积极协调沙柳加工企业,解决了村民沙柳卖难的问题。2016年,结合危房改造,全村集中搬迁157户、640多人,实现了水、电、路、讯、天然气、绿化全覆盖。
今年4月份,村里共种植大小树苗3万多株,几年来累计种植10万多株,由村劳务公司牵头收购农牧民农耕地树苗,联系其他绿化公司及个人共购买苗木4万多株,解决了农牧民卖树苗的难题,解决了农耕地问题,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如今,在李华的带领下,护林造林同步,为以前的林地补植补栽,并继续种植樟子松等树木,植树达6800多亩。
在记者采访结束时,李华说正要去林地里看看。他肩负着一份重任,追寻着父亲的绿色梦。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