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8-30 16:59 | 来源:江淮晨报 2017-8-18 A03版 | 查看:1361次
包河区常青街道竹西社区老人张家贵爱心举动感动身边人
当过村干部、好打不平,80多岁时还主动担任义务巡逻员
94岁的张家贵老人在捐款。
我们时常因为电影或电视屏幕上的某一片段而感动,有时甚至会流下热泪,而我们的身边又何尝缺乏感动呢?
8月12日上午,在包河区常青街道竹西社区,一场为四川九寨沟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正在展开。当天参加募捐的除了年轻人、孩子,还有一位特殊的老人——94岁的张家贵,有61年党龄的他将攒了很久的高龄津贴捐了出来,而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捐款了,“只要有募捐,他肯定会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94岁老党员 为地震灾区捐款
“没想太多,就是觉得我是党员一定要捐。”8月17日,张家贵坐在家里的沙发上,谈起自己捐款的事,认为是应该的。
8月8日,喜欢看新闻的他得知九寨沟发生了地震。关注着灾情,他也想为灾区做点什么。10日,和往常一样来到竹西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跟同龄老人聊天的他,从社区的电子屏上看到通知,“说是要组织大家一起向灾区募捐。”
8月12日,张家贵来到募捐箱前,郑重地捐出了自己攒了很久的高龄津贴。
据竹西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已经不是老人家第一次向灾区捐款,“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捐了一个特殊党费:400元,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他捐了200元……”除了关注灾区同胞,老人家还给社区里的困难群众捐过款,“2009年前后,我们社区有一个居民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我们社区给孩子组织捐款,他也来捐了200元,可以说只要组织捐款,他肯定会来。”
80多岁还要当义务巡逻员
念过两年私塾的张家贵自觉没有太多的学问,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已经是竹西村张老岗村的村干部了,且在村里有着很高的声誉。1956年,担任大队建设主任的他因为表现好,工作负责,被批准入党,正式成为了一名党员,1976年,村镇开始开建养鱼场,因为为人正直又负责,50多岁的张家贵担任渔场场长,一直干到上世纪80年代末。因为年纪大了,张家贵来到村办压铁厂工作,“负责值班、收废铁,还有基础统计工作。”
10年前,张老岗村治安较差,偷盗情况也比较严重,为了保护村民财产,村里需要组建一支义务巡逻队,“当时他已经80多岁了,还主动报名参加义务巡逻。”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别人都在休息的时候,张家贵便会拿着手电筒沿着村道巡逻,“绕着村子走一圈差不多要1个小时,一般晚上要走三四圈,到凌晨一两点回家。”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张家贵才退下来。“老人家不愿意歇着,没事就到社区找活干,要给我们当志愿者。”
儿子说他从不亏待别人
张家贵有4个儿子1个女儿,如今已是四世同堂,最小的孙女考了博士,最大的重孙也上了初中。“全家加起来一共31口。”对于家里人,老人家记得十分清楚。
2010年,老伴儿去世后,张家贵就搬到了三儿子张道保家中居住。55岁的张道保告诉记者,老父亲平时生活很俭朴。“现在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我父亲吃饭啥的都不花钱,一个月可能都花不掉200元。”张道保说起父亲十分认可,“他好打不平,心态好,从不亏待别人。我母亲在的时候经常会抱怨说,你父亲不顾自己人只顾别人。”虽然是抱怨,但是张道保明白,正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才让他们兄妹在人生中没有走弯路。
老人捐出攒了很久的高龄津贴,张道保一点也不意外,“我父亲就是这样,每次捐款都会捐一点。”但是一听到家人要给他过生日,“他就特别反感,说这样不仅铺张浪费,也不能说明什么,所以这么多年了,他也没过过生日。”
据介绍,竹西社区本次募捐从8月12日开始,将一直延续到周日,“目前已经捐了3600多元钱了,我们会适当延长募捐时间,等到后期我们将统一汇款至灾区,将大家的爱心送到灾区同胞手里。”
晨报记者 夏海霞/文 卓旻/摄
通讯员 周爱际 徐汐颜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