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命名表彰第五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和第二届安徽省美德少年的公告(组图)

发布时间:2017-09-03 20:44 | 来源:安徽文明网 2017-09-01 | 查看:4367次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推动“践行核心价值 打造好人安徽”主题实践活动,根据省文明委工作部署,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第五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和第二届安徽省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经各地各部门广泛推荐,在省属主要媒体公示宣传,综合评委投票、公众代表投票和社会群众投票,安徽省道德模范和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组委会综合评定并报经省文明委负责同志同意,决定授予陈贤曹旭夫妇等30位(组)同志第五届“安徽省道德模范”称号,授予王怀芬等26位(组)同志“安徽省道德模范提名奖”,授予马玉会等10位同学第二届“安徽省美德少年”称号,授予张语洋等10位同学第二届“安徽省美德少年提名奖”。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积极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希望受表彰的道德模范和美德少年,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力争为美好安徽再建新功、为好人安徽再添光彩。希望社会各界以他们为榜样,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各地各单位把评选出来的道德模范和美德少年,作为鲜活的价值观、有形的正能量,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式广泛学习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真正让选树道德模范和美德少年的过程,成为普及基本道德规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成为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过程,在全社会掀起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新热潮,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道德支撑、凝聚强大力量。

 

  附件:第五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和第二届安徽省美德少年名单 

安徽省道德模范和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2017年9月1日

 

  附件 

  第五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和第二届安徽省美德少年名单 

  一、第五届安徽省道德模范

  (一)道德模范30位(组)

  1.助人为乐类

  陈贤、曹旭夫妇   滁州市

  陈显耀       六安市

  昝桂全(女)    蚌埠市

  黄勇        安庆市

  2.见义勇为类

  马震        宿州市

  冯根银       淮南市

  李成杰       淮北市

  何九春       合肥市

  程诚、郁凯     亳州市

  3.诚实守信类

  李济仁       芜湖市

  杨爱平(女)    亳州市

  张茂        阜阳市

  陈祥元       滁州市

  胡士红(女)    铜陵市

  崔万志       合肥市

  程道德       黄山市

  4.敬业奉献类

  王忠才       省国资委

  王能珍       芜湖市

  尹建平       马鞍山市

  吕存鑫       阜阳市

  刘安军       马鞍山市

  李元芳(女)    淮南市

  余静(女)     六安市

  张劼        蚌埠市

  陈道玉       省直机关工委

  潘理俊       合肥市

  5.孝老爱亲类

  王玉美(女)    淮北市

  师丰收(女)    宣城市

  吴巧云(女)    马鞍山市

  彭秋华、舒国红夫妇 池州市

  (二)道德模范提名奖26位(组)

  1.助人为乐类

  王怀芬(女)    淮北市

  孙以侨       淮南市

  俞细文       省军区政治工作局

  徐明峰       滁州市

  殷美明(女)    宣城市

  路政(女)     阜阳市

  2.见义勇为类

  陈伟        池州市

  周铜江       铜陵市

  曹春雨       阜阳市

  谢光荣       黄山市

  褚家国       宿州市

  3.诚实守信类

  朱同柏       合肥市

  李彦、陈红夫妇   宿州市

  汪秀云(女)    安庆市

  4.敬业奉献类

  李莹(女)     省直机关工委

  何宗文       池州市

  陈三喜       合肥市

  徐明书       广德县

  陶云龙       宿松县

  陶富源       省委教育工委

  5.孝老爱亲类

  王秀红(女)    铜陵市

  李玲利(女)    亳州市

  何荣芳(女)    蚌埠市

  张朝兰(女)    芜湖市

  郎显艳(女)    六安市

  魏雪娥(女)    安庆市

  二、第二届安徽省美德少年

  (一)美德少年10位

  马玉会(女)    合肥市

  王晶晶(女)    六安市

  史丽(女)     亳州市

  吴映婷(女)    安庆市

  陈俊伯       阜阳市

  金安琪(女)    马鞍山市

  赵泽达       池州市

  郭蓓蓓(女)    宿州市

  梁作友       淮北市

  熊如扬(女)    铜陵市

  (二)美德少年提名奖10位

  王宸镐       芜湖市

  刘寿宝       滁州市

  许子涵(女)    省直机关工委

  张奕煊       省委教育工委

  张语洋(女)    合肥市

  陈梓杰       宣城市

  赵伊扬(女)    省国资委

  荀子禾(女)    蚌埠市

  陶锦祎(女)    淮南市

  程傲然(女)    黄山市 

第五届安徽省道德模范事迹简介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事迹 

 

  陈贤、曹旭夫妇 陈贤,女,汉族, 1972年8月生,滁州市定远县人,安徽天定律师事务所律师;曹旭,男,汉族,1971年9月生,滁州市定远县人,安徽天定律师事务所律师。

  2014年,陈贤报名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成为安徽省首位援藏女律师。三年多来,陈贤先后辗转西藏、内蒙古、新疆等祖国边疆条件最艰苦的地区,让法治阳光照进每一位少数民族同胞的心中。在陈贤的感召下,丈夫曹旭义无返顾地追随妻子的脚步,成为“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全国唯一“夫妻志愿者”。

  2014年7月,陈贤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成为安徽首位援藏女律师。三年来,她的足迹遍布西藏、内蒙古、新疆,受理办结法律援助案件200余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开展法治宣传、法治讲座220多场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300多人次。2015年,曹旭加入到“1+1”志愿援助律师行列,与妻子一起来到内蒙古,一年后又双双奔赴新疆。他们开展普法宣传、帮助农民工讨薪、维护困难群众合法利益,让公平正义根植于更多人心中。近日,陈贤第四次申请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

  陈贤、曹旭获评“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优秀律师、CCTV2016年度法治人物和“心动安徽·最美人物”等荣誉称号。陈贤、曹旭分别当选“中国好人”。 

 

  陈显耀 男,汉族,1982年10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六安市霍邱县周集镇燎西村村民。

  陈显耀自18岁开始,坚持无偿献血17年,累计献血13000毫升,直至身患癌症,无血再献!在他病重后期,他将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转赠给身患尿毒症的霍邱师范学校一名学生。2017年5月29日,年仅35岁的陈显耀离世,无偿捐献出眼角膜和遗体。

  2016年,陈显耀罹患恶性骨肉瘤,先后进行了髋关节置换和截肢,又进行几次化疗,前后花去20多万元。陈显耀的病情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省市媒体纷纷报道,市、县有关部门组织捐款,陈显耀却不愿接受,坚持把捐款退回或转捐给需要资助的人。在陈显耀家中,他的14本无偿献血证、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和银奖证书如火焰一般温暖着我们。他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却在自己生命垂危之时不愿接受资助。2017年4月27日上午,一位年届六旬的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把11600元现金郑重递交到患有严重肾病的霍邱师范一名学生的手中。“我儿子陈显耀身体差,不能来,这是他的一份心愿。孩子,希望你早日康复!”。

  陈显耀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和银奖、“安徽好人”提名、“六安好人”等荣誉称号。 

 

  昝桂全 女,汉族,1962年10月生,中共党员,蚌埠市新东方驾驶培训学校校长。

  昝桂全是一个残疾人,但凭借坚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信心,在历经挫折和失败后,开创了自己的事业。2010年4月1日,公安部111号令出台,右下肢、双下肢残疾人可以驾驶规定型号的机动车。昝桂全主动揽下残疾人驾驶员培训工作,成立安徽省蚌埠市新东方驾驶培训公司,几年来累计帮助300余名残疾人取得了机动车驾驶证照,成功为20余名残疾人解决了就业难题。

  昝桂全事业有成后,主动回报社会,投身公益事业,为残疾人事业发展鞠躬尽瘁。2010年4月,玉树地震,昝桂全找到市残联,将10余万元捐款捐给玉树灾区。2012年以来,昝桂全始终关注蚌埠市特教学校的残疾孩子群体,连续四年带领公司员工看望慰问残疾孩子,举办各种联谊活动,并先后为该校捐款、捐物达30多万元。2016年,昝桂全为蚌埠市、区、镇有关残疾人管理部门和贫困残疾人累计捐款近10万元。

  昝桂全获评“中国好人”、“全省自强模范”、全省道路运输行业“十大感动人物”等荣誉称号。 

 

  黄勇 男,汉族,1980年1月生,安庆市潜山县梅城镇黄勇电商服务站站长。

  黄勇从小身患血友病,下肢残疾,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借助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开起了自己的网店,通过不断努力,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同时还帮助像他一样的残疾人创业。在他的帮助下,许多残疾人也实现了创业梦,走上了幸福的脱贫之路。

  黄勇出生于一个普通居民家庭,5岁时被确诊患有血友病。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但无济于事,肌肉萎缩,骨骼变形,以致无法行走。为了给他治病,家里背上了20多万元的沉重债务。虽然身体残疾,但他坚强自信。在多方帮助下,黄勇租店面开个小店,一年辛苦打拼,赚得几千元。第二年租金上涨,农资市场严重萎缩,生意惨淡,他不得不关店止损。2008年5月17日,黄勇开了一个网店,经过不懈努力和热忱服务,9年间,网店销售额由2008年的20万元,迅速增长到2015年的300余万元。创业成功后,他热心帮助其他病友创业。蚌埠市怀远县河溜镇两个病友兄弟,在他的帮助下,网店有了较大起色,如今兄弟俩还购置了一部新能源汽车。

  黄勇获评首届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见义勇为道德模范事迹 

 

  马震 男,汉族, 1976年3月生,中共党员,宿州市灵璧县朱集乡人,现为62370部队正营级助理员。

  面对落入冰窟的一对父子,马震临危不惧,奋不顾身,机智救人,使落水父子转危为安,并婉拒感谢。

  2017年1月7日,在北京市北坞公园散步的马震听闻群众呼救后,果断拔出移栽大树的支撑木做工具,朝着喊救命的方向冲去,同时大声呼喊帮助。当冲到公园湖边时,看见湖中心破裂了一个冰窟窿,一名男子和一个小孩正在水中挣扎。他在旁边又拔下一根支撑木,冒着冰面随时大面积破裂的危险朝湖中心踱步前行,把木棍滑到了男子面前,为落水男子提供帮助。他的机智给营救争取了时间,湖边施工的工人找来大捆电缆扔了过来,马震拖着电缆的一头抛向冰窟,此时男子的手已经冻得握不住电缆,便叫男子用牙咬住,缠绕手臂,套住上肢,最后成功将落入冰窟的父子救出。马震热心家乡公益事业,3月23日,马震来到母校灵璧县朱集中学,将个人出资制作的480套校服送给朱集中学和固城小学的留守儿童。

  马震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冯根银 男,汉族,1955年2月生,淮南市八公山区山王镇胜利小区居民。

  从小喜爱游泳的冯根银,13岁起就勇救溺水者,退休后的每个夏天仍然坚持去水库边看护,成了“义务救生员”。重病重获新生后,他立誓要用“第二次生命”来挽救更多的生命。从13岁到现在,49年间,他先后救起30条人命,曾婉拒过10万元感谢金。

  冯根银家门口有一个南塘水库,游泳爱好者趋之若鹜,溺水事件也时有发生。为了能及时救人,2005年退休后的每个夏天,他几乎天天下午去水库边看护,发现想要游泳的人就及时劝阻,实在劝阻不了就紧紧盯住,防止溺水事件发生,成了“义务救生员”。2008年,他被查出患有肾上腺肿瘤,在“鬼门关”走了一遭,重获新生的他坚定了一个信念:既然自己有了“第二次生命”,就要去尽力挽救更多的生命。如今他仍坚持义务巡守水库。2013年7月,一位受救者为感谢冯根银的救命之恩,送给他十万元,被他婉言谢绝了。

  冯根银获评“安徽好人”、淮南市道德模范、“淮南好人”等荣誉称号。 

 

  李成杰 男,汉族,1939年8月生,淮北市濉溪县四铺镇界洪村村民。

  2014年,李成杰发现一个两岁大的男童落入机井中,当时已年过七旬的他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独自抓住绳子一头滑入狭小井中用尽全力救出男童。终因体力透支,刚出井口便晕倒在地,右手也被井里的水泥管刮伤鲜血淋漓。

  2014年3月16日下午1点多钟,濉溪县四铺镇界洪村一个两岁大的男童不慎掉进30多米深的机井。听到呼喊声的李成杰迅速赶往现场,将随身携带的绳索一头系在树上后,两手抓住绳子另一头向井下滑。井口狭小,他只能将身子紧贴井壁慢慢往下滑。当水漫到胸脯时,他一手抱住即将下沉的孩子,一手紧紧抓住绳子。此时的井水冰冷刺骨,加上浸水的棉衣异常沉重,年过七旬的李成杰早已筋疲力尽,但他咬牙坚持。十多分钟后,村民们闻讯赶来。李成杰把绳子绕在右胳膊上,叫大伙用劲向上拉。抱着孩子,再加上泡湿的衣服,至少有170多斤,所有的重量全部压在了右手臂。他两眼紧闭,咬紧牙,大约一分钟过后,两人接近井口。因为体力透支,李成杰刚出井口,只觉眼前一黑,晕倒在地,老人的右手臂被井里废旧的水泥管刮得鲜血淋漓。因为救得及时,孩子无大碍。

  李成杰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 

 

  何九春 男,汉族,1996年6月生,被追认为中共党员,生前系合肥市肥西县丰乐镇人、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工程系2014级机械制造专业学生。

  面对他人跳湖轻生,生命危急时刻,19岁的大学生何九春纵身跃入冰冷湖中救人,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将危险留给了自己,何九春身上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崇高社会责任感和高尚品德,给寒冷的初冬增添了无限的暖意。

  2015年11月19日下午,何九春和女友在合肥经开区翡翠湖边散步时,突然看到一名年轻女子在湖水中不停挣扎。尽管不识水性,何九春还是二话没说,解下绑在桥护栏外侧的救生圈,往身上一套纵身跃入距离桥面约5米高的湖中。正当何九春划到了落水女子身边,并努力将其拉向岸边时,套在何九春身上的救生圈突然破裂,湖中的两人不断挣扎,落水女子死死拽住何九春,再加上长时间泡在冰冷湖中,原本就不识水性的何九春逐渐体力不支。此时,岸上一名男青年跳入水中,把落水女子救上岸,而何九春却沉入了水底。半个小时后,何九春被打捞上岸,送往附近医院急救。令人痛心的是,经过7个多小时的抢救,何九春的生命还是没能挽回,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何九春用生命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了当代青年的道德风范和精神风貌。

  何九春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 

 

  程诚、郁凯 程诚,男,汉族, 1980年1月生,中共党员,亳州市利辛县阚疃学区河南小学教师;郁凯,男,汉族,1979年10月生,亳州市利辛县自来水公司职工。

  程诚和郁凯在散步时,碰到歹徒手持长刀挟持人质,危急关头,两人挺身而出,用棍子和铁锹打落歹徒手中的长刀,成功解救人质。程诚腹部受重伤倒在血泊之中,郁凯手臂受伤,

  2016年9月12日晚,程诚和郁凯在散步途经利辛县市政公司路口时,看到一超市门口一蒙面男子手持长刀挟持一名女子。危急关头,两人挺身而出,程诚随手从旁边饭店门口拿起一把铁锨,郁凯也顺势抄起一根木棍,边报警边向歹徒靠近,瞅机会准备随时与歹徒搏斗。这时,一旁的邻居见状都大声劝行凶者放下刀,吸引他的注意,其中一人骑电瓶车趁歹徒不备,从侧面向歹徒冲去,郁凯在正面手持木棍冲向歹徒,程诚抓住机会从侧面扬起铁锨,将歹徒手中的长刀打落在地。就在程诚、郁凯准备将歹徒制服时,歹徒突然又掏出匕首,疯狂地刺向程诚、郁凯,程诚被刺中腹部倒在血泊中,郁凯手臂受伤。歹徒在刺伤程诚一愣神的功夫,周围群众一拥而上,将歹徒打翻在地。此时,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将歹徒制服。程诚昏迷三天,后经医院专家全力救治,脱离了生命危险。

  程诚、郁凯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 

诚实守信道德模范事迹 

 

  李济仁 男,汉族,1931年1月生,中共党员,黄山市歙县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终身教授。

  李济仁自小立志为国为民悬壶济世,主持新安医家治疗多项课题,学术专著14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参编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是新安医学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关键代表人物。他秉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家规家训,子女在中医药领域各有建树,培养指导一批研究生为“张一帖”世医传人。

  在李济仁青少年时期,长兄不幸夭折,自己身患疟疾,又看到家乡父老在战乱中深受病患之苦,读了几年私塾的他萌生了学习医术、济世救人的想法。随后,他拜在新安名医张根桂门下,用60多年时间,从乡野郎中成长为国医大师,精擅内、妇科疑难杂症,尤擅痹病、痿病等顽疾治疗。他突破家传囿规,不仅将祖传的“张一帖”秘方捐给国家,还培养指导了一批研究生作为“张一帖”世医传人。

  李济仁获评全国首批国医大师、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首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中国好人”、“心动安徽·最美人物”等荣誉称号。 

 

  杨爱平 女,汉族,1952年6月生,亳州市蒙城县乐土镇乔圩村村民。

  丈夫因车祸丧生,杨爱平独自拉扯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大儿子患尿毒症,她割肾救子,但两年后大儿子还是离开了人世。面对整日以泪洗面的儿媳和两个不谙世事的孙女,她真心劝慰儿媳改嫁,悉心抚养两个孙女,辛勤劳动替亡儿偿还30万元欠债。

  1984年,31岁的杨爱平嫁给了乐土镇乔圩村的退伍军人乔长松。1995年丈夫突遇车祸去世,为了孩子不受委屈,她拒绝好心人的劝说,坚决不改嫁,默默守护这个残缺但充满希望的家。2003年大儿子乔蒙蒙结婚生子,杨爱平感觉生活又有了奔头。但好景不长,2005年秋天,乔蒙蒙被确诊为尿毒症。为了给儿子治病,她花光了家中有限的积蓄,并向亲戚邻居借了30万元的外债。为省下高昂的肾源费用,她不顾儿子和亲友反对坚持割肾救子。然而,乔蒙蒙并没有如妈妈所愿,2007年9月,他带着母亲的一颗肾脏永远离开了人世。一年后,儿媳改嫁,杨爱平又主动担负起抚养两个孙女的任务。杨爱平家有12亩地,耕地、播种、管理、收获,全靠她一个人侍弄。2014年底,杨爱平已替逝去的儿子还债20多万元。2016年,在爱心人士解囊相助下,杨爱平提前还清了所有欠账。

  杨爱平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心动安徽·最美人物”荣誉称号。 

 

  张茂 男,汉族,1966年4月生,中共党员,阜阳市阜南县地城镇中心学校校长。

  践行“当一任校长,兴一方教育”的诺言,张茂三次放弃进城工作机会,扎根乡村教育31年,把四所破烂不堪的农村中学打造成了区域教育品牌。他被当地群众称作“当代陶行知”,被教育同行称之为从王家坝走出来的“乡村教育家”。

  师范毕业分配时,张茂放弃在阜南一中任教的机会,毅然回到贫穷落后的家乡担任中学校长,短短几年把一所破烂不堪的农村中学打造成“淮河岸边的一支花”。2006年,张茂到王家坝中心学校任校长,经过改革,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教风正、学风浓、校风好”的良好局面。2008年,张茂调任地城镇中心学校校长,他倾力打造“好人校园文化”,学校各项工作蓬勃开展,先后受到多项国家、省、市级表彰。2010年12月,张茂因公出了车祸,造成七级伤残,全身多处重伤。手术后还未痊愈的他在病床上坚持工作。2013年做了“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支架置入手术后,身体大不如前,除了多处残疾,还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但他依然坚守岗位,以校为家。他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培养出大批教育新秀。多年来省吃俭用,他先后资助30多位贫困学生和孤儿圆了大学梦。

  张茂获评“中国好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先进个人、安徽省年度教育人物等荣誉称号。 

 

  陈祥元 男,汉族,1961年12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滁州市全椒县西王镇罗塘村党总支书记。

  55岁的陈祥元因操劳过度,倒在了他始终牵挂的扶贫事业一线。他涉险探隧道清淤通渠、新建光伏发电站、心系贫困户脱贫攻坚,用生命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

  陈祥元严以律己、任劳任怨,向党和人民作出了“让村里每一户每一人早点奔小康”的庄严承诺。“奉献事业兢兢业业三十年,淡泊人生坦坦荡荡六十载”,便是他一生真实写照。2012年天旱,15个村民组的水稻急等水来救。为了引水入村,陈祥元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随时可能塌方的隧道勘察,找到淤塞点,组织力量加班加点施工,几天几夜没合眼,直到隧道贯通,把清澈的水引进村民组才回家休息。2015年,为用好上级脱贫资金,陈祥元联系当地企业,以投资入股的方式注资企业,分期收回,降低风险,循环增值,为村里带来第一笔收入。他四处奔走筹措资金,在村里建起光伏发电站。2016年10月12日,罗塘村110千伏光伏发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每年为罗塘村带来12万元的收入。2016年11月21日夜,为扶贫事业连续工作几天的的陈祥元因心脏病突发,永远离开了他割舍不下的扶贫事业。

  陈祥元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 

 

  胡士红 女,汉族,1973年11月生,铜陵市义安区五松镇万鸡山社区居民。

  丈夫因病离世,留下了100余万元的债务,受丈夫临终嘱托,两年来胡士红四处奔波讨要工程款,尽管日子艰辛,她从没有动用过一分钱,坚持将80多万元农民工工资全部结清。

  2015年4月,丈夫徐飞患骨癌离世,留下了体弱多病的父母和尚未成年的孩子,还有80万元的农民工工资和20多万元的外债。“欠农民工的工资一定要付清!”这是丈夫去世时留给胡士红的嘱托。为了信守丈夫生前的承诺,胡士红下定决心:一定要撑住这个家,为丈夫还清债务。丈夫留下的欠款中,有的没有还款日期,有的没有具体数额,其中绝大部分都没有立下欠条,凭着知情人的相互佐证,凭着心头的一本账,胡士红认下了一笔笔欠款。她多次前往阜阳、芜湖等城市讨要丈夫当时所接工程的尾款,每次累得坚持不住时,想想当初的承诺,咬咬牙继续坚持。2016年7月,80多万元的工程款全部讨回,农民工的工资全部结清,实现了丈夫的临终嘱托。如今,胡士红依然有十几万元债没有还,这些钱是当年为垫付农民工工资和为丈夫治病向亲戚朋友借的。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她只能打些零工,两年来未买过一件新衣服,除了最基本的生活开销,她将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来还债。

  胡士红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 

 

  崔万志 男,汉族,1976年3月生,合肥浩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残疾人到中国旗袍“十大领军人物”,从农村穷小子到身家上亿的企业家,诚实守信是他一直恪守的座右铭,公司被淘宝网评为“全球网商30强”,带动500多人就业。

  由于脐带绕颈导致大脑缺氧,崔万志一出生时就落下残疾,身高只有1米4,说话发音困难,走路歪歪扭扭。1999年,他自主创业,摆地摊,开书店,办网店。创业之初,崔万志四处拜师学艺,从选料到裁剪再到刺绣,甚至一粒小小的盘扣,都精益求精。2008年,他的网店成为首批进驻淘宝商城的服装品牌,团队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近200人。2009年,因邮递速度慢一个顾客给店铺打了差评。崔万志不远万里赶到顾客远在沈阳的家里,亲自上门解释,最终以诚意感动对方,为网店保住了高信誉值。因为诚信经营,仅仅两年时间,公司成了淘宝旗袍销量第一的卖家,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创造一分钟卖出4000件旗袍的记录。如今,他创立的蝶恋品牌是淘宝网最受欢迎的女装品牌之一,被淘宝网评为“全球网商30强”。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崔万志不忘初心,回报社会,安置几十名残疾人就业,建立蝶恋商学院指导残疾人士开网店,搭建爱心书屋,在母校新疆石河子大学建立“崔万志励志助学金”。

  崔万志获评“心动安徽年度新闻人物”“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 

 

  程道德 男,汉族,1935年2月生,中共党员,黄山市休宁县城西街人,退休前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程道德十年间用三个承诺,助力家乡传承徽州文化,一诺捐出自己珍藏的二十余份科举文物帮助修建“状元博物馆”,二诺他节衣缩食收集的200多件科举资料都捐给状元博物馆设立“清代科举文化馆”,三诺在徽州博物馆举办囊括近代百余所高校二百余名校长之翰墨的《学人风范》专题展览。

  2005年,程道德在休宁籍在京人士恳谈会上承诺将捐出收藏的科举文物帮助休宁县修建“状元博物馆。他这“一诺”让“状元博物馆”顺利建成,并使之成为状元古县的文化地标,成为展示徽州文化和状元文化的窗口,其中“光绪年间休宁状元黄思永的殿试卷”成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状元博物馆”建成后,他再次做出庄严承诺,将自己几十年节衣缩食、四处搜寻来的200多件科举文化文物都捐给家乡,在状元博物馆内形成一个专题类的展厅“清代科举文化馆”。时隔10年,他又一次承诺将呕心沥血35年收藏囊括了二十世纪上半叶百余所中国高校二百余名校长的翰墨无偿献给家乡使用,促成了徽州文化博物馆《学人风范》的举办——中国近现代大学校长遗墨展。

  程道德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 

敬业奉献道德模范事迹 

 

  王忠才 男,汉族,1977年5月生,中共党员,淮北矿业集团朱庄矿综采三区机电队队长。

  王忠才1997年分配到淮北矿业朱庄矿后,便与煤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长期实践积累的基础上,总结出“听、看、摸、测、敲、悟”采煤机故障“六步”处理法,使许多煤机疑难杂症迎刃而解。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煤机故障是没有早晚之分的。“故障就是命令”,他始终把这个“命令”放在第一位。王忠才的手机24小时从不关机,单位抢修煤机的电话一来,他便立刻进入工作状态,询问煤机故障情况,思考维修方案。等他赶到现场,一套成熟的维修方案已经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为了抢修煤机,王忠才有时一天下3个井,光来回走路就相当于一个小“马拉松”。多年来,经王忠才排除的煤机疑难杂症上百个,从未出现一起工伤事故。每次处理好煤机事故,王忠才都将故障现象、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随时记录下来,记了大大小小近十本,这些工作记录成为职工争相传阅的“读物”。近年来,王忠才不仅担任着“方国胜工作室”的授课教师,还被安徽煤电技师学院聘为客座教师。18年来,王忠才几乎没休过节假日,义务加班超过500多个,排除采煤机疑难故障上百个,维修采煤机等机电设备400余台次。

  王忠才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全国煤炭工业百名优秀青年矿工、安徽省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2017年6月,当选中共十九大代表。 

 

  王能珍 男,汉族,1955年2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芜湖市芜湖县湾沚镇桃园行政村陀公村村民。

  王能珍是一名海军退伍老战士、军属,也是一位有着42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参加防汛抢险返回途中,发现濮阳圩一处险情,王能珍同志奋不顾身潜入水中查找漏洞,英勇牺牲。

  在2016年的防汛抗洪中,得知家乡汛情严重,特地赶回家乡参加防汛抗洪。7月7日早上,王能珍得知河堤上出现管涌,需立即处置,急忙冲出家门。抢险工作从上午10点左右开始,刚开始由3个年轻人在水底堵漏,但效果不明显。王能珍脱掉上衣,一个猛子扎下去,先后潜水20多次,终于用土袋牢牢地堵住了管涌。下午2点左右,管涌抢险完成,抢险队伍准备回村短暂休整。走了约50米,王能珍放慢了脚步,细心的他又发现了一处斗门漏水。王能珍二话没说,立刻跳进水中。第一次潜水2分钟左右,王能珍浮出水面大声说:“这底下有个漏!你们给我准备几袋土!漏洞必须赶紧补,不然会越来越大!”话音刚落,他抱着一袋土又潜入水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王能珍一直没有露头。“情况不对!快救人!”村干部梁文友招呼大家赶紧救人。20多人一齐协力营救,但打捞上来的却是王能珍冰冷的身体!王能珍被送到医院后再也未能睁开眼睛。

  王能珍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芜湖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被追授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被追认为“烈士”称号。 

 

  尹建平 男,汉族,1962年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镇三龙村党总支书记。

  2016年6月30日,含山县环峰镇三龙村遭受持续暴雨。时任三龙村党总支书记尹建平迅速布置防汛救灾工作,并始终坚守在抗洪抢险一线,连续奋战5个昼夜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于7月11日晚不幸去世。

  2016年6月30日,环峰镇三龙村遭受持续暴雨、汛情严重。7月1日凌晨4时,尹建平召集村两委干部,布置防汛救灾工作;凌晨5时,该村小荒圩段发生险情,他紧急调运防汛物资,并和村里的壮劳力一同上堤坝抢险,打响了小荒圩“保卫战”;上午10时,该村三龙圩大堤出现多处塌方、渗漏和管涌,洪水漫堤,情势十分危急,他第一时间安排专人转移受灾村民,并第一时间召集党员干部群众上埂巡堤、装土和围堤设障,死看硬守。至7月5日晚,三龙圩的险情暂时得到控制,而他却因连续奋战5个昼夜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而去世。尹建平入党36年来,特别是担任三龙村党总支书记以来,一心谋发展,使三龙村变成了全镇经济收入领先的富裕村,在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尹建平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被追授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 

 

  吕存鑫 男,汉族,1957年3月生,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生前系阜阳市颍东区扶贫办干部。

  具有“钉钉子”精神的吕存鑫几十年如一日,视乡亲脱贫为己任,做过四次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他,与时间赛跑,跑项目、寻支持,用脆弱的生命为百姓谋取幸福,为发展竭尽全力,退休后仍把扶贫当成未尽的事业,直到病逝。

  吕存鑫出生于农村、毕业于农校,在服务农民的岗位上工作38年,跑遍全区所有贫困村,经常深入农民家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他痴情于扶贫事业,坚持跑项目、寻支持、帮脱贫,千方百计为贫困村改善条件寻找项目支持,争取项目资金达数千万,使颍东成为安徽省仅有的两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之一。他善作善成,在任何岗位都把工作当事业干,完成一系列科研成果,取得了全省一流扶贫业绩。他做过4次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医生多次劝其静养都被拒绝,2013年退二线后仍坚持进村入户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直至2016年6月住院前,还多次赴贵州毕节、湖南长沙等地学习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即便是躺在病床上,仍惦记着脱贫攻坚工作。他时刻代表人民,是反映群众心声、领衔提交议案、建议最多的代表,也是阜阳市唯一荣获省、市两级表彰的优秀人大代表。

  吕存鑫获评安徽省优秀人大代表、“安徽好人”、阜阳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阜阳市廉洁勤政优秀干部等荣誉称号。 

 

  刘安军 男,汉族,1983年4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马鞍山市和县西埠镇综合管理执法中队队员。

  2016年6月28日参加预备役三团三营二次编组分队成建制训练,因突发洪涝灾害,他随该营抗洪抢险突击队先后参加巢湖市夏阁镇、西坝口及和县功桥镇等地抢险救灾,从部队返回西埠镇的他又主动参加盛家口村抗洪抢险党员突击队,连续奋战4个昼夜,于7月13日不幸去世,年仅33岁。

  7月1日,巢湖市夏阁镇小朱村堤圩出现塌方险情。正在组织编组分队成建制训练的安徽省某预备役团三营立刻决定抽调骨干成立抗洪抢险突击队。刘安军第一个报了名。7月5日11时,和县功桥镇功桥河东圩突现两处埂堤塌方,刘安军与队友闻险而动,他用沙袋垒完自己负责的30米埂堤加固任务后,又帮助身边的队友运送沙袋,一直干到20时左右。7月6日12时,巢湖市西坝口水位上涨出现漫堤险情。突击队又风雨兼程20公里赶到堤圩险段,紧急抢筑子堤。短短7天,他和战友们转战了3个乡镇的堤圩,排除险情5处,搬运土石550多立方,构筑子堤350多米,抢修塌方堤坝200多米。7月7日晚,刚刚从巢湖赶回老家的刘安军,第一时间找到村书记领任务。当得知汪家圩出现长达百米的漫堤险情时,刘安军第一个报名参加村组织的党员突击队。连续4个昼夜对得胜河长达8.9公里的河埂进行加固清杂、巡堤查险。7月13日,终因劳累过度诱发心脏病,不幸去世。刘安军自入党以来一直严格律己,爱岗敬业,热心公益,无偿献血2500毫升,悉心照顾孤寡老人,深受群众称赞。

  刘安军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被追授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 

 

  李元芳 女,汉族,1974年8月生,中共党员,淮南市凤台县丁集镇张巷小学教师。

  李元芳因身患小儿麻痹症,借助拐杖支撑身体,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里工作的优越条件,扎根乡村学校19年,她踱移在黑板两侧,跪移在三尺讲台,每年用坏一根拐杖,践行着人民教师“一切为了学生”的无声诺言。

  李元芳出生在凤台县农村一个教师家庭,3岁时不幸身患小儿麻痹症,左腿肌肉严重萎缩。不服输的李元芳刻苦学习考取大学,1998年毕业后,她回到家乡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当老师。19年来,她依靠拐杖支撑身体,踱移在讲台两侧。最早她用双拐支撑行走,但是为了教学需要,她放弃了双拐,学会了使用单拐。写粉笔字的时候,她靠着拐杖和黑板的支撑,工整地在黑板上一笔一划书写。2008年以来,由于长时间拄着拐杖站立教学造成脊柱侧弯严重变形,她本可以坐着教学,但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为了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她在讲台旁边放了一个长板凳,每次疼得受不了,就跪在板凳上给孩子们讲课,缓解腰腿疼痛。19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李元芳的教导下走出农村。

  李元芳获评“中国好人”“心动安徽·最美人物”“安徽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 

 

  余静 女,汉族,1983年12月生,中共党员,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余静忍痛为不满6个月的女儿断奶,主动请缨驻村扶贫,一心放在村民和贫困群众身上,向习近平总书记当面承诺“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让大湾村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领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2015年7月担任扶贫工作队长以来,余静克服交通不便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扑下身子,脚踏实地,认真进村入户走访,所有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她了如指掌。为改变当时大湾村落后的基础设施现状,余静跑遍了省、市、县各部门,积极争取到以工代赈项目资金50万,解决南冲水泥路项目建设,配合村两委完成桥边街道两边道路铺设工程、三个公厕项目及白湾新农村广场项目。她挖掘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联系一笑堂公司流转群众的茶园,联系养鸡、养羊、养猪种养大户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行“大户带小户”的模式,注重产业发展,帮助贫困户想点子脱贫,切实增加群众的收入。如今,大湾村的汪家老屋、十二檀及静哥旅游景点,每到周末游客不断,农家乐火了,群众腰包鼓了,群众乐了,余静笑了。

  余静获评“安徽好人”、六安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7年6月,当选中共十九大代表。 

 

  张劼 男,汉族,1980年3月生,中共党员,蚌埠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三级警督。

  从警17年,张劼由一个稚气未消的新警逐步磨砺成长为特警精英,在2016年1月处置重大紧急险情时刻,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阻止了暴徒的进一步危害公共安全行为,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16年1月5日18时许,蚌埠市经济开发区光彩小区住户吕某在家中堆放了若干液化气钢瓶和汽油桶,扬言要引爆居民楼。现场指挥部决定成立特警突击攻坚小组,挑选张劼等5名特警精兵,承担突击攻坚任务,在确定职责分工时,张劼主动请缨。在谈判未果的情况下,执行强攻计划,张劼和战友秘密翻窗对阳台门进行破拆,几次撞击破拆未成。此时嫌疑人吕某已经发现阳台突击的特警队员,情绪异常激动,并打开两个液化气罐向外放液化气。情况万分危急,在多次对门撞击破拆后,门的木板刚被破拆出一个洞,张劼毫不犹豫,奋勇冲入屋内,顾不了钢板的划伤,一个箭步将嫌疑人吕某扑倒。但此时嫌疑人吕某已将汽油桶口的棉布引信点着,汽油桶瞬间爆燃,强大的冲击力将张劼掀翻在地,全身着火。他全身30%面积深二度烧伤,经历6次手术后,才脱离生命危险。

  张劼获评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首位全国公安楷模、全国青年五四奖章、安徽省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5次。 

 

  陈道玉 男,汉族,1964年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任合肥市长丰县国税局纳税服务科科长。

  陈道玉从税30年来,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忠实履行税务人的神圣职责。2016年9月18日上午,在参加“营改增”工作视频会议时,因长期过度劳累猝然倒地,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2岁。

  陈道玉30年如一日,始终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是税收工作战线上一员“勤奋、专业、能吃苦、能打仗”的干将。先后在本系统内9次调整岗位。每到一处,他都把倾力倾情为纳税人服务当作第一要务。2016年,他带队圆满完成了“营改增”重大改革任务。2016年9月18日,陈道玉和平常一样,提前一小时到岗,照例检查办税服务厅运转情况。9点钟,他赶到7楼会议室,参加全国“营改增”视频会议。9时18分,陈道玉突然倒地,被紧急送进医院,虽经全力抢救,仍未能挽回他的生命。“志壮情豪诚可敬,一片丹心铸税魂。”陈道玉走了,他用对党的税务事业的无限忠诚走完了52年的人生,把他那光辉的足迹深深地镶嵌在了他钟爱的这片热土上,永远镌刻在同事们和纳税人的心田里……

  陈道玉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荣立三等功1次,被追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合肥市优秀共产党员。 

 

  潘理俊 男,汉族,1963年7月生,中共党员,生前任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新民村党总支书记。

  潘理俊坚守抗洪一线,每天吃住在大堤上,连续奋战26个日日夜夜。在最危急的时刻,潘理俊顶在抗洪最前线;抗洪胜利了,而持续奋战了26个昼夜的他,却永远离开了大家。

  面对洪水肆虐,作为村书记的潘理俊深知抗洪责任大于一切。潘理俊糖尿病相当严重,近年来一直在打胰岛素,他没时间回家,便将针管揣在口袋里。2016年7月1日夜,一场五十年一遇的暴雨过后,新民村用电失常,葡萄园内沟渠排水不畅,数千亩的葡萄园泡在水中。潘理俊立刻召集村两委,检查线路,配合供电部门一起排查问题,直到线路接通。他没有休息,现场指挥调用架设数台水泵,组织村民疏沟排水,一干就是三天两夜未合眼。接到抗洪抢险任务时,刚完成抢险的潘理俊立即组织村两委和村民党员在堤坝上开会,决定在3200米的堤防上设4个值守点,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人员确保每隔2小时巡查一次。7月27日凌晨12点,潘理俊提前一个小时来到南淝河大堤值守点,与同事倪进荣交接班。从凌晨12点钟开始,潘理俊仔细来回巡视了两遍,天也渐渐亮了。潘理俊来到村民程经章的职守点,跟他打了声招呼。没想到,这是他们的村书记生前最后一句话。7月28日早上6时许,妻子李跃云联系不上潘理俊,便顺着他巡堤的路线寻找,发现他倒在了南淝河大堤下,手里还紧紧握着巡堤用的手电筒……

  潘理俊获评“中国好人”“合肥市创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被追授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 

 

  王玉美 女,汉族,1973年4月生,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沈集村村民。

  王玉美用1000多个昼夜悉心照料,深情呼喊,让因意外摔倒变成“植物人”的丈夫醒了过来。多年来,她精心伺候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公婆。

  王玉美与丈夫段载亮1993年结婚后,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1996年的一天,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段载亮哥哥一家4口中3口人的生命,公公、婆婆身心受创。公公患上前列腺癌和脑梗,婆婆患上脑梗和高血压等疾病,公婆饮食起居全靠王玉美照料。公公去世后,婆婆病情加重,王玉美让婆婆和他们夫妻俩同睡一个屋便于照料。孩子年幼需要照顾、丈夫早出晚归忙工作,王玉美天天从早忙到晚却从未有一声抱怨。2010年,段载亮在家干活时不慎摔倒,造成脑出血一直昏迷不醒。王玉美强忍痛苦擦干眼泪,挨家挨户找亲朋好友借来20多万元的救命钱,治疗两个月后,丈夫虽然睁开了双眼,却成了不能说话、不能动的“植物人”。为了让丈夫早日康复,王玉美每晚给丈夫翻身拍背,自己舍不得吃的排骨、鸡肉,却尽力让丈夫能经常吃上以补充营养。为了维持生计和还债,王玉美照顾公婆、丈夫、孩子之余,还种地卖菜、做小生意,天天忙得像个“超人”。在她的悉心照顾下,丈夫从出院时的体重不到100斤增重到140多斤,2013年苏醒后,身体逐渐恢复,如今已经能生活自理。王玉美作为一个普通农妇,用爱与坚持扛起家庭责任,创造了人间奇迹,谱写了一首人间真情的赞歌。

  王玉美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 

 

  师丰收 女,汉族,1965年6月生,宣城市旌德县俞村镇桥埠村村民。

  师丰收一家四口都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有的是,生死相依的亲情,不离不弃的爱情。师丰收、陈金海夫妇收养了出生5天被遗弃的女婴,17岁被确诊“白血病”,父母倾其所有、竭尽所能为其治病,一个江西小伙因为爱情,走进了这个家庭,共同支撑这个只有瞬间笑容的家。

  1991年11月,一直没有孩子的师丰收夫妇抱养了一个刚刚出生5天的弃婴并取名雪雁。虽然雪雁一直身体不太好,但是师丰收夫妇对她视如己出,从此一家三口就在宁静的小山村里贫寒却幸福地生活着。不料雪雁17岁那年被诊断出患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定期向体内输血和血小板来维持生命。患病后,师丰收夫妇带着雪雁在旌德、宣城、南京等地的医院间奔走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欠了几万元债务,但师丰收夫妇始终没有放弃。2010年,为了让雪雁接受更好的治疗,母女俩来到上海,一边打工挣钱一边为雪雁治疗。期间,饭店服务员江西小伙子章伟走进了她们的生活,并向雪雁表达了爱意。为了不拖累章伟,师丰收强烈反对,明确向他说明了雪雁的情况。因为爱情,有了责任,章伟毅然继续追求雪雁并共同承担起照顾雪雁的重任。2010年7月,雪雁病情突然恶化导致昏迷,医生断言雪雁挨不过三个月。师丰收、章伟坚持治疗,在亲情和爱情的守护下,雪雁顽强地活了下来。2014年3月,历经磨难的章伟和雪雁领取了结婚证,结婚当天,被感动的旌德网友自发为章伟、雪雁夫妇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师丰收获评“中国好人”、宣城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其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 

 

  吴巧云 女,汉族,1933年7月生,马鞍山市当涂县江心乡金马村村民。

  吴巧云几十年如一日,照顾失去劳动能力的儿媳18年,照顾摔伤瘫痪在床的儿子14年,还将年幼的孙子、孙女拉扯长大成人。

  1988年,吴巧云的儿媳徐从美身患风湿性关节炎,卧病在床,失去劳动能力。当时年近六旬的吴巧云便承担起家庭重担。她一边种植着数亩田地,一边照顾儿媳以及3岁的孙子、5岁的孙女。1998年,儿媳的风湿性关节炎转化为类风湿心脏病,老人仍不离不弃,到处寻医问药。在老人的悉心照料下,儿媳又奇迹般地活了8年,最终在患病18年后撒手人寰。祸不单行,2003年,当木匠的儿子在一次出工过程中意外摔伤,导致脑积水,急需手术。老人好不容易凑够了手术钱,但是手术失败了。为了救儿子的命,老人在街头乞讨,终于凑够了第二次手术费用。但是儿子的病情没有好转,前期手术留下了后遗症,脑部积水压迫了神经,导致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没有被困境压倒,每天夜里时不时地起床看看儿子,伺候儿子上卫生间。每天早晨,服侍儿子穿衣服,刷牙、洗脸。在老人十几年如一日的照料与鼓励下,儿子渐渐能坐起来了,也愈发乐观自信。为家庭操劳一生,为儿子日夜无眠的吴巧云,用爱谱写了一段感人的亲情故事。

  吴巧云获评马鞍山市“十佳道德模范”提名奖荣誉称号。 

 

  彭秋华、舒国红夫妇 彭秋华,女,汉族,1974年11月生;舒国红,男,汉族,1974年1月生,池州市石台县仁里镇杜村村民。

  彭秋华带着公婆和年幼的孩子改嫁舒国红,夫妇两人多年来一同照顾年老体弱的公婆,无论是婆婆身患肿瘤,还是公公因高血压导致中风,夫妻两人都是不眠不休,尽心尽力照顾。

  1998年彭秋华嫁入杜村村塘湾组,婚后育有一子。2006年,丈夫因车祸去世。2009年,她带着公婆和孩子改嫁舒国红后,又生了一个女儿。多年来,夫妻两人一同照顾年老体弱的公婆。2012年婆婆腹部长了个肿瘤,舒国红、彭秋华四处奔波,请来专家给婆婆做了切除肿瘤手术。婆婆住院的二十来天里,夫妻俩不眠不休,忙里忙外的张罗。2013年,公公又因高血压导致中风,先后两次住进医院。孝顺的夫妻俩不厌其烦,悉心照顾,公公如今也恢复得很好。舒国红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为供养孩子上学,舒国红除了干地里的活,还经常兼几份工。令他们欣慰的是,儿子、女儿都很懂事。在他们的影响下孩子们对爷爷、奶奶也都格外关心。在村组一带,提起这一家子,街坊邻居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彭秋华、舒国红夫妇获评“安徽好人”“最美池州人”等荣誉称号,其家庭入选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第二届安徽省美德少年事迹简介 

 

  马玉会 女,2004年3月生,合肥市肥西县焦婆学校学生。

  她出身贫寒,父亲先天性眼疾,母亲身有残疾。马玉会小小年纪便挑起了家庭的担子,照料父母、做饭、洗衣,样样在行。她勤奋好学,热爱阅读,成绩突出。她懂得感恩,乐于助人。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对帮助过自己和家庭的人充满感激。她关心同学,从来都是尽心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上帮助同学解答难题,以一颗真诚的心,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她是一个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勤奋好学、乐观向上、善于分享、活泼热心、乐于助人、对人友善而且非常独立的学生!

  马玉会获评合肥市第五届美德少年、肥西县第五届美德少年标兵等荣誉称号。 

 

  王晶晶 女,2003年6月生,六安九中学生。

  王晶晶幼年时父亲重病去世,妈妈改嫁他乡。年迈的爷爷奶奶带着她背井离乡从老家蒙城来到了六安,生活来源主要靠爷爷到工地里干点零活和奶奶捡垃圾。懂事的她帮着奶奶淘米做饭,扫地洗碗,每天为爷爷打好洗脚水,为奶奶端水喂药。爷爷奶奶常常思念爸爸伤心流泪,她总强忍悲痛用贴心的话安慰他们…… 她热爱阅读,热爱写作,作文经常成为范文,被同学们争相传阅,《魅力南山》《牛肉粉丝汤》《感受科普》等多篇佳作刊登在《大别山晨刊》上,2013年被评为《大别山晨刊》优秀小记者。

  王晶晶获评六安市第二届十佳美德少年、六安市“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史丽 女,2002年5月生,亳州市蒙城县小辛集乡唐庙初级中学学生。

  史丽父亲年轻时遭遇两次车祸,落下严重残疾,母亲智力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的智力越来越差,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2013年,父亲查出患有胃癌,前后花去了借来的10万元还是没能挽回性命。2014年10月父亲去世后,史丽每天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妈妈和年幼的妹妹。每天早晨六点,史丽起床生活做饭,帮妹妹穿衣,照顾妈妈吃饭。妹妹年龄小不能入学,家中又无人照看,不放心的史丽便带着妹妹上学。十几岁的小女孩坚强地扛起了这个破碎的家。

  史丽获评“亳州好人”荣誉称号。 

 

  吴映婷 女,2005年11月生,安庆市望江县华阳中心学校学生。

  吴映婷的爸爸因2007年的一场车祸成了残疾人,妈妈在小映婷5岁时离家出走,从此她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帮爸爸康复,小映婷学会了按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无论多晚她都打热水让爸爸泡脚,给爸爸做全身按摩。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映婷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勤照料,爸爸现在可以从事一些简单的劳作了。小映婷是一个欢乐的孩子,家庭的不幸并没有将她击垮,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学习成绩,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是大家竞相学习的榜样。

  吴映婷获评安庆市美德少年、望江县美德少年等荣誉称号。 

 

  陈俊伯 男,2006年8月生,阜阳市颍州区清河路第一小学学生。

  2016年10月12日中午,陈俊伯放学走到自家楼下时,发生了惊险一幕:邻居家一个3岁小女孩从三楼阳台坠落。紧要关头,陈俊伯来不及多想,快步往女童下坠的方向冲去,徒手接住了女童。由于惯性太大,接住女童的瞬间两人重重地摔倒在地。幸运的是女童坠落的地方是一片菜地。经检查,女童胳膊骨折,而小俊伯被撞得眼皮通红,肚子疼。陈俊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课堂上总能听到他独特的见解,学习上是大家公认的“领头雁”。作为班干部,勤勤恳恳地为班级为同学服务,对老师交给的任务,总是不折不扣地完成,处处以身作则,为同学树立榜样。

  陈俊伯获评“安徽好人”、阜阳市美德少年等荣誉称号。 

 

  金安琪 女,2002年8月生,马鞍山市和县濮集初级中学学生。

  金安琪幼时父母离异,父亲再婚后育有一弟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继母离家,父亲为筹措医药费四处借债,常年在外。爷爷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家里还有一个85岁祖奶奶要人照料,重担全落在奶奶身上。她自懂事起就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安慰爸爸、照顾弟弟,帮奶奶分担。她刻苦学习,连续两个学年获得年级总分排名第一。她热心公益,积极参与“文明校园”创建、“送文化下乡”、帮助留守儿童等活动。她用一颗炽热的心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金安琪获评马鞍山市美德少年荣誉称号。 

 

  赵泽达 男,2004年10月生,池州市青阳县酉华镇中心小学学生。

  赵泽达父亲罹患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母亲患子宫肌瘤。懂事的赵泽达七岁便开始做家务:洗衣、煮饭、喂养家禽、服侍父母用药……赵泽达身体较弱患有心脏病,为了给家里省钱总是减量吃药。有一次在煮饭时,赵泽达突然晕倒在土灶台旁,幸亏邻居及时发现送医,才从死亡线上挽回了他的生命。他在校勤奋刻苦,成绩名列前茅。他懂得只有自己取得最好的成绩才能给父母最大的安慰。

  赵泽达获评池州市“十佳孝心少年”荣誉称号。 

郭蓓蓓 女,2003年3月生,宿州市灵璧中学学生。

郭蓓蓓品学兼优,热爱读书,自立自强,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她兴趣广泛,二胡5级,钢琴4级,国标舞专业铜级,并斩获多个奖项。郭蓓蓓患上重度再生障贫血,治疗难度大、医药费高昂,也不易找到配对成功的骨髓。郭蓓蓓乐观、坚强、勇敢,一边宽慰爸妈,一边忍受多次脊髓穿刺检查带来的痛苦。历时半年,她的各项指标就已经趋向稳定,良性发展。2016年新学期伊始,各项指标还没有达到正常的郭蓓蓓就要求回学校读书,在她的一再坚持下,医生最终同意了。目前,她已重新踏进教室和同学们一起开始了学习!

  郭蓓蓓获评全国最美中学生、宿州市优秀美德少年等荣誉称号。

梁作友 男,2004年7月生,淮北市相山区青杨小学学生。

  梁作友的父亲患肝癌去世,母亲精神病并肢体残疾。有亲戚提议要收养梁作友,将他的母亲送去敬老院。梁作友坚决不同意,始终陪伴在母亲身边。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洗漱完毕后准备早饭,然后送到母亲面前,轻轻地吹凉,用小勺慢慢喂下。中午放学以后匆匆从学校赶回家做午饭,晚上给母亲洗脚、擦手、擦脸,照顾她入睡。他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梁作友却毫不畏惧,他坚信只要自己不放弃努力,也能收获美好的明天。

  梁作友获评本校美德少年、“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熊如杨 女,2002年9月生,铜陵市郊区人,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中学学生。

  爸爸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今年2月份,熊如杨爸爸不幸离世),妈妈患有精神病,姐姐先天智障,家里所有的重担落在了年迈的外公外婆肩上。熊如杨8岁时,外公也不幸去世。熊如杨跟着外婆承担起了照顾全家人的重担,现在家里所有的家务活都是熊如杨一个人在做。爸爸在世时她每天帮爸爸翻身洗漱,哄妈妈吃药、上山捡柴、下地摘菜、生火做饭、洗衣洗碗。她刻苦学习,把自己学习好方法推介给别的同学,和同学一道进步。

  熊如杨获评“安徽好人”、“铜陵好人”、铜陵市“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省文明办提供)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