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礼,老兵!张玉华将军昨日辞世 享年101周岁(组图)

发布时间:2017-09-15 08:14 | 来源:南京晨报 2017-09-11 A02版 | 查看:1520次

离休后一直坚持做慈善,去世前一天刚办完捐献眼角膜手续;老将军心中有“3个妈妈”

老将军志愿捐献眼角膜。

老将军近两年的14笔捐款记录。

老将军给困难家庭捐赠。

张玉华老将军和受赠居民在一起。

  “我做得还很不够,我还要继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老党员,活着就要为党为国为民赤诚奉献,这样才能无愧于组织的培养。我是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才一步一步走上革命的道路,不管生命多长久,我要继续发挥余热,为党和人民作贡献,也算尽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吧!” ——张玉华

  还记得2015年“9·3”大阅兵上,坐在老兵方队受阅车上那个用被子弹打穿的手掌敬标准军礼的老人吗?他就是张玉华将军。昨天凌晨2:37,这位老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辞世,享年101周岁。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张玉华将军离休后坚持做慈善,大部分收入都用于帮助贫困群众,曾在2010年获得“中国好人”殊荣。如今,老将军离别,依旧不忘奉献,其家人遵其嘱托,在老将军逝世后将眼角膜(眼球)捐献给患者和医学事业……老将军逝世,在留给大家无限遗憾的同时,也将自己一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讯员 朱岩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陈彦 胡亮

  生前遗愿:丧事一切从简,捐献可用器官

  “志愿登记在逝世后将眼角膜(眼球)捐献给患者和医学事业……”昨天,一张落款为“张玉华”、页面上盖着“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登记专用章”的照片在网上被多次转发,正是家人对张玉华将军生前遗愿:“丧事一切从简,捐献可用器官,不设置灵堂,不搞遗体告别,不保留骨灰。谢绝外地亲朋好友来宁吊唁”的践行。

  记者采访获悉,张将军家人是在前日联系到南京市红十字会的,当工作人员听闻张老这一意愿后,第一时间赶到将军所在的南京总医院对将军眼睛进行检查,以查验是否满足捐赠的条件。“虽然老将军已是百岁高龄,但眼体结构良好,老人的捐献遗愿也最终得以实现。”

  “真的很遗憾,没想到将军前一天刚办完捐赠手续,今天就去世了。”南京红十字会捐献服务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成功提取张玉华将军的眼角膜后,红十字会将严格按照老人生前的意愿将其用于患者和医学事业。

  将军心中有3个妈妈:母亲、人民、党

  作为张玉华将军逝世消息的最早发布者之一,老家同为山东的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薄云峰此前曾多次采访张玉华将军,一直和将军的家人、身边工作人员保持着深厚的友谊。谈及张玉华将军以百岁高龄离世,薄云峰在惋惜之余也表示,日常接触中张将军的认真、正直、和善让他受益匪浅。

  采访中,薄云峰表示在谈到革命生涯时,张玉华将军常会说自己有3个妈妈。即亲生母亲、人民、中国共产党。对于这3个妈妈的意思,张老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解释:“第一个妈妈是亲生母亲,我非常孝敬她,她活到87岁走了。第二个是养育我的人民。从小到现在,都是劳动人民在养活我。第三个妈妈是培育我成长的党。是党指引我走上革命道路的,靠着党的培养教育,我才有了今天。”老将军说,对第一个妈妈,自己是尽到责任的,问心无愧。对第二个妈妈,永远也报答不了。只要喘着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做一些事情。对第三个妈妈,自己的信念是,要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

  没有架子很守时,优秀品质感染身边人

  “记得每次采访,只要约好了时间,张将军一定会分秒不差地出现在客厅,一次都没有迟到过。”薄云峰告诉晨报记者。

  薄云峰回忆,张将军此前身体一直都不错,采访时也是耳聪目明,只要自己知道的,基本有问必答,神情和善,一点都没有架子。“我从小就喜欢战争类的书籍,长大尤其是工作后也热心相关的研究,日常阅读之余也总想听听当年的亲历者怎么说。每次采访,张将军可以说就是个活字典!”今年的1月份,薄云峰特意赶在年前去拜望张玉华将军。聊天中,张老透露年夜饭还是在自家客厅办,就一桌。主要是和他在南京生活的小儿子、小女儿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一起过,依然是“八菜一汤”的简洁模式。

  身边的工作人员也表示,老将军平常饮食就极其清淡,不讲究,对于菜肴只要软碎细烂口味清淡。除了红烧鱼、大杂烩等菜外,最喜欢吃大白菜、豆腐等易于咀嚼的蔬菜和豆制品。“年夜饭上,还会喝上一小杯用枸杞泡的高粱酒,向大家祝福新年。”

  张玉华老将军的胶东抗日战:激战雷神庙

  颐和路社区是鼓楼区宁海路街道下辖社区之一,以民国建筑群聚集为特点,同时,在片区范围内也先后居住过50多位老将军,正是为了保留并弘扬这一珍贵的历史资源,一座以将军们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将军馆诞生了。

  在展馆的入口形象区,从左往右依次是“彭勃、向守志、傅奎清、张玉华、甄申”5位将军的主体雕塑,这组雕塑是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的教授设计的,力求神似,凸显出老将军的飒爽英姿,而背后墙上的寥寥数语形象地勾勒出老将军们不平凡的一生。

  将军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展馆的主体部分选取了每一位将军代表性的故事。张玉华将军的被选片段是抗日战争时期激战雷神庙的故事。著名的胶东抗战第一战——雷神庙战斗就在这里打响,而这也是张玉华老将军的第一次战斗。就是在这场战斗中,一颗子弹从张老的右边腋下打进钻进腹部,一直留在老人的身体内。

  张玉华将军生平

  张玉华,山东省文登县人(现威海市文登区), 1916年出生。县立第1小学毕业后,16岁考入荣成师范 ,毕业后小学任教4年。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张玉华是天福山起义的领导人之一,起义部队后被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张玉华任一中队指导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升任118师政委,参加海南岛战役,所在师创造了第一个先锋营和第一个加强团登岛,用木船打敌军舰的战绩。1950年入朝作战,118师在两水洞打了志愿军出国第一仗。张玉华在朝鲜升任40军政治部副主任,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张玉华任40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40军副军长。1960年任沈阳军区炮兵副司令员,1963年任沈阳军区炮兵政委。1967年任武汉军区副政委,后担任南京军区副政委。张玉华是中共十一届中央委员。1970年到1976年、1982年到1983年兼任湖北省委书记。1964年晋升少将,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百姓身边的张玉华将军

  几十年来逢3大节日

  用自己的工资帮扶困难户

  昨天下午13点整,记者来到了张玉华老将军的家里,虽然老人家离世的消息并没有公开,但还是有很多附近的居民得知此事,并自发来到张玉华老将军的家里,来送他最后一程。

  在张玉华老将军家的门口,记者见到了前来为张玉华老将军送行的王玉华,她是宁海路街道颐和路社区的党委委员,之前经常和张玉华老将军打交道。

  王玉华介绍,老将军用自己的工资,一年当中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都会给社区的困难户送上食用油和大米。前几年都是老将军自己亲自送到每一户困难家庭手中,由于这两年老人家身体不是很好,他会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帮忙送,从来没有间断过,一做就是几十年。

  他不光关心困难群众和低保户,他也关心社区的居民文化生活,社区经常有人在这边锻炼,他就把自己种的茉莉花用小瓶子一个个地装起来,然后再送给每一位锻炼者。

  “还嘱咐大家要好好的,好好锻炼身体,有了好身体才能做更多的事,老人家从来没有嫌弃过大家锻炼吵到他,说话一直是温和的,没想到老人家就这么走了。”王玉华说。

  仅2015、2016两年

  老人捐款就近16万元

  送完老将军最后一程,记者又和送行的居民一起来到了宁海路街道颐和路社区,在社区记者见到了社区书记凌红,她向记者展示了一张近两年老将军的捐款记录。

  2015年4月到山东天福山、雷神庙、栖霞纪念馆各捐款12000元,共36000元。8月18日捐给徐州生病女孩李欣琪10000元……2016年4月21日给沈阳黄姑区小学捐款5000元,2016年6月7日给宁海路街道颐和路社区捐大米、食用油共计2850元……

  凌红告诉记者,这些是张玉华老将军近两年的14笔捐款记录,一共159360.88元。他平均每隔一个多月就要捐一次款,捐的有钱也有物,有吃的用的,还有书籍。这本只记录了钱,还有给社区困难群众送的大米和油都没有记录下来。

  在这个记录本下,记者还看到了一张老将军写下的心语:“我做的还很不够,我还要继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老党员,活着就要为党为国为民赤诚奉献,这样才能无愧于组织的培养。我是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才一步一步走上革命的道路,不管生命多长久,我要继续发挥余热,为党和人民作贡献,也算尽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吧!”

  老将军常年捐助的困难户

  有60多家

  昨天下午,记者又来到鼓楼区琅琊路12号,在这里见到了87岁的王玉珍,她是张玉华老将军帮助的困难群众之一,王玉珍告诉记者,第一次见到张玉华,还是好几年前,当时只觉得他个子高高的很瘦,但是说话很温和。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我们家里的情况的,就带着大米和油来到家里了,说是送给我们的。”王玉珍向记者讲述当时的情况,那还是好几年前,具体哪一年想不起来了,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家里靠低保生活,比较困难,大米和油都是生活必需品,张玉华老将军亲自送来,那真是雪中送炭。

  得到将军去世的消息,王玉珍心里默默地为他祈祷,“他真是一位好人,这么突然就走了,真有一些不舍得。虽然现在腿不好,但一定要去送一送老将军,感谢他曾经帮助过我,也送他最后一程。”

  凌红称,其实王玉珍只是社区里接受张玉华老将军帮助的其中一家,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张玉华老将军一共捐助了60多家,这60多家是常年的,还有一些临时的,都不在其内。

  自己在院子里种菜吃

  不占用社区一针一线

  每到重大节日,张玉华老将军总会来到社区,问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助的。还帮着社区为党员居民们讲课,而且从来不占用社区的一点点东西,就是讲课口渴了也是自己带水喝,从来不喝社区提供的水,不占用社区一针一线。

  说到针线,他还为每位参加的人员发一个针线包,并称这针线包是缝缝补补用的,虽然现在生活富裕了,但不能忘了先前的苦,这些针线包也都是张玉华老将军自己从外面买的。

  凌红称,和老将军经常接触的人都知道,他平时每天只吃一顿饭,而且就是一碗面条,他祖籍山东,也爱吃面。早些年身体还硬朗的时候,吃的菜都是自己在小院子里种的,平时生活也非常节约。但群众有困难他向来是慷慨的。

  “有一次他和我讲过,他要把这些钱都省下来,捐给困难群众。”凌红还向记者介绍,其实她也知道老将军已把大部分的钱都捐给了困难群众,之前每次过节,他都到社区,要求社区提供困难家庭名单。

  近两年老人家身体不好,所以社区就告诉他困难户很少,或者有别人帮助了,让老人家得以安心。

  今年5月将军还赠送出

  千余册青少年读物

  薄云峰记者回忆说,“张老把钱和物质的东西看得很淡,除了关爱社区贫困居民外,自己的大部分收入也通过捐钱捐物的方式给了群众和学校。”就在今年六一,还花2万元给孩子们买书。对别人慷慨解囊,但老将军对自己却很省。家中的家具大都是30年前的,穿的衣服还有打着补丁的。

  今年5月下旬,张玉华将军把花2万元购买的千余册青少年读物,赠送给来自29中、红山小学、琅琊路小学、月苑第一小学等学校的学生代表。当时,张老已经腿脚不便,走路需要家人搀扶,但他看到孩子们时,显得非常高兴,他激情昂扬地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等革命歌曲给孩子们听。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他都要购买书籍赠送给少年儿童。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