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邓小平的战略智慧

发布时间:2017-09-13 14:52 | 来源:文汇网 2014-10-19 08版 | 查看:758次

  李洪峰

  核心观点

  邓小平是继毛泽东之后,我们党又一位伟大的战略家。邓小平一生,三落三起。他第三次复出,进入一生事业的巅峰,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时候,回顾邓小平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领略他战略思考、战略判断、战略设计、战略决策的战略家风采,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起点  从解决思想路线入手

  重新确立和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开创新时期的战略起点。

  我们党执政以后,发生的各种失误和偏差,特别是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错误,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但从根本上说,都同偏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关。

  1976年粉碎“四人帮”,全党全国欢欣鼓舞。但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之后不久,发生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了破除这“两个凡是”,支持和推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发表了二十多次谈话、讲话,反复阐述实事求是的根本道理。

  邓小平一针见血地点明:“两个凡是”不行,不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毛泽东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不能用毛主席的只言片语损害毛泽东思想体系,讲毛泽东思想,不在引用很多毛主席的话,而在发挥他的根本思想。

  邓小平深刻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要从问题堆里找长远的、根本解决问题的东西。为什么要抓理论研究?就是为了这个。讲空话不行,要有具体措施,统一认识。实事求是是毛主席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懂得这一条就有希望。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态度、根本观点、根本方法。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哲学的概括,是马列主义理论、马列主义方法的概括。这是毛主席经常讲的道理,也是他讲的最多的道理,列宁也讲得很多。我们讲要继承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培育的优良传统,第一个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实事求是。

  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造成毛主席倡导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我们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要把中央的指示、上级的指示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当“收发室”,简单地照抄照转。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政治问题,是思想问题,也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现实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从实际出发,把实践经验加以概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是毛主席经常讲的。毛主席总是提倡要开动脑筋,开动机器。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实事求是,开动脑筋,要来一个革命。

  1978年12月13日下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实质上是紧接着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在这篇重要讲话中,邓小平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联系起来、结合起来,集中阐述了解放思想问题。他说: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也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为什么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成为实事求是的政治前提。没有解放思想这个政治前提,或者说这个政治前提不充分、不彻底,就根本谈不上实事求是。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拨乱反正,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废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的新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就不可能打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开创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正确判断国际局势和世界主题发生的深刻变化,也就不能制定新的国际战略。

  实践证明,邓小平抓住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就抓住了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关键,就抓住了凝聚党心、军心、民心的根本,因此,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全党由被动转入主动。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发展成为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整个拨乱反正的先导,也成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先导。

  战略决策  开创新时期新事业新道路

  邓小平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形成过程中,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制定和形成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重大和关键的作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邓小平冷静观察和深入研究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关于国际国内大局,作出了两个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判断。

  关于国内大局,邓小平作出了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他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后来,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他进一步发挥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党的十三大、十五大、十七大,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了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是新时期我们党的全部实践和全部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于国际大局,邓小平作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的重大战略判断。他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后来,我们党进一步把“两大问题”概括为“两大主题”,并据此提出了“重要战略机遇期理论”。这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从来不能得到成功,只能导致封闭落后。充分认识和切实把握运用好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至关重要。

  在这两个重大战略判断的前提和基础上,从1978年到1992年,十四个年头里,邓小平作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特别值得提起的是,邓小平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牢牢把握了三个重大历史节点,“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引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第一个重大历史节点,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当时的中国,面临极其复杂的局面。“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百废待兴,百端待举。邓小平及时向全党发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战略号召,胜利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确立了邓小平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有的同志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不低于43年前的遵义会议,这是很有道理的。这两次会议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点,就是都实质上确立了毛泽东、邓小平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实现了我们党从遭受严重挫折到走向新的胜利的伟大转折。

  第二个重大历史节点,是1989年平息北京发生的政治动乱。邓小平领导全党果断平息了动乱。1989年6月9日,他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重要讲话中,科学分析了形势,明确而肯定地向世界宣布,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坚持“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不动摇,坚持十三大概括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从而在重大历史关头,鲜明地回答了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方向前进的重大问题,稳定了大局,进一步坚定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心,树立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形象。

  第三个重大历史节点,是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就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等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发表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谈话。这既是一篇集大成的谈话,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的宣言书。这篇重要谈话,又一次从根本上排除了“左”和右的干扰,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战略指导  邓小平的领导风格

  坚定的信仰,是邓小平全部实践和理论的基石,也是邓小平领导风格的基石。

  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讲话中提出:“我们现在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和任务不同了,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运用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既把我们的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推向前进,也防止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新上来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为此,他建议“党中央作出切实可行的决定,使全党的各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时间学习,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邓小平在这里提出的领导工作“四性”,是他对领导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他对全党的要求,我认为也是对他自己长期领导实践的理论总结。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是邓小平领导风格的本质特征。

  原则性,这是邓小平领导风格的灵魂。邓小平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立场从不动摇,信念从不动摇,原则从不动摇。毛泽东说他:“外面柔和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就是对他原则性的高度赞扬。邓小平这种坚定的原则性,在新时期既表现在破除“两个凡是”束缚、平反冤假错案的勇于担当上,也表现在恢复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大智大勇上;既表现在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办经济特区、实行市场经济取向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上,也表现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平息1989年政治动乱、打破西方制裁的果敢行动上;既表现在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上,也表现在坚定不移地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上;既表现在国内治党、治国、治军的伟大实践中,也表现在国际政治斗争的义正词严中。

  系统性,这是邓小平领导风格的主要特征。邓小平作为战略家,在领导工作中,始终注重从全局和战略大的视角上观察问题,始终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内政、外交、国防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来分析处理问题,这是他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正如一位外国学者所说:“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从未有过这样一个社会,像毛泽东去世后,邓小平成为最高领导以来的中国那样,在没有战争、暴力革命或经济崩溃的条件下,进行如此重大而全面的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邓小平研究述评》下册,第952页)邓小平领导工作的系统性,还表现在科学地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他既坚持实践第一,又高度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进行了巨大的理论创造,适应新的时代需要,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立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预见性,这是邓小平领导风格的鲜明特点。邓小平是一位求真务实的实干家,又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邓小平的领导工作,是求真务实和远见卓识的高度统一。他特别强调领导工作,眼界要十分开阔,襟怀要十分开阔。他基于战略洞察力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思想,极大地开拓和扩展了全党的视野和境界,例如:他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战略展望、关于农村两个飞跃的战略判断、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战略思考、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战略构想等,都是经得起实践检验和证明的科学预见,犹如黄钟大吕,金声玉振,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创造性,这是邓小平领导风格的主线,贯穿他的全部领导实践。邓小平一生独立思考,从不盲从。邓小平1938年就讲过,一切都是辩证的,一切都是发展变化的。毛泽东很欣赏这句话,认为这句话很厉害,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要害,他一连四五年都提到这句话。思想充满活力是邓小平的性格特征之一,也是他领导工作的特征之一。基辛格曾对邓小平说过:“我知道中国有人比你更年轻,但我不知道,在中国还有人比你更有活力。”(中央文献出版社:《邓小平研究述评》下册,第951页)邓小平以70多岁高龄,指导了全新的实践,开创了全新的事业,创立了全新的理论,这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以至整个人类发展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这四者不是割裂的,而是统一的。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领导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一个连绵不断的历史过程。实践越是向前发展,我们面临的问题就越复杂,人民对执政党的期待就越高,从而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的要求就越高。我们纪念邓小平,纪念一切伟大人物,除了缅怀他们的伟大业绩以外,最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思想理论、思想方法和精神风范,不断在提高素质、提高境界、提高水平上下功夫,努力把世界观、人生观搞对头,把精神状态搞对头,把思想方法搞对头。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但有了这“三个搞对头”,我们党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就能更好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大历史责任。

  战略展望  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开拓性创造性,继承和发扬我们党战略思维的优良传统,作出了一系列战略决策,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论断。例如:

  第一,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习近平同志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30多年来,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现在,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价值观自信。

  第二,必须高举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凝聚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它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人民。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第三,必须清醒把握国内国际大局,抓住和用好战略新机遇。关于国际大局,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而合作共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我们要从这样的国际大势出发来确定我国的外交战略,思考和谋划我国的发展。关于国内大局,习近平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5年来,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但在国际环境的内涵和条件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第四,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跟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新的奋斗征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中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任务仍然是发展,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深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第五,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充分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第六,必须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坚决反对腐败。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突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对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把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紧密结合。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发挥人民监督作用。要建设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严肃党内生活,最根本的是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等问题。要健全和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促使全党同志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科学配置权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第七,必须坚持大兴学习之风和调查研究之风,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和加强学习的紧迫感,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世界深刻变革、形势错综复杂、实践不断深入,只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才能坚定信仰、增长本领,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领导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尤为重要。

  第八,必须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独立自主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为引领,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为基础,以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为依托,以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为背景,以党和国家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局与局部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相结合。而最重要的是,把握讲话的精髓和实质,坚持名实统一、知行统一、义利统一,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主要精力和注意力放到为人民服务上来,放到“愚公移山”、尽职尽责上来,放到解决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上来,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以水滴石穿、磨杵成针的韧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而勇于担当、不懈奋斗。

  我曾经写过两副联语。

  一副是:万古雄风中国梦,千秋伟业小康情。“小康情”和“中国梦”相对,小康情延伸了中国梦,中国梦提升了小康情。“千秋伟业”和“万古雄风”相对,实现千秋伟业,呼唤万古雄风;重振万古雄风,必创千秋伟业。这副联语的关键词是“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它的历史参照坐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的若干高峰时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汉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这就是令我国一代又一代历史学家们兴奋不已、津津乐道的汉唐雄风。那个时期,不但中国的综合国力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以多方面的文明成果贡献于世界;而且中华民族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正大光明的精神气质,给世界注入一股强劲持续的东方雄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然不是也不可能是简单地复制历史,但是我们今天和今后,应该也能够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积淀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应该也能够创造出无愧于先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业绩,应该也能够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既贡献高度的物质文明,又贡献高度的精神文明,包括高度的制度文明。这就是这副联语所要表达的情感。

  另一副是:上下交则国泰,东西和则民安。这副联语的主题是国泰民安。上联是从一句古语中化来的,中心思想是党和政府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干部和党员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国家和社会就稳定、就安定。下联是讲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而和平又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紧紧抓住并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维护世界和平,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副联语还包含着对我们伟大祖国、伟大人民、伟大民族的最美好祝愿,这就是民安国泰、国泰民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梦想,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曾经走过艰难步履,无数革命先烈为之献出了宝贵生命。我曾经无数次瞻仰过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也曾经一字一句地读过纪念碑的碑文。邓小平一生最崇敬的人是毛泽东,他始终视毛泽东为师长。他一生最好的朋友是周恩来,他始终视周恩来为兄长。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就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合作写就的。这是一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丰碑。我们每个人瞻仰它、读它,都会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一种深深的感动和景仰之情;更仿佛时时受到巨大的鞭策和鼓舞,生发出一种厚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作者为中国政研会副会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